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丽伟;刘卓敏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法制成VD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脑心通组(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另设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共治疗28 d,治疗后以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记忆行为能力,以HE染色、Nissl染色检测其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脑心通胶囊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轻缺血对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损伤.结论脑心通胶囊为治疗VD大鼠的有效方,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减轻缺血对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损伤有关.
作者:刘石梅;何明大;苏南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和心电信息的相关性.方法对28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临床辨证分型判定和平板运动试验、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检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气虚血瘀型、痰浊内阻型总运动时间、大代谢当量相对较低,心阳亏虚型QT离散度高于其他型病人,气虚血瘀型QTcd相对痰浊内阻型较高,SDNN及DI以气阴两虚型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虚血瘀型心电信息异常变化较多,对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杜廷海;朱明军;程江涛;王永霞;朱初麟;韩景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TOB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是常见的临床表现,CT/MRI可发现病变,同时有幕上及幕下多处梗死.结论 TOB为一种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作者:唐妍妍;蒋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47例UAP病人随机分为阿魏酸钠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为14 d,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段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作为新的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能保护内皮,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作者:肖佑生;李雪;邓小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人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 Aspart)与人普通胰岛素(Novolin R)持续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Insulin Aspart组32例,Novolin R组36例,目标值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9.0 mmol/L,比较两组达到靶血糖值后所需治疗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达到靶血糖水平Insulin Aspart组所需治疗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小(P<0.01或P<0.05).结论 Insulin Aspart经持续皮下注射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作者:王彦;张计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细胞免疫和消除自由基延缓衰老的实验依据.方法用T淋巴细胞ANAE染色百分率、T淋巴细胞转化形态学观察法,观察脑心通治疗后,对自然衰老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观察脑心通治疗后,对自然衰老鼠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自然衰老模型鼠经脑心通治疗后,α-醋酸酯酶(ANAE)百分率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升高,GSH-PX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结论脑心通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
作者:饶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针刺抑制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的神经元凋亡,促进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的机制.
作者:刘明发;庄明华;骆健明;白晔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4例,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 g.对照组26例,给予普罗帕酮(心律平),每次100 mg,两组均为每日3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达94.12%,对照组达73.07%(P<0.05).Holter显示早搏控制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指标无异常改变.结论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张颖;孙彩霞;朱长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或可疑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待诊病人的临床特征,为胸痛的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用回顾性病历分析方法.结果①不典型心绞痛症状病人16例(55.17%),典型心绞痛症状病人13例(44.8%);②伴高血压病者4例(13.79%);③心律失常6例(20.69%);④糖耐量异常3例(10.34%);⑤血脂异常16例(55.17%),其中三酰甘油增高14例(48.27%);⑥未发现心血管危险因素9例(31.03%).结论①以不典型心绞痛为主要症状,不伴或极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病人,临床诊断冠心病应慎重,好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②以典型心绞痛为主要症状,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考虑与冠状微血管异常及冠脉重构有关.
作者:姚吉芳;鹿育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顽固性头痛类似于西医血管神经性头痛,包括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属中医偏头痛的范畴,可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等因素而诱发.本报道就25年来收治的顽固性头痛62例.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惊厥与出生时间、发作形式、病因的关系,有效地预防新生儿惊厥的发生.方法对确诊的新生儿惊厥124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时进行后止痉治疗,106例患儿得到有效控制(85.48%).结论①新生儿生后1周内惊厥发生率远远高于1周后,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②微小型发作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表现形式,易被临床忽略;③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与高危因素密切相关,以轻微型和局灶性常见.
作者:李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从中医角度阐明冠心病发病的病因及机制,重点论述清热解毒类中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药理研究、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并提出了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冠心病的展望.
作者:何启扬;乔志强;张敏州;彭小苑;严靖;钱瑛;陈荣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含量的变化,并观察五虎化栓丸和/或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梗死病人血浆LPA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入院前未经治疗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和40名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血浆LPA含量.将12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40例)、五虎化栓丸组(40例)和阿司匹林加五虎化栓丸组(联合用药组,4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浆LPA水平.结果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浆LPA的含量分别为(3.46±0.24)μmol/L和(1.95±0.41) μmol/L.治疗7 d和14 d后治疗组病人血浆LPA含量都明显降低(P<0.05或P<0.01 ).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LPA含量明显增高.五虎化栓丸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降低脑梗死病人LPA含量.
作者:唐新辉;曹燕;袁峰;王冬英;马秀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参脉注射液对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急性期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68例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除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外,参脉组每天静脉注射30 mL参脉,刺五加组每天静脉注射刺五加400 mg,疗程4周,于用药前后监测心肌酶、心电图与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参脉组总有效率91.2%,显著高于刺五加组(80.0%),在降低心肌酶、改善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的作用均优于刺五加组(P<0.01).结论参脉注射液对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好,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永新;肖贵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应用中药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临床多见的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5年10月武当山特区医院针灸科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6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中药针灸联合甲钴胺组(治疗组)30例和甲钴胺组(对照组)30例.分组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观察止痛效果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改善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止痛效果、MCV改善情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针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明显优于单用甲钴胺.
作者:刘宝国;张照庆;王金梅;胡现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冠胶囊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其机制主要表现在对凝血系统、血脂、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干预作用.
作者:赵新军;张敏州;乔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Anton综合征为临床少见疾病,主要并发于脑梗死,现将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收治Anton综合症1例报道如下.
作者:曹忠义;张秀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从高血压病血瘀辨证的中医理论依据、高血压病血瘀证本质研究、临床及实验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对十余年来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潘立敏;徐贵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速效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 68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气雾剂组(治疗组)和复方丹参片组(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复方丹参气雾剂,每次喷吸3下~5下,每日3次,心绞痛发作时再喷吸3下~5下,观察其速效作用.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片,观察其疗效作用.结果治疗组在控制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心电图近期等方面疗效显著,对心绞痛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达97.1%,对心电图总有效率65.7%,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心绞痛、心电图速效作用显著,气雾剂对心绞痛有速效作用,临床上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速效作用显著,吸收迅速.
作者:谭健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都可喜片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和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和缺氧性脑病病人按照SAS软件计算机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都可喜片治疗,对照组用桂利嗪(脑益嗪片)治疗,疗程均为56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1%,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症状显著改善,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都可喜片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和缺氧性脑病疗效显著,使用安全,能够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