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氮平辅助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刘晓伟;曹磊明;甄莉丽;杨涛;过婷

关键词:奥氮平, 强迫症, 抗抑郁药
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辅助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52例强迫症患者,在服用原抗抑郁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合用奥氮平和安慰剂,治疗12周.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Marks恐怖强迫量表(MSCPOR)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合用组Y-BOCS及MSCPOR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对照组则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Y-BOCS及MSCPOR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TESS评分相仿. 结论:合用奥氮平治疗强迫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不增加不良反应.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必坚持非此即彼的逻辑两分法

    精神症状的分类只是一种汇类或分组,区分精神病性与非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意义不大.

    作者:许又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40例老年期急性应激性精神病临床分析

    对我院老年科收治的应激性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为我院2001年至2004年间住院患者,首次发病,年龄60岁以上.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急性应激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共40例.

    作者:王燕;陈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的药物治疗调查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情况. 方法:调查443例伴有明显的行为和精神症状、用抗精神病药治疗其行为和精神症状有效的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 结果:常用于治疗BPSD的抗精神病药有奋乃静、利培酮、氟哌啶醇、氯丙嗪、氯氮平、硫利达嗪、舒必利等,其起始剂量与有效剂量均较小,大多单一用药.用药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主要不良反应是锥体外系反应、便秘或排尿困难、嗜睡或步态不稳、吞咽困难等.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典型抗精神病药发生率(18.4%)显著高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9.6%). 结论:多种抗精神病药治疗BPSD均有效,治疗剂量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安全性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作者:杨惠芳;盛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龄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相应的危险因素. 方法:随机选取两家妇产科医院的孕妇522名,采用综合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自编危险因素问卷,分别评估入组时、孕38周、产后7 d、产后42 d和产后3个月的焦虑、抑郁症状. 结果:522名中有19例高龄孕产妇.高龄孕产妇5个时点的焦虑症状发生率依次为:15.8%、11.1%、21.1%、6.7%和10.0%;孕期HAD评定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1.1%、11.1%,产后EPDS评定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0.5%、28.6%和20.0%.高龄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非高龄孕产妇.初潮年龄和担忧孩子喂养与高龄孕产妇入组时的抑郁情绪相关,分娩时紧张状态和产后抢救与产后7 d的焦虑情绪相关. 结论:高龄孕产妇存在较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应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

    作者:汤月芬;陈焱;杨宇宙;施慎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我的一孔之见

    阐述了精神病性症状和非精神病性症状,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不同章节中各有不同叙述,认为二者不易明确区分.

    作者:姚芳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几种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21例,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PRL水平. 结果:患者经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和利培酮治疗后血清PRL明显升高,各药物之间以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5.95,P<0.01).PRL水平的升高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氯氮平对PRL水平影响不明显. 结论: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水平的影响同样明显,强弱的顺序依次是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和利培酮.

    作者:刘寰忠;郑毅;鲍枫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文拉法辛与丙米嗪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丙米嗪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将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和丙米嗪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丙米嗪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文拉法辛组疗效与丙米嗪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文拉法辛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少. 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金俊;吴华玲;周忠莲;邓龙;张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以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各30例,疗程8周.应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 结果:西酞普兰组与氯米帕明组治疗后Y-BOCS、HAMD、HAMA分值均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氯米帕明组. 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米帕明相仿,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

    作者:李新智;李兆生;李智敏;黄开福;孙立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为了解文拉法辛(商品名:博乐欣)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我们对此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钦荣;冯龙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衰退期精神分裂症血清甲状腺激素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与衰退期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方法:将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衰退期(研究组)和非衰退期(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与有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对照组低.甲状腺素(T4)水平与总病程有关.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疗程、总病程、焦虑抑郁因子、缺乏活力因子、敌对猜疑因子有关.TSH水平与疗程、缺乏活力因子有关. 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衰退症状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有关.

