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香;王国秋;马克玲;安鼎伟;李淑云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女性激素变化趋势相反却出现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相同病理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选择符合健康老年人标准、年龄50岁~69岁的男性435例,女性331例,测定其血压,检测血清T、E2、TG、TC、HDL等指标并计算T/E2、HDL/TC,进行性激素与血脂、血压相关关系分析.结果T、E2、T/E2、与TG、TC、HDL、HDL/TC、SBP、DBP、MBP分别呈现不同程度的正负相关关系,男女两性相关关系正好完全相反.结论男女主导性激素不同,性激素内环境紊乱(T/E2)是导致血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水生;叶钦勇;邱山东;方素钦;叶盈;林炳辉;林求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时效及相关卫生经济问题.方法将233例确诊的面神经炎病人分为A组(常规西药加中药牵正散加味,7 d后加针灸、TDP)、B组(常规西药,7 d后加针灸、TDP)、C组(常规西药加初诊即刻起针刺、TDP),3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经治疗后A组、B组、C组显效率分别为96.2%、91.0%、81.8%,A组起效快,与B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花费大,A组、B组与C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相对花费少.结论中西药联用加针灸理疗,可提高面神经炎的疗效、时效,但花费大.单用西药及针刺理疗花费少,但疗效稍差.急性期即时局部针刺治疗不利于面神经炎及早恢复.
作者:杨万章;张志兰;张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通过对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对A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发病机制及A型行为的矫正方法、疗效进行综述,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作者:杨树英;王芸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高黏血症,又称高黏滞血症或血液高黏滞综合征,与冠心病、脑血栓、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可能是疾病发生的主导环节,贯穿于整个过程;也可继发于某些疾病,导致其恶化.因此,深入研究血液在人体内的流动、变形特性及其黏滞性、凝固性的变化规律,对多种疾病的预测、鉴别诊断、治疗指标和预后判断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医学界对于该病的认识日益加深,治疗方法不断增加,治疗手段逐步完善,但重视程度尚显不足,某些认识尚较模糊.笔者在此陈以管见,以期引起临床重视、统一认识,对防治该病有所帮助.
作者:陈守强;张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放射性心肌损伤后血清肌钙蛋白T(cTnT)的变化及依那普利对cTnT的影响,了解依那普利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放射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比较单纯照射组、依那普利组、正常对照组cTn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分别测定照射后第3天、第7天、第1 4天、第2 1天的血清cTnT及CK-MB水平.结果单纯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从第3天开始增高,以第7天增高明显,第14天渐降,第21天降至正常.CK-MB在第3天、第7天增高,第14天、第21天均正常.依那普利组与对照组比较cTnT仅第3天增高;CK-MB第3天、第7天增高,余无差别.依那普利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cTnT漏出明显减少,第3天已明显降低,第7天、第1 4天显著降低,第21天无差别.CK-MB第3天无差别、第7天明显降低.结论cTnT较CK-MB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更长的诊断时间窗,并能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依那普利对放射性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小平;郑新萍;薛伟珍;冯惠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通过对近3年有关中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辨证治疗、古方专方的运用及特殊剂型的使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张莉莉;华新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研究采用心肌静息门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GSPECT)观察了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早期效应及长期疗效,并探讨了起始剂量的选择,希望促进β受体阻滞剂的早期合理用药,使心力衰竭病人从中得到更大的获益[1].
作者:陈洁;张水旺;刘卓敏;张丽贞;李思进;胡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不及时作CT、MRI检查,常易误诊漏诊.1995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共诊治脑梗死420例,其中小脑梗死18例(4.3%),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道兰;申玉兰;孟庆河;朱富新;李红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病例均为住院病人,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其中脑缺血58例,脑出血22例.所有病人均在发病20 d后进行测评,因意识障碍、失语、痴呆等影响语言理解和情感表达的除外.抑郁诊断依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2].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试分类[3],<7分为无抑郁;7分~17分为轻度抑郁;18分~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
作者:谭莲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到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终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迄今为止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高血压病病人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是减少靶器官损害及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临床对高血压病病人使用非洛地平(商品名:波依定)合用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加大剂量单用非洛地平治疗作对比,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国;王晓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研究中23例病人均为2000年-2003年我科门诊复诊病人,其中男18例,女5例,平均年龄64岁,首次发病后皆经CT证实.治疗前复查CT提示出血后软化灶,有不同程度脑萎缩14例,内囊内侧型17例,内囊外侧型6例,脑电图检查提示以中低幅α波为背景节律,α波调节调幅差,α波受光抑制不完全.有13例过度呼吸后额中央区及双颞区阵发性波发放,出现时间长,5例见有散发性尖波单个发放,振幅在110mV,有2例出现低电压,有3例脑电图基本正常.
