学术投稿

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焦云根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6例ACS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脑心通胶囊,观察治疗效果,以及血清hs-CRP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脑心通胶囊在心绞痛的缓解率,以及降低血清hs-CRP水平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心通胶囊可有效地缓解ACS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并能降低血清蛋白水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安枕汤内服配合穴位中频治疗失眠症6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安枕汤内服配合穴位中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2 例). 穴位中频主要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原理,利用中频机无创穴位刺激以达到针法有创刺激的治疗作用.治疗组采用穴位中频(以心俞、神庭、内关、申脉、照海、三阴交等为主穴)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失眠症,对照组单纯中药内服,124 例患者均以国际通用SPIEGEL 睡眠量表检测.结果 治疗组近期总体疗效为93 .55%优于对照组的80.65 %(P<0.05),并且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穴位中频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作者:黄卫江;陈朝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总结和分析

    目的 客观总结和评价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综合效果及临床存在的问题.方法 250例偏瘫、截瘫、脑瘫、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通过静脉输注、鞘内注射、局部注射使用脐血源神经干细胞4次~8次,每次间隔1周,治疗前后进行常规、生化、免疫检查,临床相关量表评定,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和副反应.结果 神经干细胞治疗对脊髓损伤、脑瘫、偏瘫、遗传性共济失调、多发性硬化、脑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等部分病例有明显效果,且临床使用安全.对运动神经元病有短期疗效,但不能阻止疾病发展,对重症脑变性疾病,单一疗程效果不佳.结论 神经干细胞对神经系统疑难病有临床效果,但效果不齐同.对病因尚不明确的疾病,能改善症状、体征,不能阻止其恶化、复发.副反应与细胞质量和个体差异有关.

    作者:杨万章;吴芳;张敏;杨佳勇;梁豪文;盛佑祥;胡祥;赵宁;杨志刚;唐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塞来昔布对癫痫大鼠脑内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戊四氮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脑内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戊四氮诱发癫痫大鼠模型脑组织海马区VIP的含量,探讨塞来昔布对癫痫脑组织VIP含量的影响及剂量关系.结果 模型组海马区VI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及给药组明显增多(P<0.05).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VIP的含量逐渐降低,各组大鼠脑组织VIP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后脑内VIP含量增加,塞来昔布能够有效减少SE大鼠脑内VIP的表达,其可能通过影响大鼠脑内VIP的含量而减轻癫痫发作,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王香娟;郑辑英;李光来;薛国芳;冀俊林;李趁心;贾泉林;张静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血脂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近似不稳定型心绞痛家兔模型血脂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确切作用机制.方法 家兔35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养心颗粒组、异山梨酯(消心痛)组、阿托伐他汀组.应用球囊损伤颈总动脉、高脂饮食喂养和药物触发的方法 复制成近似人类不稳定型心绞痛动物模型.采用酶标法检测血脂含量.结果 8周末各造模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养心颗粒组TC、LDL-C降低,与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HDL-C与8周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心痛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TG、TC、LDL-C明显降低,HDL-C升高,与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心颗粒可明显降低实验模型的血脂水平,从而减轻高脂血症损害动脉壁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这可能是养心颗粒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炜丽;周亚滨;孙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T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80.0%,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2.9%和6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曹建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340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冠造阳性组患者血清非HDL-C水平高于冠造阴性组(P<0.05);血清非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非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控制非HDL-C增高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梁晓琨;李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频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组、前列地尔组、联合组,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为93.33%,高于疏血通组(P<0.05),明显优于前列地尔组(P<0.01).疏血通组与联合组均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较单用前列地尔组降低纤维蛋白原明显(P<0.05),无脑梗死发生.治疗后各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与治疗前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老年人频发VBI时联合应用疏血通和前列地尔可达到协同互补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疏血通或前列地尔的治疗效果.

    作者:范鹰;姜礼红;马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速效救心丸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速效救心丸对鸡胚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CAM模型,选取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为阳性对照药,观察速效救心丸对CAM周围一级、二级与总血管数的影响.结果 速效救心丸大、小剂量组对CAM一级、二级与总血管数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生理盐水和正常血清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不及阳性对照组(P<0.01);在一级血管促进方面,速效救心丸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P<0.01).在促进二级与总血管数方面,速效救心丸大、小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速效救心丸对CAM血管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冯玲;胡元会;陈双厚;刘瑞华;吴华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44例脂质代谢状态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痰瘀证患者的分布情况,分析其脂质代谢状态.方法 选择44例痰瘀证MCI患者,采集其外周血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 痰瘀证MCI患者的血脂与血黏度高于正常对照者及其他证候MCI患者.结论 痰瘀证是MCI发病的重要病机,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秀丽;张文高;唐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ApoE、CYP46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山西地区载脂蛋白E( ApoE )基因与胆固醇24S-羟化酶(CYP46 )基因第二内含子T/C多态性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检测40例AD患者(AD组)和36名正常老年人(对照组)ApoE基因、CYP46基因多态性,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AD组与对照组比较,AD组等位基因ε4频率显著升高(χ2=16.151,P<0.001),AD组与等位基因ε4呈正关联(OR=9.281,CI 2.650~32.497).AD组与对照组CYP46基因的3种基因型分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3,P=0.032),AD组T等位基因(T/T+T/C)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χ2=4.823,P=0.028).在ApoEε4携带者和非携带者中,CYP46基因T等位基因与AD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汉族人群中,ApoE等位基因ε4和CYP46等位基因T可能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ApoE基因多态性和CYP46基因多态性与AD呈正相关.

