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进展性卒中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伍锦旋;邓景云

关键词:卒中, 相关因素, 回顾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进展性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进展性卒中病人,排除出血性卒中后的梗死性卒中,对其血压、血糖、周围血白细胞、近期感染、血脂、梗死部位、动脉狭窄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16例进展性卒中病人,8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近期感染.188例患高血压,其中初测血压(150~200)/(95~130)mmHg 154例,65例脉压小于30 mmHg,与对照组比较,患高血压病人数高于对照组(P<0.001).患糖尿病143例.96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72例有不同程度颅内外血管狭窄.结论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多与高血压病、糖尿病、近期感染及颅内外大血管狭窄及塞有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速效作用观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速效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6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气雾剂组(治疗组)和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复方丹参气雾剂,每次喷吸3下~5下,每日3次,心绞痛发作时再喷吸3下~5下,观察其速效作用.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片,观察其疗效作用.结果治疗组在控制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心电图近期等方面疗效显著,对心绞痛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达97.1%,对心电图总有效率65.7%,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心绞痛、心电图速效作用显著,气雾剂对心绞痛有速效作用,临床上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速效作用显著,吸收迅速.

    作者:谭健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血压持续升高和病情的不稳定可导致靶器官损害.心脏是高血压直接受累的主要脏器,左室肥厚(LVH)是其主要表现.通过对80例高血压病LVH病人临床相关因素的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干预LVH,希望能够了解高血压病LVH的患病情况和治疗现状,探讨防治LVH与避免LVH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更多地了解和重视高血压病左室肥厚.

    作者:齐丽伟;刘卓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通冠胶囊改善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生命质量的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9例进行了介入治疗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试验组以西药常规治疗加用中药通冠胶囊,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加用安慰剂,应用SF-36生命质量简表及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对病人介入术前后进行评价,观察介入术前后改善情况及不同组别之间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月后,两组病人的生命质量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SF-36量表评分中身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医药在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中应用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乔志强;张敏州;张翔炜;李松;程康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脂脉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脂脉舒与辛伐他汀合用对高脂血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15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脂脉舒加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辛伐他汀组)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其血脂和血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5%(P<0.01);两组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病人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UA)和C反应蛋白(CRP)(P<0.01或P<0.05),而治疗组还能明显升高HDL-C(P<0.05),并能抑制血糖(Glu)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升高(P<0.01).结论脂脉舒与辛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整体地、多方面地调节高脂血症病人的代谢紊乱.

    作者:罗治华;钟妙文;唐荣德;蒋三员;杨劲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00例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84例)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吸氧、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 mg加入5%葡萄糖150 mL~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1个~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2.62%.结论葛根素治疗CHF安全有效.

    作者:徐志芳;赵志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脑梗死病人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DACI)病人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探讨与脑梗死灶的关系.方法对50例DACI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0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病人(NDACI)做对比分析.结果 DACI组与NDACI组脑CT、MRI检查单发、多发、腔隙性梗死灶各项指标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脂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与DACI的发生及梗死面积大小有密切关系.

    作者:赵杨敬;林淑美;金小桦;闫庆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抗心肌肌球蛋白抗体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心肌肌球蛋白抗体(AM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AMI病人42例,其中10例AMA 阳性及32例AMA阴性的病人,分别于发病7 d和6个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心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 6个月后观察左室短长轴比值(D/L)、左室质量(LVM);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缩短率(FS)以及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大值E峰、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大值A峰、E/A比值、E峰流速时间积分(E-VTI)、A峰流速时间积分(A-VTI)、E-VTI/A-VTI等指标,AMA阴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阳性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AMA可能参与心肌损伤和心室重构,影响AMI病人的心功能和预后.

    作者:庞红;吕清;廖玉华;汪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味血府通瘀汤治疗顽固性头痛62例

    顽固性头痛类似于西医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属中医偏头痛的范畴,可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而诱发.本报道就25年来收治的顽固性头痛62例.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探讨

    目的分析新生儿惊厥与出生时间、发作形式、病因的关系,有效地预防新生儿惊厥的发生.方法对确诊的新生儿惊厥124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后止痉治疗,106例患儿得到有效控制(85.48%).结论①新生儿生后1周内惊厥发生率远远高于1周后,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②微小型发作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表现形式,易被临床忽略;③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与高危因素密切相关,以轻微型和局灶性常见.