作者:刘丽艳;庄建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粉防己碱(TET)对抗移植心脏慢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Wistar-Wistar和SD-Wister大鼠间的颈部心脏移植分别作为同系和异系对照.TET治疗组(SD-Wistar)大鼠每日另给予50mg/kg TET灌胃,异系对照和TET治疗组大鼠每日给予环孢素A灌胃(1.5 mg/kg),同系对照不用任何药物治疗.12周后取移植心脏做组织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TGF-β2表达,以图像分析仪计算阳性率.结果异系对照动脉管壁占血管直径的比值为0.64±0.20,明显高于同系对照组(0.23±0.07,P<0.01)和TET治疗组(0.33±0.11,P<0.05);TGF-β2在同系对照低度表达,异系对照的表达明显增强,TET治疗组的TGF-β2表达则明显减少.结论TGF-β2在慢性排斥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抑制TGF-β2表达,可能是TET抗慢性排斥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忠民;徐振萍;关兆杰;沈文律;万新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动脉硬化,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综述了近年来黄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观察.
作者:王滨;姜博仁;周苏宁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软脉降脂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影响.方法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与软脉降脂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正常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软脉降脂胶囊组灌服其生药,高脂血症组、正常对照组均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4周后,下腔静脉取血测血脂;取主动脉做形态学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软脉降脂胶囊组明显低于高脂血症组(P<0.05);图像分析测量结果显示高脂血症组AS病变显著,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斑块总面积明显增加(P<0.01);软脉降脂胶囊组AS病变较高脂血症纽明显减轻,斑块总面积明显减小(P<0.01).结论软脉降脂胶囊可降低ApoE小鼠血清TC、TG、LDL-C含量,有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作者:马慧萍;郑广娟;张静;赵洪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脑血管损害可以引起认知缺陷,从轻度语言受损到完全性痴呆,阐述了有关血管性痴呆的一些新的临床方面研究和中风后认知损害的胆碱能机制.
作者:郭咏梅;李光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辅助三维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入选标准、手术时机选择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以来,开展CT辅助三维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262例,分别于脑出血后8 h、8 h~24 h、24 h~72 h行血肿微创清除术.结果致残率下降6.5%,KPS评分70分以上者由0例升为154例,3个月时增至182例.结论重症脑出血病人适时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李建生;张生福;何一飞;樊丽华;王庆龄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在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低温和蟾酥及两者合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物理降温组(C组)、蟾酥组(D组)和物理降温+蟾酥组(E组),并分设基础、结扎前30 min、结扎或穿线即刻、结扎或穿线后30 min和旷置或再灌注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8个时点,动态监测体温,监测再灌注120 min时血液及缺血区中央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FFA)和乳酸(LD)的含量.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20 min的家兔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与缺血再灌注比较,明显改善血清及心肌MDA、FFA、LD和SOD含量,显著升高心肌ATP活性(P<0.05),同时还观察到联合应用降温和蟾酥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降温组或蟾酥组(P<0.05).结论低温及蟾酥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两者合用保护作用更显著.
作者:邵玲;任江华;曹茂银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发病1 d~3 d的进展性脑梗死病人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保护脑细胞、抗脑水肿、调整血压、抗血小板、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及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输注,对照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静脉输注,两组均连用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21天时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和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实用.
作者:张军科;张日利;张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资料[病例],女,48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活动受限1月,加重伴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1周于2004年7月入院.病人1月前打牌过程中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上肢抬举费力,下肢尚可行走,口角流涎,言语清晰,持续3 min自行缓解,行颅脑CT检查未见异常,静脉输注复方丹参、黄芪、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后上述症状未再发作.1周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发作频繁,每3min~5 min 1次,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且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上肢重于下肢,面部表现为皱额、伸舌、舔唇动作,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3年,绝经4年.
作者:刘迎梅;丁学兵;巩延丽;陈晨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资料外伤性脑梗死发病率较低,但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发展及外伤病人的增加,临床对其认识也逐渐提高.现就我科收治的2例外伤性脑梗死报道如下.
作者:王晶;宫淑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