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牧祥;于文涛;胡金宽;田元祥;王香婷;王蕊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ICH可引起多种继发症状,如脑水肿、颅内高压、脑疝等,ICH后血肿周围组织脑水肿的发生是ICH为严重的继发性损伤,其产生和发展是导致ICH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
作者:陆晖;肖俊锋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心脉颗粒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脉颗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同时治疗组AngⅡ,IL-6,ET-1治疗后分别为(72.28±56.45) pg/mL,(48.91±7.65) pg/mL,(84.76±40.52) pg/m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益心脉颗粒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肯定.
作者:黄绍湘;杨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天麻丹杜汤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尼群地平片、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片口服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天麻丹杜汤,对照组加用中药安慰剂,疗程4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血压、生活质量状况等.结果 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 天麻丹杜汤治疗高血压病可较好地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且安全,无毒副反应.
作者:张京;罗发强;李树标;王球华;沈均南;刘桂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合用1,6二磷酸果糖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住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静脉输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7%,心肌酶改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7%,心肌酶改善总有效率为84%,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合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可使临床疗效提高,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哲;杨继红;张腊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中医对眩晕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考察近十年有关眩晕的中医文献,可以发现不同作者之间辨证分型各异,对辨证要点的把握也有较大差异.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总结,尝试对眩晕辨证分型及辨证要点做一分析归纳,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刘红梅;李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静息心率(RHR)对高血压病病人靶器官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在山西省一O九医院门诊或住院的102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按照RHR和收缩压(SBP)分别进行分组,按SBP水平分为3组:SBP≤159 mmHg组,(160~179) mmHg组,SBP≥180 mmHg组.每组又按RHR水平分为RHR 1组(≤64/min),RHR 2组(65/min~69/min),RHR 3组(70/min~74/min),RHR 4组(75/min~79/min),RHR 5组(RHR≥80/min),分别测量所有病人的空腹血糖(FPG)、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内膜中膜厚度(IMT)、颈动脉分叉处内径(CAD)、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结果 RHR 5组的FPG、LVMI、LVEF均高于RHR 1~4组(P<0.05或P<0.01).RHR 5组IMT、CAD和Ccr高于RHR 1组和RHR 2组.结论 高血压病病人静息心率的增加能够引起严重的靶器官损害,它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薇;芦婷;许宏;卫福秀;赵毓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病人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筛选MS病人30例及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用HOMA-IR评估IR程度.结果 MS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5.15±2.54) μg/mL 与(10.28±5.50) μg/mL,P<0.01];MS组的HOMA-IR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3.21±1.14) 与(1.79±0.98),P<0.05];在MS组,脂联素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C)、三酰甘油(TG)及HOMA-IR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r 值分别为-0.489,-0.548,-0.429,-0.453及0.426(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病人血浆脂联素较正常人群降低,且其水平降低可能与IR有关.
作者:叶建红;李芳萍;吴木潮;黎锋;严励;程桦;傅祖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4例基底核脑出血病人,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直视下行血肿清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次日行CT复查,可见血肿基本或完全消失.术后1周好转17例,2周好转5例,2例死亡.有1例残留血肿量10 mL以上行尿激酶治疗2次,血肿大部分消失.无发生再出血病例.结论 早期及超早期手术可避免原发或继发致命性损害.
作者:高永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心脏交感神经的激活在冠心病心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研究发现冠心病时不仅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强,交感神经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心脏交感神经发生了重构.
作者:曾亚平;鹿育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锥孔引流脑内血肿清除术的适应证与方法,以期指导临床.方法 选择CT提示混杂密度、高密度占位效应明显且部位较深的脑内血肿锥孔引流术,部分病人术后用尿激酶溶解冲洗并持续引流.恢复期辅以中医药治疗,方剂选取活瘀复遂汤.结果 72例病人中,死亡12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40例,术后症状缓慢恢复20例.术后3 d复查颅脑CT,占位效应解除,血肿基本引流干净.结论 锥孔引流脑内血肿清除术,并于恢复期辅以活瘀复遂汤治疗,能够使血肿引起的颅内高压得到缓解.