    作者:王小全;周海晓;丁志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3年来引用期刊调查

    对<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3年中所有文章引用的期刊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刘宁宁;李成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奥氮平辅助治疗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辅助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52例强迫症患者,在服用原抗抑郁药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合用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合用奥氮平和安慰剂,治疗12周.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Marks恐怖强迫量表(MSCPOR)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合用组Y-BOCS及MSCPOR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对照组则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Y-BOCS及MSCPOR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TESS评分相仿. 结论:合用奥氮平治疗强迫症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刘晓伟;曹磊明;甄莉丽;杨涛;过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奎硫平与利培酮两药疗效相仿,奎硫平不良反应少而轻微,锥体外系反应少. 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于宏伟;孔惠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天才与病态

    精神疾病患者在精神方面虽有病态表现,但有不少却是智力上的天才,他们在事业上卓有成就,辉煌夺目.

    作者:侯龙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两半球功能协同异常研究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两半球功能协同异常. 方法:对20例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名男性正常人进行对照,采用两耳分听技术分别测验大脑两半球在刺激驱动条件(自动加工)和指令驱动条件(控制加工)时的注意与执行功能. 结果:在刺激驱动条件下,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为两耳分听汉语单字词的左耳(右半球)优势,而正常人则为右耳(左半球)优势;在注意左耳或右耳时患者的被注意耳的成绩虽有明显提高,但对另一侧耳刺激信息加工的抑制能力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减弱,差异显著.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两半球功能协同有障碍,其大脑功能一侧化异常,可能与此有关.

    作者:陈建国;蔡厚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激与早产孕妇胎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信使核糖核酸的表达

    目的:探讨应激及其应对方式与早产和胎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03年6月至2005年3月在镇江第四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单胎初产妇,早产组46例,正常产组42例;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在第28周时进行自我评定,胎盘组织的CRH-mRNA的表达采用RT-PCR方法测定,以光密度值(OD值)作为观察数据.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早产组与正常产组在恶性生活事件频度和强度、DSQ的不成熟防御因子(DSQ1)分值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早产因子、DSQ1分值与胎盘CRH-mRNA的相对含量(OD值)呈正相关,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52和0.345,t值分别为5.693和3.618,P值均<0.001. 结论:心理应激及其应对方式与早产的发生相关 ,胎盘CRH-mRNA的高度表达可能是心理应激与早产发生的病理生理中介机制.

    作者:张震;温坚;许文荣;吕为农;张红梅;张蔚;钱晖;欧阳华;俞捷;李国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氟西汀治愈顽固性呃逆1例

    1 病例患者男,26岁,未婚,外企白领,大专文化程度.患者长期工作紧张无规律.2年前因饮啤酒过多而诱发呃逆,每分钟发作1~2次.1个月后经静滴舒必利后稍有好转,但仍有发作,使用氯氮平25 mg/d,多塞平100 mg/d治疗半年无效.

    作者:李卫华;尹雪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关于无病推定和有病推定的讨论

    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无病推定和有病推定的恰当评价、正确运用等进行讨论.

    作者:孙竞翔;高培鸿;肖有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编辑:近又收到有关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稿件7篇,由8个医疗单位14位作者所撰写.

    作者:崔英光;孙秀珍;徐洪常;李芳;朱达惠;林丽心;潘继英;全传升;刘宁汉;甘全喜;牛慧明;张子明;张二全;张维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糖化血红蛋白预测抗精神病药对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APS)对糖代谢的影响,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预测APS所诱发糖代谢疾病的可行性. 方法:对85例接受APS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检测治疗前HbA1C、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的空腹血糖(FPG)、糖耐量试验2 h血糖(2HPG). 结果:治疗前、后FPG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2HPG较治疗前增高;HbA1C异常组在治疗前、后2HPG均高于正常组;HbA1C值与治疗前、后2HPG间均有正相关;HbA1C异常组APS治疗后,出现糖代谢疾病危险的比值比(OR)为14. 结论:APS使用后出现的糖代谢异常以2HPG的改变为主,HbA1C异常者2HPG较高,可能存在糖代谢功能的缺陷,易受APS的影响而出现糖代谢疾病.

    作者:纪菊英;徐乐平;汪莉;施辉;端义扬;邵亚琴;仲爱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主管: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