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潜阳颗粒对麻醉犬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周端;杨建梅;王佑华;肖梅芳;苑素云;曹敏;金若敏

关键词:活血潜阳颗粒, 血压, 血流动力学, 犬
摘要:目的 观察活血潜阳颗粒对麻醉犬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麻醉比格犬,Powelab系统记录给药前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活血潜阳颗粒对麻醉犬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在一定剂量均有降低作用.结论 活血潜阳颗粒可能通过降低外周阻力发挥降压作用,具有改善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脑钠素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钠素(BNP)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测定来自本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的60例CHF病人血浆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并与30例肺部疾病所致呼吸困难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CHF病人血浆BNP水平为563.00 pg/mL±6.40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27 pg/mL±3.70 pg/mL,心阳虚证为443.97 pg/mL高于心气虚证的44.47 pg/mL,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递增BNP水平呈上升趋势,左室射血分数呈下降趋势.结论 血浆BNP可以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严萍;黄飞翔;林求诚;陈美华;郑登滋;许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亚低温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亚低温与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57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54例)、亚低温加醒脑静组(48例)和常规治疗组(55例).治疗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判定疗效.对于除植物生存和死亡以外的101例病人,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治疗后3个月评估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3组病人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亚低温组和亚低温加醒脑静组的病死率和常规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3组的恢复良好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加醒脑静组良好率高.在凝血功能异常上,常规治疗组和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的凝血功能异常较少.亚低温组和亚低温加醒脑静组的Barthel指数分别和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低温和亚低温加醒脑静组的Barthel指数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可降低病人病死率,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可以提高病人恢复良好率,二者结合的疗法是一种有希望的颅脑外伤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张刚利;陈胜利;吉宏明;贾贵军;张汉伟;王树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和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为项七针组38例和颈夹脊组34例,进行症状评分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速指标.结果 经治疗2个疗程后,项七针组总有效率为89.47%,颈夹脊组为7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七针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V)、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改变与颈夹脊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七针组疗效和改善脑供血方面均优于颈夹脊组.结论 运用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收到一定的临床疗效,且在改善病人症状积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方面亦显示出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贾红玲;单秋华;张永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他汀类药物对心力衰竭影响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即还原酶抑制剂(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HMG COA),长期以来都是以降脂药的作用来调节人体的血脂水平,即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总胆固醇(TC)的水平.

    作者:胡静;李永新;王卫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临床治疗的世界性难题.SCI后的病理损害分为原发性SCI和继发性SCI.SCI治疗的难点有如何使缺损的神经元再生,如何恢复功能性轴突的传导功能.

    作者:赵宁;杨万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阿立哌唑治疗脑血管病致精神障碍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阿立哌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门诊50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病人予以阿立哌唑治疗.剂量5 mg/d~15 mg/d,疗程12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PANSS总分及各量表分均自治疗7 d时开始下降,敌对、抑郁、焦虑症状都得到减轻,1个月后认知功能有所改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劳、恶心,但均较轻,病人能耐受,1周后缓解.结论 阿立哌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作者:赵新苗;曲效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2例

    目的 探讨微弹簧圈检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个颅内动脉瘤使用电解式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结果 12例病人14个动脉瘤除1例前交通动脉瘤术后出现一过性偏瘫,经对症治疗1周后好转,11例病人栓塞后无任何并发症,且术中造影证实8例病人完全闭塞,4例病人大部分闭塞.其中6例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DSA造影,效果良好.结论 GDC栓塞治疗动脉瘤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其远期疗效有待随访观察.

    作者:张保臣;史益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脏交感神经的重构

    心脏交感神经的激活在冠心病心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研究发现冠心病时不仅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强,交感神经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心脏交感神经发生了重构.