作者:伊宝祉;张步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阿立哌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门诊50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病人予以阿立哌唑治疗.剂量5 mg/d~15 mg/d,疗程1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PANSS总分及各量表分均自治疗7 d时开始下降,敌对、抑郁、焦虑症状都得到减轻,1个月后认知功能有所改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劳、恶心,但均较轻,病人能耐受,1周后缓解.结论 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作者:赵新苗;曲效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西罗莫可(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小冠状动脉病变(<3.0 m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4年12月入院的98例冠心病病人,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获得直径小于3.0 mm的病变血管共107支,前降支49支,回旋支18支,右冠状动脉15支,对角支18支,钝缘支7支,血管直径2.74 mm±0.23 mm.107支病变血管共植入Cypher支架118个.结果 107支病变血管中,75支血管经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32支血管行直接支架术,手术成功率100%,无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后全部病例症状消失.随访14个月±3个月,全部存活.其中53例在术后10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5例经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9.4%.4例出现新部位血管病变,再次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随访6个月,无心绞痛症状发生.结论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可以明显降低小冠状动脉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率,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张春花;吕树铮;柳弘;陈韵岱;李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检测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等指标,观察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胸闷、气短、疲乏、眩晕、头痛、烦躁、失眠等症状,改善心电图.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作者:黄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活血潜阳颗粒对麻醉犬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麻醉比格犬,Powelab系统记录给药前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活血潜阳颗粒对麻醉犬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在一定剂量均有降低作用.结论 活血潜阳颗粒可能通过降低外周阻力发挥降压作用,具有改善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作者:周端;杨建梅;王佑华;肖梅芳;苑素云;曹敏;金若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在浅低温不停跳下完成房间隔缺损手术的经验.方法 在鼻咽温32 ℃~34 ℃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停跳液,保持心脏缓慢空跳下完成畸形矫治.结果 65例病人中11例出现轻度血红蛋白尿,术后24 h内消失.65例全部治愈,无其他并发症.心功能均在Ⅱ级以上,3例心前区可闻及2/6~3/6收缩杂音,超声心动图复查无残余分流.结论 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可有效减轻心肌缺血性损伤、再灌注损伤和低温生理紊乱.
作者:申长生;薛春牛;成亚东;王忠社;袁保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初步探讨中医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理论与方法,并对心脏X综合征病人证候进行分析,据此以理气宽胸活血法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心脏X综合征病因多为情志不遂,病机多为气滞痰阻血瘀导致心脉痹阻;理气宽胸活血法能减少心脏X综合征病人心绞痛的发生,改善病人临床状况.
作者:毛静远;王恒和;葛永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病人的脑电图变化、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与预后.方法 60例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病人与同期住院无癫痫发作的60例病人进行脑电图、神经功能缺损与疗效的比较.结果 脑梗死后迟发癫痫病人脑电图异常率达95.0%,无癫痫发作脑梗死病人异常率为1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癫痫组总有效率为65.0%,无癫痫组总有效率为95.0%(P<0.01).结论 脑梗死后病人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极高,神经功能缺损较严重,治疗效果差.
作者:许风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自体血栓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观察假手术组、局灶脑缺血组(对照组)、局灶脑缺血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范围、脑含水量、病理学改变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造模3 d后治疗组脑含水量和神经系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大鼠脑梗死体积于造模第5天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也可见治疗组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局灶脑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邓芬;胡长林;谢运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他汀类药物即还原酶抑制剂(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HMG COA),长期以来都是以降脂药的作用来调节人体的血脂水平,即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总胆固醇(TC)的水平.
作者:胡静;李永新;王卫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入我院ICU科的41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与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从开始机械通气至脱机或死亡.结果 治疗组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机械通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脱机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改善COPD呼吸衰竭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即降低血液黏滞度,降低机械通气病人VAP发生率,缩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及机械通气脱机后住院时间.
作者:钟恺立;钟兴美;刘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