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岚;陈飞
目的 观察应用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 198例PDA患者于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测量动脉导管大小,在透视下经传送装置将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置入动脉导管内,使之在动脉导管处固定,即刻造影,术后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 全组成功196例,技术成功率99%;主动脉弓造影即刻无分流146例;50例存在微量或少量残余分流,经UCG复查,其中25例术后48 h分流消失,22例术后1个月分流消失,3例术后3个月分流消失;封堵术后即刻肺动脉平均压由封堵前(42.8±16.4)mmHg下降至(31.3±14.5)mmHg(P<0.05);术后3个月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较术前缩小(94.2±28.4)mL vs(112.5±31.5)mL,(52.1±12.4)mL vs(61.0±15.7)mL(P<0.05).结论 应用国产蘑菇伞型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操作方法简便,治疗范围广,成功率高.
作者:郭建军;王志斌;梁法禹;秦东泽;梁智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82例)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80例)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1~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为76.8%.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CHF安全有效.
作者:徐志家;徐志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痛(EH)患者中医证候与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对333例住院EH患者行中医辨证和身高、体重、血糖、血脂测定.333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9组,另外根据虚实辩证及夹痰、夹瘀辨证原则进行辨证分组.结果 333例EH患者中医辨证分为9组.各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情况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虚实辨证将333例EH患者分为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3组,3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情况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夹痰、夹瘀不同将333例EH患者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非夹痰夹瘀证4组.4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情况经χ2检验,夹痰夹瘀证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多于夹痰证(P<0.01).结论 EH患者痰瘀互结可能促进多代谢异常的出现和发展,临床上可以在辩证论治的同时,通过加强化痰、活血化瘀之力以控制血压和纠正多代谢异常.
作者:石洁;胡元会;尹倚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ale,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作者:王金凤;姚淮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1 050名孕妇中筛查出具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孕妇200例,高度重视.重点管理,及早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200例具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孕妇中有13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6.5%,明显低于我国9.4%的平均发病率,且无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生,未发生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母婴健康状况良好.结论 对孕妇及早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筛壹,高度重视,重点管理,及早进行干预治疗,可预防和减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郑俊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效果和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68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养血清脑颗粒12.0 g/d,加依那普利10 mg/d;对照组34例,给予依那普利10 mg/d加左旋氨氯地平2.5 mg/d治疗,观察30 d.资料收集包括血压、心率、尿微量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30~200)mg/L定为尿微量蛋白阳性(胶体金免疫法,小旋风特种蛋白分析仪).结果 两组均能显著降低收缩期高血压分别为治疗组尿微量蛋白排泄为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不但有控制血压疗效,并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
作者:秦惠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伴随原发性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WD基因被精确地定位于13q14.3,编码的蛋白质产物是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WD蛋白),它含有21个外显子,编码1411个氨基酸[1].
作者:陈伟;鲍远程;余元勋;黄采凤;严兴亚 刊期: 2008年第11期
1 病因病机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祖国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由来已久,对此病的记载首见于<内经>,<金匮要略>记载其典型症状为胸痹之病.
作者:匡微;李建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临床观察发现不仅中药存在辨证用药的问题,西药同样应重视辨证用药.这样才能以少、小的药量达到佳疗效,达到协调统一,互相补充,取长补短,辨病与辨证相统一[1].
作者:郑爱义;薄子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DM)合并心脑血管病变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 用化学发先法测定49例2型DM病人及51例正常对照者血浆HCY水平.结果 2型DM病人无并发症组及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组血浆HCY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组较无并发症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7,q=2.82~12.66,P<0.05或P<0.01).高HCY血症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较HCY正常组明显升高(χ2=4.72,P<0.05).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是2型DM病人易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早期给予干预治疗可能有助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郝志敏;赵洁;黄贤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养肝益水颗粒.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查.结果 对照组有1例中途要求退出观察,另1例因自行停药而剔除;治疗组有1例因故失访而剔除;两组降压疗效分别为78.95%与84.6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杓型血压比例明显增加,反杓型血压明显减少(P<0.01).结论 养肝益水颗粒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符合中医辨证特点,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建彬;戴小华;杨帆;顾健霞;邵正斌;周宜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心衰2号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30只SD大鼠为实验对象,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基础上,进行血瘀造模,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瘀对照组、血瘀心衰加心衰2号方组(即心衰2号方组).其中血瘀心衰加心衰2号方组给予心衰2号方灌胃,血瘀心衰组及假手术组不予药物干预.灌胃4周后,对比各组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心衰2号方组与血瘀对照组比较AngⅡ、IL-6显著降低(P<0.01).结论 心力衰竭2号方能调控心衰时大鼠神经内分泌和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严夏;杨喆;王大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近年来,以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为主要病理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已超过肿瘤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位的疾病,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孙聪;孔飞;陈光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33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总结1998年6月-2008年5月收治的33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进行了瓣膜置换手术资料.对围术期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早期室性心律失常6例,低心排2例,脑出血死亡1例.晚期脑内出血、心内膜炎脑梗死各死亡1例,小脑出血1例治愈,心内膜炎再次手术1例治愈,存活者心功能均在Ⅱ级以上.结论 重症心脏瓣膜病,注重术前心功能改善,掌握手术时机,注意心肌保护,保留瓣下装置及三尖瓣成形,重视围术期处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远期生存质量.
作者:薛春牛;申长生;张潞;王忠社;袁保福;武高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2年9月-200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167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年龄60岁~85岁(70.9岁±8.7岁).病程短3个月,长20年,依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4例,对照组83例.
作者:郭进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可避免的结局.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
作者:张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尿微量蛋白和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 70例高血压痛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养肝益水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10g).两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转铁蛋白(TRF)、尿免疫球蛋白(IgGu)和血浆ET、NO.每位患者治疗前后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检查.结果 治疗后两组尿MA、β2-MG、α1-MG、TRF、IgGu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MA、α1-MG、β2-MG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ET显著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O明显上升(P<0.05).结论 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具有减少尿微量蛋白排出的作用,并对ET、NO等指标有积极影响.
作者:邵正斌;杨帆;戴小华;顾健霞;丁碧云;董梅;许祖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急性发作期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情况.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VBI患者32例进行SPECT检查,与12名健康体检者同期进行时照观察,分析VBI患者脑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 目测示VBI发作期患者右侧低灌注明显高于左侧,经半定量分析后VBI组的脑血流灌注在多处较时照组减低;VBI组左右比较,右侧脑血流灌注普遍低于左侧.结论 SPECT对VBI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且VBI发作期患者脑血流灌注异常在椎基底动脉系为主的基础上还波及颈内动脉系.
作者:王淑丽;牛争平;刘庆萍;李险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维生素B12注射液穴注配合牵引推拿治疗;对照1组给予单纯牵引治疗;对照2组仅给予推拿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1组为85.0%;对照2组为73.3%.治疗组与2个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用牵引或推拿治疗者.
作者:卢佳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联合降压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血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_舒张值的影响.方法 62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调脂饮食加坎地沙坦加非诺贝特组(A组),调脂饮食加坎地沙坦加安慰剂组(B组).观察两组血压及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值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1),A组较B组能更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P<0.01).A组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而B组在治疗前后脂质谱无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值明显增加(P<0.01),A组较B组能更显著增加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值(P<0.01).结论 非诺贝特可能通过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且对患者血压有协同降低作用.
作者:张建英;谷梅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