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务华;黄宗良;陈伯钧
目的 探讨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结果与临床多种因素、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77例脑梗死病人的CTA结果进行分析,包括颅内主要血管的病变分布情况、病变血管数量分布情况,以及颅内血管病变与头颅CT平扫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并发症、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脑中动脉和椎动脉出现动脉闭塞多,分别占闭塞血管总数的38%和2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三大并发症中两个以上者3支以上血管病变百分比高于其他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梗死的发生不仅与大脑中动脉本身有关,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病变也有密切关系;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阴虚阳亢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系统梗死(P<0.05).结论 颅内血管病变分布广泛,颈动脉和颈内动脉病变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关系密切,并发症与颅内血管病变数量密切相关,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与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中医证型明显不同.
作者:司维;刘红梅;宁侠;洪霞;鲁嵒;吴小明;毛丽君;李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 将78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硝普钠静脉输注,对照组用毛花苷C(西地兰)、呋塞米(速尿)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症状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为71.79%.结论 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见效较快.
作者:宋忠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尽管卒中后抑郁(PSD)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但现代大量研究认为它与中枢神经组织损伤部位关系密切[1-3].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人提出:大脑损害的部位是决定卒中者是否发生抑郁的重要因素.
作者:谌剑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随着人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的使用,提出了许多伦理学上和病人特异性胚胎干细胞获得的困难性上的问题,选择成体干细胞作为细胞移植替代治疗变得非常现实.
作者:项正兵;吴晓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络泰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1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降糖、降压、扩冠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络泰,对照组给予极化液及硝酸酯类药物静脉输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的改善、降脂、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也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络泰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管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解毒通络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其对血压、血糖、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UA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试验组以解毒通络合剂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ECG)、中医症状疗效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等.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疗效(有效率92%)、ECG疗效(有效率64%)、中医症状总疗效(有效率90%)、硝酸甘油停减率(88%)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有明显的降血糖、降压、减慢心率的作用;明显降低hsCRP、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结论 解毒通络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与降压、减慢心率从而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有关,其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降血糖、降低hsCRP.
作者:魏陵博;戎冬梅;彭敏;王鹂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CHD)常见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照组维持原有药物治疗不变,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日,疗程4周.病人接受观察前进行常规化验检查,检测心率、血压、心功能等指标.疗程结束时对上述指标再进行检查,并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的胸痛、胸闷、气憋、心悸、乏力等常见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每搏量和心排血量的较对照组提高较为明显(P<0.01).结论 加服通心络胶囊治疗CHD能增强西药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CHD病人的常见临床症状.
作者:欧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用超高倍显微镜检测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细菌及细胞学的变化.方法 选取36例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儿,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运用超高倍显微镜在不进行染色的情况下进行脑脊液检测.结果 被检测的36例疑似颅内感染的病例中,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13例,合并硬膜下积液4例,合并脑室扩大者2例.其中脑脊液超高倍显微仪检出细菌阳性12例,硬膜下积液中检出细菌阳性3例.被检出的细菌在超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寄生于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胞浆中,为成对或散在的圆形发光颗粒,活动性强.此外,在疾病的不同临床阶段,观测到脑脊液的细胞学分类差别很大.结论 超高倍显微镜可提高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细菌的检出率.
作者:李朝阳;陶拉娣;胡先明;郭晓燕;武素梅;王文杰;王丽燕;孙晓俐;贾利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24 h Holter缺血总时间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86%(P<0.05),且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及24 h Holter缺血总时间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季忠军;刘南萍;牟方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国产降纤酶后血液流变学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入选59例病人,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27例,检测两组病人用药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脑循环动力学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全血低切黏度为9.55 mpa s±1.74 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05 mpa·s±0.81 mpa·s、血浆黏度为1.79 mpa·s±0.07 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为2.09±0.22、红细胞变形指数为0.47±0.05、平均血流速度为3.33 cm/s±2.69 cm/s、低血流速度为2.19 cm/s±1.87 cm/s.对照组全血低切黏度为10.91 mpa·s±2.28 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67 mpa·s±1.02 mpa·s、血浆黏度为1.89 mpa·s±0.09 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2.23±0.21、红细胞变形指数0.42±0 06、平均血流速度为0.53 cm/s±1.66 cm/s、低血流速度0.45 cm/s±1.10 cm/s,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纤酶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脑循环动力学等指标的作用.