    作者:高艳霞;张生林;陈芸;杨晓娟;张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短时间内使用针刺疗法联合吞咽综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性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翳风、完骨、风池、廉泉、吞咽、外金津玉液穴位,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对照组除不进行针刺外,其他康复训练方法 同治疗组.病程为2周,每天1次,每周治疗6 d.治疗前后各行1次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有效率达96.87%,对照组有效率为87.10%,治疗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 针刺疗法配合基础吞咽功能的综合训练和进食训练,短时间内即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障碍.

    作者:苗清波;唐新辉;霍学军;石玉英;冯淑云;黄新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极易造成各种后遗症的常见疾病,对其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

    作者:张莉萍;王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稳民颗粒治疗室性早搏60例临床观察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专科十分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可见于正常人及心脏病患者以及非心血管病患者,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以室性早搏较常见.

    作者:李蓉;刘佳胜;李全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两首活血化瘀方干预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两首活血化瘀方对心肌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表达干预的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 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20条犬随机分成对照组、心肌缺血组、桃红四物汤以及丹参饮组,每组5条.分别采用HE染色、DNA 末端标记法( TUNEL) 以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心肌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无细胞变性与坏死,仅见极少量凋亡阳性细胞;心肌缺血组有明显心肌组织坏死,心肌细胞凋亡增多,Bcl-2的表达明显减少,Bax的表达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桃红四物汤以及丹参饮组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均显著减轻,Bcl-2的表达明显增多,Bax的表达明显减少,与心肌缺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桃红四物汤以及丹参饮可影响Bcl-2和Bax的表达,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坏死及凋亡,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建文;王大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47.5 mg/d~95.0 mg/d ),B组(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 20 mg/d ),C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47.5 mg/d~95.0 mg/d 加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治疗组),每组30例,共治疗2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测定3组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等生化指标;并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值(IMTmax)、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在治疗后12周、24周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B组、C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在治疗后12周、24周与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升高(P<0.05);B组、C组患者的FIB水平在治疗后12周、24周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3组患者的hsCRP水平在治疗后12周、24周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IMTmax、颈动脉斑块积分数值均显著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12周、24周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的hsCRP及IMTmax降幅较大,C组患者的hsCRP又较B组降幅大(P<0.05).治疗后24周,与B组比较,C组患者的IMTmax降幅较大(P<0.05).结论 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均可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并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

    作者:李晶;韩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健脑益智汤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脑益智汤对拟血管性痴(VaD)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改进的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建立VaD大鼠模型,灌胃给药,用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健脑益智汤对V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AI区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比较各组结果 之间的差异.结果 (10.6~42.4) g/kg健脑益智汤可以明显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健脑益智汤治疗组大鼠海马CAI区神经细胞ChAT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 健脑益智汤对拟V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拟VaD大鼠海马CAI区神经细胞ChAT表达有关.

    作者:刘佳成;张生林;刘田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甲亢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甲亢性心脏病由于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影响,可以引起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心率增快、房室传导时间缩短及心房不应期缩短,而发生心动过速与房颤;心肌收缩力增加和心脏循环血量增加可使心脏容量负荷增加,导致心脏扩大,多为左室扩大;另外,甲亢可引起心肌病变,心肌代谢过度消耗而导致高排出量心力衰竭等改变.

    作者:赵永玲;李昭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细胞因子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同时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据统计[1],在美国,有500万CHF患者,且每年新增患者55万,住院率更是逐年增长,从1979年40万增长到2004年大于100万,而仅2007年,美国用于CHF治疗的费用就大于330亿美元.近几十年来,CHF的病因和治疗方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慢性心力衰竭被认为是一种未完全明了的免疫疾病,免疫系统紊乱及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未得到纠正是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张玲姬;孙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中药芪红合剂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鉴定为EPCs.加入各实验血清组培养液培养EPCs,分别作用不同时间(24 h、48 h、72 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EPCs生长情况,噻唑蓝比色试验(MTT法)测定EPCs的吸光度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EPCs增殖明显(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时效关系.在同一作用时间,低剂量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干预后EPCs 的增殖明显(P<0.05).在同一剂量组中,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干预后EPCs 的增殖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于72 h达到高峰(P<0.05).结论 中药芪红合剂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EPCs的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能是其防治血管内皮损伤及内皮功能障碍相关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武丽萍;马华;杜海斌;宫建芳;申静;燕小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8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病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冠脉造影证实的心肌桥病例.结果 18例心肌桥均位于左前降支,心肌桥长(7 mm~26 mm),平均14.7 mm,Ⅰ级6例,Ⅱ级9例,Ⅲ级3例.孤立性心肌桥6例,其余均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在住院期间心肌桥病变均未行PCI治疗.β受体阻滞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后,16例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无症状短肌桥不需要治疗;无论肌桥长短,有症状的患者应给予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能明显改善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怡练;陈磊磊;王连生;杨志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