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兆君;房泽岱
目的 运用量表及生化指标评价针灸结合康欣胶囊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以肾虚髓亏、经络瘀阻、神明失用为基本病因病机的血管性痴呆病人90例,分为应用针灸结合康欣胶囊、康欣胶囊、西药喜得镇(双氢麦角碱)3组,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化指标进行检测评估.结果 针灸结合康欣胶囊及单用康欣胶囊均可提高血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GGRP)水平(分别为25.26 pg/mL±2.19 pg/mL;24.89 pg/mL±1.92 pg/L),降低内皮素(ET)(分别为1.21 pg/mL±0.57 pg/mL;1.12 pg/mL±0.47 pg/mL)、血浆血小板α颗粒蛋白(GMP-140)水平,且针灸结合康欣胶囊降低GMP-140更为显著;在改善智能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和中医证候疗效方面,3组疗效相似.结论 康欣胶囊对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若配合针灸则疗效更佳.
作者:王谨敏;王梅平;杜建;蔡晶;余征宙;郑建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活血潜阳颗粒对麻醉犬血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麻醉比格犬,Powelab系统记录给药前后血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活血潜阳颗粒对麻醉犬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左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在一定剂量均有降低作用.结论 活血潜阳颗粒可能通过降低外周阻力发挥降压作用,具有改善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作者:周端;杨建梅;王佑华;肖梅芳;苑素云;曹敏;金若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热刺激对动脉管壁的影响及血府逐瘀汤的干预效果.方法 局部热刺激兔耳,温度为43.0 ℃±0.5 ℃,每次3 h,每日1次,共做3次.血府逐瘀汤组实验前3 d及实验后一直用血府逐瘀汤6.0 g/(kg·d)灌胃.各组均于造模后3 d,7 d,14 d及28 d时分别取材.采用光学显微镜及图像分析仪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模型组热刺激后动脉平滑肌细胞层数及中膜厚度增加,造成管腔变狭.血府逐瘀汤组与模型组相比,增殖程度减小,各项观测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统计学分析仅28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热刺激可导致动脉管壁增厚,6.0 g/(kg·d)剂量的血府逐瘀汤对此有较好的干预作用.
作者:屈波;王桂棠;蔡光先;刘柏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病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合理治疗以期改善预后.方法 分析28例A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误诊情况、治疗方法及近期预后.结果 28例AD临床表现多样,大部分病人表现为突发剧烈持续胸痛、腹痛,少部分表现为晕厥、腹部搏动性包块、胸腔积血等.病因由高血压引起23例占(82.14%),以中老年病人多见;马凡综合征引起者3例(10.71%),以青年病人多见.超声、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3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本组误诊13例,首诊误诊率达46.43%(13/28).住院治疗存活19例(67.86%),死亡9例(32.14%).结论 主动脉夹层是少见和危险的疾病,高血压是引起中老年人主动脉夹层的主要因素,青年人主动脉夹层主要由马凡综合征引起.早期确诊、早期合理治疗是降低主动脉夹层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李晚泉;陈云辉;方长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自体血栓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观察假手术组、局灶脑缺血组(对照组)、局灶脑缺血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范围、脑含水量、病理学改变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造模3 d后治疗组脑含水量和神经系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大鼠脑梗死体积于造模第5天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也可见治疗组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局灶脑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邓芬;胡长林;谢运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心力衰竭几乎是所有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终归宿.其临床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刘晋利;张泉;毕榕;曹雪明;翁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检测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电图等指标,观察该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胸闷、气短、疲乏、眩晕、头痛、烦躁、失眠等症状,改善心电图.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作者:黄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短暂性脊髓缺血发作,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笔者在临床中确诊2例,现报道如下.1 资 料[例1] 女,58岁,在田间劳作时突然出现腰骶部疼痛,伴双下肢无力,以左侧为重,不能站立行走.
作者:叶红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室上性心动过速半数以上的病人并无器质性心脏病,以青年人为多见.发作常有诱因,如吞咽、深吸气、劳累、情绪激动和体位改变等因素,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如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所致心房异常负荷或病变所致.
