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启扬;乔志强;张敏州;彭小苑;严靖;钱瑛;陈荣明
目的观察不同病因、不同程度昏迷病人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特点.方法选择62例昏迷病人,记录昏迷原因、生命体征及有关辅助检查资料,同时进行TCD监测,观察频谱形态、颅内血流变化.结果昏迷病人的TCD表现无特征性改变,当出现中度昏迷或深昏迷时,颅内幕上结构损害,颅内幕下结构损害、代谢及弥漫性脑病病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改变不明显,但死亡的18例病人中有13例出现了收缩期末血流速低于舒张期末血流速.结论颅内幕下结构损害、代谢及弥漫性脑病病人脑血流变化不明显,中度昏迷及深昏迷病人出现收缩期末血流速低于舒张期末血流速多,提示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预后不佳.
作者:李松奎;刘姣长;刘海霞;韩其颖;卢艳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心肌肌球蛋白抗体(AM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AMI病人42例,其中10例AMA 阳性及32例AMA阴性的病人,分别于发病7 d和6个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心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 6个月后观察左室短长轴比值(D/L)、左室质量(LVM);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缩短率(FS)以及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大值E峰、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大值A峰、E/A比值、E峰流速时间积分(E-VTI)、A峰流速时间积分(A-VTI)、E-VTI/A-VTI等指标,AMA阴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阳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AMA可能参与心肌损伤和心室重构,影响AMI病人的心功能和预后.
作者:庞红;吕清;廖玉华;汪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主要涉及药物和介入两个方面.及时有效的介入治疗能迅速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拯救濒危心肌,降低AMI病人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介入治疗、特别是急诊情况下直接介入治疗受限条件较多.如能实施强化的药物治疗,临床效益并不次于介入治疗.因此,AMI的当代处理仍然应该以佳的药物治疗作为基础.
作者:施仲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9例进行了介入治疗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试验组以西药常规治疗加用中药通冠胶囊,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加用安慰剂,应用SF-36生命质量简表及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对病人介入术前后进行评价,观察介入术前后改善情况及不同组别之间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月后,两组病人的生命质量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SF-36量表评分中身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医药在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中应用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乔志强;张敏州;张翔炜;李松;程康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都可喜片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和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和缺氧性脑病病人按照SAS软件计算机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都可喜片治疗,对照组用桂利嗪(脑益嗪片)治疗,疗程均为56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1%,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症状显著改善,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都可喜片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和缺氧性脑病疗效显著,使用安全,能够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细胞免疫和消除自由基延缓衰老的实验依据.方法用T淋巴细胞ANAE染色百分率、T淋巴细胞转化形态学观察法,观察脑心通治疗后,对自然衰老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观察脑心通治疗后,对自然衰老鼠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自然衰老模型鼠经脑心通治疗后,α-醋酸酯酶(ANAE)百分率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GSH-PX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结论脑心通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
作者:饶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47例UAP病人随机分为阿魏酸钠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为14 d,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作为新的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能保护内皮,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作者:肖佑生;李雪;邓小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速效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6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气雾剂组(治疗组)和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复方丹参气雾剂,每次喷吸3下~5下,每日3次,心绞痛发作时再喷吸3下~5下,观察其速效作用.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片,观察其疗效作用.结果治疗组在控制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心电图近期等方面疗效显著,对心绞痛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达97.1%,对心电图总有效率65.7%,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心绞痛、心电图速效作用显著,气雾剂对心绞痛有速效作用,临床上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速效作用显著,吸收迅速.
作者:谭健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先安在中、重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7例病人通过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先安治疗7 d~14 d,进行有效性、安全性评估.结果对比治疗前后病人自身的临床指标变化,1周总有效率85.2%,2周总有效率92.6%,心功能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结论心先安治疗中、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张瑞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惊厥与出生时间、发作形式、病因的关系,有效地预防新生儿惊厥的发生.方法对确诊的新生儿惊厥124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后止痉治疗,106例患儿得到有效控制(85.48%).结论①新生儿生后1周内惊厥发生率远远高于1周后,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②微小型发作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表现形式,易被临床忽略;③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与高危因素密切相关,以轻微型和局灶性常见.
