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分析

李玉岭;闫国庆

关键词:药浴, 运动疗法,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摘要:目的 观察药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A组采用运动疗法,B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加用药浴,于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B组治愈率为60.0%,明显优于A组的26.7%(P<0.01).结论 药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明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温阳补气汤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左心室功能的研究

    目的 观察温阳补气汤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及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进行,治疗组则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中药温阳补气冲剂口服,每日1剂,疗程28 d.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左室形态变化、左室射血分数和4周末6 min步行距离.结果 治疗组左室形态学改变参数及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为(260±35)m,对照组为(210±42)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温阳补气汤具有促进心肌微循环、改善心室重构作用.

    作者:邓绍林;林惠京;钟春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观察

    恶化劳累型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中危险仅次于心肌梗死的又一大症候群.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2002年6月-2004年12月应用低分子肝素(苏可诺,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恶化劳累型心绞痛7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王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安福尔胶囊治疗心络瘀阻、心神不宁型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安福尔胶囊治疗心络瘀阻、心神不宁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安福尔组(治疗组)30例,口服安福尔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两个对照组分别为安福尔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组(对照1组)30例和心律平组(对照2组)30例,治疗4周.采用安全性指标与疗效性指标观察.结果 3组24 h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安福尔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和心率变异SDNN、SDANN、SDNN Index、PNN50变化值比较,治疗组与两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安福尔胶囊对心络瘀阻、心神不宁型室性早搏病人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

    作者:韩壮壮;牛天福;祁慧霞;王明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补肾活血方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益脑灵组)32例和对照组(尼莫地平组)20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32例,总有效率为90.72%;对照组20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药(益脑灵)可用于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治疗.

    作者:徐进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不同年龄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老年CHF病人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征,为临床诊治老年CHF提供帮助.方法 169例39岁~91岁CHF病人按年龄分为两组,<60岁组和≥60岁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其病因及临床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不同年龄组CHF各有其特点,且随着年龄增加,临床表现出现多方面变化:年龄越大,CHF的症状越不典型.除了呼吸困难外,老年CHF病人常表现为不典型的咳嗽、咳痰、厌食、腹胀、消化不良、焦虑、烦躁、淡漠、失眠、乏力;心率可以不增快,或者心跳徐缓.随着年龄增大,CHF患病率上升.结论 老年CHF病人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且随着年龄增大,CHF患病率显著上升.老年CHF病人易合并主要脏器并发症以至于多器官功能障碍,预后不良.

    作者:闫晋康;贾竹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降纤酶结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治疗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降纤酶结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治疗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进展性缺血性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常规方法,即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抗凝、疏通循环、脑保护剂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降纤酶和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中药(偏瘫方)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和总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7 d后进步率为5%,14 d、21 d疗效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28 d的总疗效治疗组(95.0%)与对照组(76.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降纤酶结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偏瘫方治疗,能有效控制进展性缺血性中风,可显著提高早期进步率.

    作者:杨劲松;罗治华;钟妙文;陈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血管重构与中医证型相关关系的研究

    目的 以中医证型和血管重构为切入点,比较各证型血管重构的差异,根据中医证候群,判断血管重构的发生情况及寻找相关因素.方法 以脉压、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血管重构进行评估;同时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炎性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肝阳上亢组发病年龄较小,病程较短;痰湿壅盛组体重指数(BMI)、hsCRP数值明显增高;校正年龄、病程后,痰湿壅盛组、肝肾阴虚组与阴阳两虚组C1和C2下降较明显,在痰湿壅盛组以hsCRP为因变量,脉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BMI、病程为自变量,逐步回归分析,BMI、HOMA-IR进入方程与hsCRP独立相关.结论 中医的肝肾亏虚和痰、湿可能共同参与了血管重构,在临床上可以通过中医证候群来判定血管重构的情况,并初步判断血管重构的相关因素.

    作者:王英杰;胡婉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难治性高血压的评估及处理问题

    难治性高血压(refractor hypertension,RH)又称抵抗性高血压,即给予3种以上足量抗高血压药物(其中包括利尿剂)治疗后,血压仍≥140/90 mmHg(1 mmHg=0.133 kPa),糖尿病或肾病病人(如肌酐≥133 μmol/L或尿蛋白排泄24 h≥300 mg),血压仍≥130/80 mmHg[1],近期诊断或未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无论血压水平如何都不考虑此诊断.

    作者:万红;戴万亨;常征辉;阳永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急性脑血管病心肌酶增高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肌酶变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变化特点.结果 216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大多数有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的缺血变化.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病人所测心肌酶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心电图缺血性变化与心肌酶的增高与无意识障碍的病人比较其变化程度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值升高与心电图变化的程度、病变部位大小有关,伴有抽搐、皮肤肌肉外伤时,心肌酶可显著增高.结沦急性脑血管病可引起心肌酶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幅度越大.

