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继心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第三大常见的死亡原因.在我国,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趋势,卒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增高.
作者:冯飞;姜亚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证候群,老年患者占心力衰竭总数的75%[1],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成年人心力衰竭作为对照,以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病因及诱因的特点.
作者:郭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各种心、脑、肾器官损害的发病率和血压升高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无创性血压监测仪对1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各类高血压患者心、脑、肾损害的发生率及在不同病程的发生率.结果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占29.3%,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占14.6%,混合性高血压占56.1%.靶器官损害以脑损害为主占37.4%,心脏损害占27.6%,肾损害占9.8%.靶器官损害与高血压病程、血压负荷值呈正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以脑、心、肾等为主,积极减少靶器官损害,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一忠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及遗传某些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杨文明;李瑞娟;鲍远程;汪瀚;汪美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 选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证的老年高血压痛患者各30例,检测偶测和动态血压参数、血栓前状态指标、靶器官损害指标(左室质量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阴阳两虚型中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左室质量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尿微量白蛋白高于阴虚阳亢型(P<0.01),而在平均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平均舒张压夜间下降率方面却低于阴虚阳亢型(P<0.01).平均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和尿徽量白蛋白指标与两证型均有关.结论 血压参数、血栓前状态与靶器官损害指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可作为两型辨证的基础.平均收缩压夜间下降率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有助于判别阴虚阳亢与阴阳两虚证.
作者:邹襄谷;陈国通;陈比特;邱山东;顾衡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1 病因病机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由来已久,对此病的记载首见于<内经>,<金匮要略>记载其典型症状为胸痹之病.
作者:匡微;李建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升主动脉扩张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主动脉二瓣化畸形患者常常合并有升主动脉扩张,因为存在主动脉夹层和自发性破裂等晚期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故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时应积极处理升主动脉扩张.
作者:郭林静;杨新卫;梁智星;秦太昌;刘永民;尹建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痛(EH)患者中医证候与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对333例住院EH患者行中医辨证和身高、体重、血糖、血脂测定.333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9组,另外根据虚实辩证及夹痰、夹瘀辨证原则进行辨证分组.结果 333例EH患者中医辨证分为9组.各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情况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虚实辨证将333例EH患者分为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3组,3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情况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夹痰、夹瘀不同将333例EH患者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非夹痰夹瘀证4组.4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情况经χ2检验,夹痰夹瘀证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多于夹痰证(P<0.01).结论 EH患者痰瘀互结可能促进多代谢异常的出现和发展,临床上可以在辩证论治的同时,通过加强化痰、活血化瘀之力以控制血压和纠正多代谢异常.
作者:石洁;胡元会;尹倚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1 050名孕妇中筛查出具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孕妇200例,高度重视.重点管理,及早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200例具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孕妇中有13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6.5%,明显低于我国9.4%的平均发病率,且无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母婴健康状况良好.结论 对孕妇及早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筛壹,高度重视,重点管理,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可预防和减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郑俊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临床观察发现不仅中药存在辨证用药的问题,西药同样应重视辨证用药.这样才能以少、小的药量达到佳疗效,达到协调统一,互相补充,取长补短,辨病与辨证相统一[1].
作者:郑爱义;薄子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状态.
作者:刘红樱;蒋跃绒;史大卓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早期降压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发病后6 h内住院确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4例,早期进行积极降压治疗,并对入院时以及发病后28 d和90 d采集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与入院时比较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欧洲生活质量评分(EQ-5D)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早期降压治疗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近期预后.
作者:潘英;郭建军;梁睿;林清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BBB)通透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及黄芪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TNF-α的表达,伊文思蓝法测BBB的通透性,干湿重法计算脑舍水量表示脑水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黄芪组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 h开始升高.1 d~3 d高,黄芪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的TNF-α也于6 h开始升高.1 d~3 d达到高峰,黄芪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BBB通透性与TNF-α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04,P<0.05),与脑水肿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脑出血后产生的TNF-α可能通过炎症反应的启动,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和发展,黄芪可改善此过程.
作者:范崇桂;王桂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5例),两组均、用西药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炙甘草汤加味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及心脏超声变化,治疗12个月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加味治疗扩张型心肌病,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红亚;段彦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心衰2号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30只SD大鼠为实验对象,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基础上,进行血瘀造模,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瘀对照组、血瘀心衰加心衰2号方组(即心衰2号方组).其中血瘀心衰加心衰2号方组给予心衰2号方灌胃,血瘀心衰组及假手术组不予药物干预.灌胃4周后,对比各组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心衰2号方组与血瘀对照组比较AngⅡ、IL-6显著降低(P<0.01).结论 心力衰竭2号方能调控心衰时大鼠神经内分泌和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严夏;杨喆;王大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伴随原发性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WD基因被精确地定位于13q14.3,编码的蛋白质产物是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WD蛋白),它含有21个外显子,编码1411个氨基酸[1].
作者:陈伟;鲍远程;余元勋;黄采凤;严兴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时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早期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20例,针灸治疗组20例,常规康复治疗组20例,VocaStim电刺激治疗组20例,各组常规用药相同,8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后4周、8周采用才藤荣-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洼田氏饮水试验及肺部感染率进行评价.结果 综合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才藤荣-吞咽障碍评分及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优于其他3组(P<0.05或P<0.01).综合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结论 时早期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优于单纯的针灸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及VocaStim电刺激治疗.
作者:董继革;孙丽;李广庆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银丹心脑通胶囊对心肌细胞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 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损伤组、银丹心脑通各组培养液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CAT和GSH-Px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NO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银丹心脑通中、高剂量组CAT、GSH-Px较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银丹心脑通对缺氧/复氧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轻自由基和脂质过氟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有关.
作者:倪岚;陈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尿微量蛋白和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70例高血压痛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养肝益水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10g).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转铁蛋白(TRF)、尿免疫球蛋白(IgGu)和血浆ET、NO.每位患者治疗前后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检查.结果 治疗后两组尿MA、β2-MG、α1-MG、TRF、IgGu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MA、α1-MG、β2-MG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ET显著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O明显上升(P<0.05).结论 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具有减少尿微量蛋白排出的作用,并对ET、NO等指标有积极影响.
作者:邵正斌;杨帆;戴小华;顾健霞;丁碧云;董梅;许祖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观察冠心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HRV变化,评估PCI对冠心痛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70%定为中度狭窄组(43例),>70%定为重度狭窄组(22例),结合临床情况排除冠心痛诊断者50例作为正常组.术前行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HRV时域指标.结果 中、重度狭窄组HRV指标中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均低于正常组(P<0.05),重度狭窄组HRV指标中SDNN、sDANN显著低于中度狭窄组(P<0.05).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适合PCI的患者65例,于PCI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测HRV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PCI术后3个月HRV中SDNN、SDANN和高额均较术前改善显著(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HRV的降低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有关.
作者:杨德辉;许晓琼;朱新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