    作者:曾亚平;鹿育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脑复聪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自拟脑复聪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5例病人分为脑复聪组(治疗组)和脑复新(吡硫醇)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智能障碍程度、脑血流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脑复聪胶囊可显著提高病人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明显的改善,并具有较好的改善脑血流和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6.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63%(P<0.05).结论 脑复聪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江翠红;丁爱国;王白玲;王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心理因素对口腔修复的影响

    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当今世界性的趋势.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1.3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

    作者:白立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心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心脉颗粒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益心脉颗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同时治疗组AngⅡ,IL-6,ET-1治疗后分别为(72.28±56.45) pg/mL,(48.91±7.65) pg/mL,(84.76±40.52) pg/m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益心脉颗粒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肯定.

    作者:黄绍湘;杨小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活血潜阳颗粒对麻醉犬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活血潜阳颗粒对麻醉犬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麻醉比格犬,Powelab系统记录给药前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活血潜阳颗粒对麻醉犬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在一定剂量均有降低作用.结论 活血潜阳颗粒可能通过降低外周阻力发挥降压作用,具有改善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作者:周端;杨建梅;王佑华;肖梅芳;苑素云;曹敏;金若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进展性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目前进展性卒中发病率逐渐增多,进展性卒中的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非进展性卒中高,进展性卒中与多种因素有关.现回顾分析72例进展性卒中病人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脑血管狭窄程度、心房纤颤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因素,探讨发生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以期为预防发生进展性卒中提供依据.

    作者:田步先;张宇红;孙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dl-3-正丁基苯酞(恩必普软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发作频度及发病至用药时间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每次100 mg,1次/日,治疗组病人服用dl-3-正丁基苯酞每次200 mg,3次/日,疗程为20 d.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 mL内静脉输注,1次/日,为基础药物治疗,共14 d.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时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30.00%,36.67%和23.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13.33%和43.33%(P<0.01).随访治疗组9个月内TIA复发率2例(7.14%),对照组卒中复发及脑卒中发生8例(33.33%),控制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人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dl-3-正丁基苯酞治疗TIA安全有效.

    作者:李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心脏X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初步探讨中医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理论与方法,并对心脏X综合征病人证候进行分析,据此以理气宽胸活血法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心脏X综合征病因多为情志不遂,病机多为气滞痰阻血瘀导致心脉痹阻;理气宽胸活血法能减少心脏X综合征病人心绞痛的发生,改善病人临床状况.

    作者:毛静远;王恒和;葛永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诊治现状及进展

    1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心力衰竭几乎是所有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终归宿.其临床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刘晋利;张泉;毕榕;曹雪明;翁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小冠状动脉病变9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西罗莫可(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小冠状动脉病变(<3.0 m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4年12月入院的98例冠心病病人,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获得直径小于3.0 mm的病变血管共107支,前降支49支,回旋支18支,右冠状动脉15支,对角支18支,钝缘支7支,血管直径2.74 mm±0.23 mm.107支病变血管共植入Cypher支架118个.结果 107支病变血管中,75支血管经球囊预扩张后植入支架,32支血管行直接支架术,手术成功率100%,无急性/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后全部病例症状消失.随访14个月±3个月,全部存活.其中53例在术后10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5例经造影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9.4%.4例出现新部位血管病变,再次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随访6个月,无心绞痛症状发生.结论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可以明显降低小冠状动脉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率,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张春花;吕树铮;柳弘;陈韵岱;李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检测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等指标,观察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胸闷、气短、疲乏、眩晕、头痛、烦躁、失眠等症状,改善心电图.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作者:黄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脑内c-fos蛋白表达的动态观察

    目的 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模型中观察c-fos蛋白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 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的行为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癫痫持续状态后不同时间点脑内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癫痫持续状态后6 h,1 d时脑内c-fos蛋白表达高,3 d时表达次之,7 d时极少数表达并接近对照组表达水平.结论 癫痫持续状态后脑内c-fos蛋白表达持续较长时间;在此时期应给予干预措施,以减低脑内神经元损伤可能.

    作者:薛国芳;郑辑英;李光来;王荔;刘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益气活血通脉饮治疗心绞痛64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治疗:休息、镇静、止痛、吸氧、β-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肠溶阿司匹林口服液及极化液(GIK)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自拟益气活血通脉饮.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43.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0.3%,对照组34.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活血通脉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

    作者:孟兆君;房泽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