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金国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酒精中毒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在世界各国都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1],我国也有急剧增加趋势.为探讨本症犯罪特点及责任能力的评定,对南京脑科医院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案例中诊断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案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萍;孙涓;林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前我国股民已达4 000余万户,涉及股市者已1亿余人[1].我们对股民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殷希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临床精神病学的检查和诊断与其它临床各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和困难性,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则更有其特殊性和困难性.
作者:白忠义;张春红;李凤芝;任爽;任晓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住院精神病人因病情发作或其它原因而擅自离院出走,导致失踪或人身伤害,各地屡见不鲜.其亲属要求院方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对此类问题,医院应负什么责任,我国的法律条文并未明确规定.笔者发表个人拙见,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谈成文;王振芝;廖士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精神科医师给病人提供佳或合理的治疗方案应该包括药物与心理治疗.强调心身(psycho-somatic)或心与脑(mind and brain)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提出精神病学将成为下一世纪富挑战的一个学科[1].本文讨论这两种治疗合用的策略,以提高精神科医师对这方面的认识.
作者:季建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躯体化障碍是否等同于隐匿性抑郁症. 方法:按DSM-Ⅳ诊断标准收集躯体化障碍56例(A组),抑郁症51例(B组).对所有病例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进行测评,并作痛觉阈测定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 结果:A组LES总值显著高于B组,SSRS总分显著低于B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及DST阳性率亦显著低于B组;MMPI模式特点与神经症近似. 结论: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特征相异而与神经症的特征相近.
作者:王东林;吴彩云;吴爱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对单相抑郁及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之间作临床比较.1对象与方法
作者:董欣勇;许维森;林泽涯;吕耀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编辑:在精神药物中,氯氮平的副反应形形色色,层出不穷.本刊近又收到这方面的报告22篇,包括副反应及处理,系由17个单位,35位作者所撰写,现综合报道如下.
作者:钱烈;任红革;冯竹娥;梁小赤;刘洪涛;曾庆春;周云华;李翠英;乔秀玲;韩惠珠;李刚;丁志杰;罗艳芳;刘传军;苏凤云;张怀韬;李伟东;陆德青;肖刚;王安庆;谢映红;王以池;张立平;王晓全;兰胜作;杨文芳;仇玉平;冀永娟;周锦泉;金锋;金山;毛杰;杨叶芃;俞智勇;刘坚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以氟乙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灭鼠药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时有发生,我院1995年6月~1998年6月共收治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平;何云渊;蔡铁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现对我院收治的88例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金红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心因性精神障碍的伤情评定比较复杂,现对16例心因性精神障碍的资料作回顾性评定,报告如下.
作者:陈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P3异常的意义,以及抗精神病药物可能的影响. 方法:对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及2年缓解期后采用视觉图像辨认作业引出Cz点P300进行研究. 结果:病例组发病期与缓解期均有P3潜伏期延长与波幅下降,较正常对照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P3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认知功能评价工具,应用于精神病学研究.
作者:郁缪宇;孙学礼;刘协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迟发性运动障碍(TD)预后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分,对23例住院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进行12年随访. 结果:进步11例,无变化5例,加重7例.原TD恢复的6例病人全部复发. 结论:TD缓解与性别、药物及TD部位无关,随年龄增加TD症状会复发,缓解率下降.TD的长期预后不良.
作者:邢芝青;朱洪;卫祖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病理性半醒状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为时短暂的精神错乱,现报告1例如下.
作者:孙涓;林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6 快速循环(RC)发生的生物学基础近年来一些研究提出下列发现,可能为RC的生物学基础,但均未肯定,分别介绍如下.
作者:沈其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患者中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 方法:以1998年12月1日为调查日,共调查4所精神病院,1所为全部住院患者,3所为分别随机抽取男女各1个病区的住院患者.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当日用药情况,共调查549例. 结果:住院患者的用药以氯丙嗪和氯氮平常用,分别为60.1%和59.7%,以后依次为氟哌啶醇,利培酮,舒必利和奋乃静. 结论:由于氯丙嗪和氯氮平较为有效,安全和价廉,故成为临床常用的精神药物.
作者:陈美娣;陆明康;李朝;张六平;范雪祥;袁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抗精神病药的问世,使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获得了重大的突破,但仍有30%~60%的患者对充分的药物治疗缺乏反应或者仅有部分反应[1].资料显示,即使在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也有约14%的患者难以获得预期的疗效[1].调查发现,经标准抗精神病药足时足量治疗而无明显效果、病情严重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甚至高达60%[2].目前,难治患者的治疗问题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作者:刘铁榜;臧德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报告1例因甲状腺低下致木僵状态.患者女,43岁.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3月,出现少食,乏力,不语,整日卧床,进行性加重.近2月来,4~5天才起床1次,平时不言不动.体检有全身凹陷性水肿,心音低钝,膝腱反射迟钝,基础代谢率-21%,T4 30nmol/L.提示甲状腺机能减退.经甲状腺素、补液、能量合剂等治疗,3周后精神症状明显好转,5周后缓解出院.
作者:张立平;王以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先后刊载贾谊诚教授和李植荣主任的文章(1998,8:116,368),对涉及女精神病人性关系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性自卫能力鉴定的局限性和适用情况作了令人信服的说明,然而没有对适用性自卫能力鉴定的情况进行充分讨论.现拟对有关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
作者:罗小年;黄永兰;臧德馨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