作者:崔建国;解龙昌;魏利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随机分为醒脑静组(治疗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不用其他扩血管、抗凝和溶栓等治疗,但可用抗生素、降颅压、降血压等对症治疗,两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肌力等级、有效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从开始治疗至肌力增加1级的时间(7.5 d)及疗效总有效率(9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5 d和77.5%,P均<0.05);治疗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较显著.
作者:李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10 mg/d~20 mg/d,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时的血压、心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5%(P<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明显获益.
作者:梅思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检测黄芪注射液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肾脏病变之间的关系,以及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 92例糖尿病病人,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45例)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7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接受黄芪注射液治疗,另设23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AI-1表达.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清PAI-1表达为(5.51±0.31)μg/mL,较对照组、糖尿病无肾病组明显升高,使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PAI-1表达降低为(3.41±0.21)μg/mL(P<0.05);尿白蛋白含量亦由治疗前的(152±31)mg/24 h降至(34±21)mg/24 h(P<0.05).结论 PAI-1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PAI-1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王宏;孙喜明;程宇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类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高发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
作者:金星;史大卓;刘剑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及其受体(CXCR-4)的关系.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1个月病程组(M1组)、3个月病程组(M3组)、5个月病程组(M5组).心肌切片后行SDF-1α,CXCR-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抗vWF抗体染色心肌微血管计数,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DF-1α,CXCR-4及VEGF mRNA在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随着病程的延长,心肌组织中SDF-1α,CXCR-4表达水平逐渐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后1个月就有增高,5个月时增高明显,而心肌组织中VEGF表达无明显改变;心肌微血管计数显示造模后5个月心肌内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糖尿病心肌病变时SDF-1α/CXCR-4在心肌中的表达水平随糖尿病病程延长逐步增高,而VEGF表达无明显改变,糖尿病心肌病变时微血管减少可能与VEGF表达不足有关.
作者:林安华;雷闽湘;谢晓云;徐寒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1 资料病人,男,30岁,因3年内反复晕厥4次,再发2 h入院.3年前行走中突然出现心悸、晕厥,经休息约10 min后缓解,就诊当地住院,做心电图后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右束支传导阻滞,住院治疗3周后出院.
作者:周敬法;曹明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晋北地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与血清元素含量的关系.方法 ①对住院治疗的296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病人进行性别、发病年龄、县域分布的回顾性分析;②采用多通道智能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晋北地区部分区县人群血清元素Cu,Zn,Fe,Ca,Mg,Se抽样调查;③将87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病人与90名健康人血清Cu,Zn,Fe,Ca,Mg,Se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晋北地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存在明显区域性,高发区人群血清Zn,Se,Mg含量低于其他区域;而患病人群的这3种血清元素较健康人群更低.结论 晋北地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与血清Zn,Se,Mg降低有关.
作者:邢福泰;曹化东;刘世方;侯泽;张丽;侯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蝶脉灵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5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32例应用蝶脉灵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3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两组均每日1次,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为78.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用药前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蝶脉灵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良好.
作者:李东晓;卢海燕;李惟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化瘀补气养心汤联用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常规服用异山梨酯(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瘀补气养心汤,每日2次.两组病人均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症状、心绞痛、心电图的疗效评价.结果 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1%;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80.4%(P<0.01).结论 化瘀补气养心汤具有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改善临床症状及心肌缺血的作用.
作者:江伟;王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冠心宁注射液合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尿激酶针剂2×104 U/kg溶于生理盐水100 mL内静脉输注30 min,只使用1次.随后给予冠心宁注射液20 mL溶于5%葡萄糖液250 mL内静脉输注治疗.对照组30例,用极化液.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安全性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67%,对照组为53.33%(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出血倾向和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尿激酶联合冠心宁注射液对缺血心肌有促进冠脉再灌注、改善心肌供血的疗效.
作者:李国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