    作者:李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保心合剂对CVB3病毒致小鼠慢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保心合剂对扩张型心肌病免疫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柯萨奇B3病毒(CVB3)致慢性自身免疫损伤心肌病模型,用保心合剂进行治疗,采用免疫转印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清中抗ADP/ATP载体抗体、抗β1受体抗体,采用ELISA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心肌结构显示散在纤维化,抗ADP/ATP载体抗体、抗β1受体抗体检出率分别为77.78%、100.00%.给药组TNF-α及IL-6含量较空白模型组下降明显(P<0.05),3种剂量给药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心合剂对扩张型心肌病具有免疫调节及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徐伟建;张道亮;李颖;陈树和;程伟;徐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当代处理仍然以积极药物治疗为基础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主要涉及药物和介入两个方面.及时有效的介入治疗能迅速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拯救濒危心肌,降低AMI病人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介入治疗、特别是急诊情况下直接介入治疗受限条件较多.如能实施强化的药物治疗,临床效益并不次于介入治疗.因此,AMI的当代处理仍然应该以佳的药物治疗作为基础.

    作者:施仲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治疗Anton综合征1例报道

    Anton综合征为临床少见疾病,主要并发于脑梗死,现将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收治Anton综合症1例报道如下.

    作者:曹忠义;张秀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观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4例,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 g.对照组26例,给予普罗帕酮(心律平),每次100 mg,两组均为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达94.12%,对照组达73.07%(P<0.05).Holter显示早搏控制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指标无异常改变.结论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张颖;孙彩霞;朱长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通心络胶囊对高胆固醇病人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高胆固醇病人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34例高胆固醇病人服用通心络胶囊前后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黏附率.结果高胆固醇病人的总胆固醇降低19.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31.1%,三酰甘油(TG)降低5.1%,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率降低27.7%;高胆固醇病人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率与总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性.结论通心络胶囊可直接作用于单核细胞而降低其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性.

    作者:赵焕东;王齐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应用中药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临床多见的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5年10月武当山特区医院针灸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中药针灸联合甲钴胺组(治疗组)30例和甲钴胺组(对照组)30例.分组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止痛效果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改善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止痛效果、MCV改善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明显优于单用甲钴胺.

    作者:刘宝国;张照庆;王金梅;胡现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洛沙坦对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Bax和Bcl-2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T1-R阻滞剂洛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及凋亡基因Bax、Bcl-2的影响.方法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及RT-PCR、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Bax、Bcl-2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从(12~24)周龄,SHR VSMC凋亡逐渐减低,24周龄时,凋亡指数(APOI)低于同周龄正常血压大鼠(WKY)(P<0.05);洛沙坦应用8周和12周,使APOI增加71%、35%(P<0.05).随大鼠周龄增加,SHR胸主动脉Bax基因表达逐渐下调,与APOI变化趋势一致.洛沙坦降压治疗可使SHR胸主动脉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下调.结论洛沙坦长期降压治疗促进Bax蛋白表达和/或抑制Bcl-2蛋白表达,其机制可促进VSMC凋亡.

    作者:高天;方宁远;江立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TOB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是常见的临床表现,CT/MRI可发现病变,同时有幕上及幕下多处梗死.结论 TOB为一种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唐妍妍;蒋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药结合治疗慢性Guillain-Barré综合征1例报道

    1 资料孙某某,男,59岁,干部,以四肢麻木、乏力6月余,于2003年10月22日入院.

    作者:王成银;黄坚红;叶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清热解毒中药与冠心病证治

    从中医角度阐明冠心病发病的病因及机制,重点论述清热解毒类中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药理研究、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并提出了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冠心病的展望.

    作者:何启扬;乔志强;张敏州;彭小苑;严靖;钱瑛;陈荣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参附注射液在短时间内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短时间内(30 min)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窦房结功能正常病例6例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例10例,采用食道电生理的方法观察参附注射液静脉注射前后窦房性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心率(HR)的变化.结果窦房结功能正常病例和SSS病例,在参附注射液静脉注射前后SNRT、CSNRT、SACT、HR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窦房结功能正常和SSS病人的窦房结功能在短时间内无影响.

    作者:程小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