作者:李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人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 Aspart)与人普通胰岛素(Novolin R)持续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Insulin Aspart组32例,Novolin R组36例,目标值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9.0 mmol/L,比较两组达到靶血糖值后所需治疗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达到靶血糖水平Insulin Aspart组所需治疗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小(P<0.01或P<0.05).结论 Insulin Aspart经持续皮下注射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作者:王彦;张计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扶正护脑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血清肌钙蛋白I(cTn I)和心肌内皮素(ET)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80只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扶正护脑胶囊组和安宫牛黄丸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 h、24 h、72 h四个时相点取材,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放免的方法检测血清cTnⅠ和ET.结果血清cTn I:术后6 h安宫牛黄组丸优于扶正护脑组(P<0.05);术后24 h,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扶正护脑组优于安宫牛黄丸组(P<0.05).心肌ET:术后6 h、24 h安宫牛黄丸组优于扶正护脑组(P<0.05),但术后72 h扶正护脑组优于安宫牛黄丸组(P<0.05).结论扶正护脑胶囊能够减轻脑出血引起的心肌损伤,后期疗效好.
作者:赵彦青;孙塑伦;高颖;王硕仁;朱陵群;张壮;牛福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法制成VD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脑心通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另设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共治疗28 d,治疗后以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记忆行为能力,以HE染色、Nissl染色检测其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脑心通胶囊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轻缺血对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损伤.结论脑心通胶囊为治疗VD大鼠的有效方,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减轻缺血对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损伤有关.
作者:刘石梅;何明大;苏南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冠胶囊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其机制主要表现在对凝血系统、血脂、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干预作用.
作者:赵新军;张敏州;乔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资料孙某某,男,59岁,干部,以四肢麻木、乏力6月余,于2003年10月22日入院.
作者:王成银;黄坚红;叶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引起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进展性卒中病人,排除出血性卒中后的梗死性卒中,对其血压、血糖、周围血白细胞、近期感染、血脂、梗死部位、动脉狭窄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16例进展性卒中病人,8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近期感染.188例患高血压,其中初测血压(150~200)/(95~130)mmHg 154例,65例脉压小于30 mmHg,与对照组比较,患高血压病人数高于对照组(P<0.001).患糖尿病143例.96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72例有不同程度颅内外血管狭窄.结论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多与高血压病、糖尿病、近期感染及颅内外大血管狭窄及塞有关.
作者:伍锦旋;邓景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从肾论治方法拟定的强心合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120例符合Framingham CHF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属肾虚病人,随机单盲分为强心合剂组、卡托普利组和地高辛组各40例,疗程3个月.结果强心合剂组、卡托普利组与地高辛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0.0%与80.0%,经强心合剂治疗后病人肾虚症状总积分显著下降,而卡托普利组与地高辛组肾虚症状未见改善,两组分别与强心合剂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心合剂能显著改善CHF病人的NYHA心功能分级和Lee心力衰竭评分,同时对CHF病人临床症状有改善.
作者:周华;胡婉英;陈兆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脑卒中的病因、神经损伤机制和保护的实验研究,其中就血液流变学对脑卒中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诊断和治疗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探讨.
作者:高慧娟;李新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醒脑启智胶囊对小鼠脑组织海马区脑红蛋白(NG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醒脑液高剂量组、醒脑液低剂量组、银杏叶液对照组、尼莫地平液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反复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术后7 d进行行为学实验和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实验小鼠海马组织NGB mRNA的表达.结果①行为学实验观察显示,模型组小鼠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下降,各治疗组小鼠的学习成绩与记忆成绩均有提高(P<0.05或P<0.01).②光镜下病理形态学显示,术后模型组小鼠脑组织海马区呈缺血性病理改变,各治疗组小鼠病变轻于模型组.③模型组小鼠脑组织海马区NGB 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各用药组均较模型组增加(P<0.01).结论醒脑启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调节海马组织NGB mRNA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杨牧祥;武常生;于文涛;徐华洲;胡金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益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疗效及心功能、血脂的影响.方法益心胶囊与西药作对照,观察两者治疗效果及对血脂、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益心胶囊组与西药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8%、7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明显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提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排血量(CO),两组治疗后比较益心胶囊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益心胶囊可明显改善心室重构,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
作者:吴进;许军;赵瑞东;王霞;张向花;杨新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