    作者:杜秀民;李彬;韩建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卒中发病的先兆,任其发展约有1/3的病人在以后数年内会发展为脑梗死[1],因此早期诊治甚为重要.我科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VBI病人4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同聚;杨红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大柴胡汤对高脂饮食所致兔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大柴胡汤对高胆固醇喂饲的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对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表型及相关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健康大耳白兔32只,采用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予喂饲普通颗粒饲料;AS组予普通颗粒饲料加1%胆固醇加猪油,中药组,在AS组基础上加大柴胡汤20 mL(生药量8.8 g),西药组在AS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2.5 mg/(kg·d).4组平行实验8周,实验后第5周、第10周末由兔耳缘静脉抽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实验第10周末,观察主动脉的病理变化,采用电镜技术观察此药对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表达的影响.观察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原癌基因C-myc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10周时,AS组、中药组、西药组TC、TG、LDL-C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药组TG为(1.89±1.12)mmol/L,LDL-C为(7.88±1.06)mmol/L与AS组的(2.76±2.32)mmol/L、(27.26±2.12)mmol/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柴胡汤具有调整脂质代谢、抑制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表型改变的作用.

    作者:王凤荣;刘彤;郑娴;毛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振颓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8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振颓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脑血栓形成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组服用振颓胶囊,对照组服用消栓通络片,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81.40%,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60.81%与82.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振颓胶囊对脑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液黏稠度.

    作者:梅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经食管心房起搏对房室结加速传导的电生理观察

    目的 初步探讨房室结加速传导的电生理特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经食管心房起搏检出具有房室结加速传导特征病人20例(观察组)与房室结正常传导病人20例(对照组)的房室交界区相对不应期、功能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心房有效不应期、房室传导1:1点、文氏点相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房室结加速传导的房室交界区相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心房有效不应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房室传导1:1点减小(P<0.001),文氏点明显增大或消失.结论 房室结加速传导病人的房室交界区不应期明显缩短,递减传导功能减小或消失,心室率反应增快.

    作者:代自立;张永庆;楚咏晗;夏琰;熊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泡沫细胞的形成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通过对泡沫细胞的形成机制及相关因子的研究,总结现代医学和中医中药对巨噬细胞的干预和影响的有关文献,归纳中西药对巨噬细胞的形成时自由基、血脂、细胞因子、钙离子浓度、受体蛋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机制.

    作者:姜浩;张文高;郑广娟;朱莹;刘龙涛;吴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药物抗凝治疗冠心病的研究现状

    高发心血管血栓事件是当今社会医疗健康的重大难题,针对血栓形成机制的治疗有抗血小板、抗凝血及抗血栓治疗.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在各个不同阶段(如斑块的形成、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均可出现高凝状态,是高发心血管血栓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抗凝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作者:王永霞;张群生;朱明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病人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服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为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进行心绞痛、血脂疗效及总疗效的评价.结果 治疗组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6%(P<0.05),治疗组在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史慧英;刘达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对听力减退进行评价

    目的 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对听力减退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对听力减退36例(72耳)进行检查.结果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19例;异常:轻度14例,中度7例,重度10例,极重度22例;40 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正常24例;异常:轻度12例,中度8例,重度12例,极重度16例.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波形和潜伏期结果判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39例,40 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异常9例.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40 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二者结合对器质性耳聋与功能性耳聋的鉴别诊断,更客观完善,对伪聋的鉴别也比较容易.

    作者:杨建仲;温计萍;马爱梅;刘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病人84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三磷腺苷辅酶胰岛素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在治疗前后检查两组病人的心电图,并观察其症状.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的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85.7%,均优于对照组的78.6%、76.2%(P<0.05或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黄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软脉灵口服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软脉灵口服液防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喂养法造成鹌鹑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软脉灵口服液对鹌鹑血脂、主动脉斑块的大小和主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情况.结果 软脉灵口服液给药6周(鹌鹑)~8周能显著降低鹌鹑血浆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TC/HDL-C.给药60 d后,病理检验还证明,软脉灵口服液能明显地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主动脉内膜的厚度.结论 软脉灵口服液具有调节血脂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谢振家;顾洛;刘拥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亚健康与心脑血管疾病

    1 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是目前对人类威胁大的三大类疾病[1].而位于三大疾病之首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致残率.我国每年有260万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即每12 s就有1人因此种疾病而死亡[2].在发达国家,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办法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我国目前仍是以治疗为主,康复为辅,而预防这一重要的环节往往被忽视.

    作者:胡先明;白丽霞;王丽燕;郭晓燕;李祥生;梁渊;卢祖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