作者:白民刚;谷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定美多芭与吡贝地尔联合应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帕金森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用美多芭组(28例)和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组(28例),临床疗效采用改良Webester量表进行治疗前后评定,同时测定出现运动并发症(运动症状波动及异动症)的时间.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单用美多芭组为71.43%,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组为85.71%,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美多芭组(P<0.05).单用美多芭组出现运动并发症的时间是4.02年±1.96年,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组为5.01年±2.03年,两组出现运动并发症的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用美多芭和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均有效,而且美多芭加用吡贝地尔比单用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有效率更高.
作者:张季声;吴军;蓝薇;林志坚;童晓欣;张海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例住院病人确诊有心脑血管病后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计数减少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停药或服用泼尼松,严重者予甲泼尼松龙,使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结果 20例立即停用阿司匹林,10例较轻病人于15 d内血小板恢复正常,10例症状较重病人给予拨尼松15 d后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 部分病人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因免疫机制、药物毒副反应使血小板减少,与服用时间及剂量相关性不大,治疗预后良好,临床工作应高度警惕.
作者:吴宪;初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为项七针组38例和颈夹脊组34例,进行症状评分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血流速指标.结果 经治疗2个疗程后,项七针组总有效率为89.47%,颈夹脊组为76.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七针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V)、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改变与颈夹脊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七针组疗效和改善脑供血方面均优于颈夹脊组.结论 运用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收到一定的临床疗效,且在改善病人症状积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等方面亦显示出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贾红玲;单秋华;张永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病毒性脑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青少年居多,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且本病发病急,易导致后遗症的发生,早期诊治对保护脑功能、减少后遗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现对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46例病例诊治及转归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惠芳;崔晓朋;刘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入我院ICU科的41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有创机械通气与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从开始机械通气至脱机或死亡.结果 治疗组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纤维蛋白原)、机械通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脱机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改善COPD呼吸衰竭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即降低血液黏滞度,降低机械通气病人VAP发生率,缩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及机械通气脱机后住院时间.
作者:钟恺立;钟兴美;刘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亚低温与醒脑静注射液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57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54例)、亚低温加醒脑静组(48例)和常规治疗组(55例).治疗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判定疗效.对于除植物生存和死亡以外的101例病人,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治疗后3个月评估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3组病人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亚低温组和亚低温加醒脑静组的病死率和常规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3组的恢复良好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加醒脑静组良好率高.在凝血功能异常上,常规治疗组和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的凝血功能异常较少.亚低温组和亚低温加醒脑静组的Barthel指数分别和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低温和亚低温加醒脑静组的Barthel指数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创伤可降低病人病死率,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可以提高病人恢复良好率,二者结合的疗法是一种有希望的颅脑外伤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张刚利;陈胜利;吉宏明;贾贵军;张汉伟;王树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他汀类药物即还原酶抑制剂(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HMG COA),长期以来都是以降脂药的作用来调节人体的血脂水平,即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总胆固醇(TC)的水平.
作者:胡静;李永新;王卫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在浅低温不停跳下完成房间隔缺损手术的经验.方法 在鼻咽温32 ℃~34 ℃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停跳液,保持心脏缓慢空跳下完成畸形矫治.结果 65例病人中11例出现轻度血红蛋白尿,术后24 h内消失.65例全部治愈,无其他并发症.心功能均在Ⅱ级以上,3例心前区可闻及2/6~3/6收缩杂音,超声心动图复查无残余分流.结论 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可有效减轻心肌缺血性损伤、再灌注损伤和低温生理紊乱.
作者:申长生;薛春牛;成亚东;王忠社;袁保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急性脑出血大多为单发性,多发性少见.随着CT的广泛应用,急性多灶脑出血(acute multifocal cerebral hemorrhage,AMCH)的诊断率逐渐增高,同时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辛艳秋;李林;刘二梅;刘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心脏交感神经的激活在冠心病心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研究发现冠心病时不仅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强,交感神经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心脏交感神经发生了重构.
作者:曾亚平;鹿育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病人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筛选MS病人30例及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成年人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用HOMA-IR评估IR程度.结果 MS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5.15±2.54) μg/mL 与(10.28±5.50) μg/mL,P<0.01];MS组的HOMA-IR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3.21±1.14) 与(1.79±0.98),P<0.05];在MS组,脂联素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C)、三酰甘油(TG)及HOMA-IR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r 值分别为-0.489,-0.548,-0.429,-0.453及0.426(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病人血浆脂联素较正常人群降低,且其水平降低可能与IR有关.
作者:叶建红;李芳萍;吴木潮;黎锋;严励;程桦;傅祖植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