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临床分析

高李;张会平;杨金锁

关键词:中脑周围,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囊状动脉瘤, 非动脉瘤性, 动静脉畸形, 影像特征, 患者, 常见原因, 阴性, 全脑, 脑池, 临床, 检查
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常见原因是囊状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研究[1]发现,部分首次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阴性的SAH患者的出血主要位于中脑周围的脑池中,具有特殊的临床及影像特征,称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SAH (PNSH).现将本院确诊的5例PNSH患者分析如下.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改变

    目的 探讨体外超声波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改变.方法 1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每天2次;疏血通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 d.联合治疗组同时加用体外(头部)超声波治疗,每天2次,连续14 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以及用复合磷定法检测血浆LPA含量.根据患者治疗后NDS的改变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NDS和血浆LPA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0.01),而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NDS和血浆LPA水平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0.01).联合治疗组的显效率(55%)和总有效率(91.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6%,70%)(P <0.05 ~0.01).结论 超声波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联合治疗能抑制LPA的释放,降低血浆LPA水平有关.

    作者:郝树森;高连生;康红霞;张丽英;李军;常宁;杨晓玲;綦航;刘皇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孕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孕产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孕产期CVST患者(孕产期CVST组)的临床资料,并与34例非孕产期CVST患者(非孕产期CVST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非孕产期CVST组比较,孕产期CVST组年龄明显较小、病程明显缩短(均P<0.05).孕产期CVST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痫性发作,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孕产期CVST组痫性发作及神经系统异常体征的比例(41.7%,75.0%)均显著高于非孕产期CVST组(5.9%,41.2%)(均P<0.05).孕产期CVST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6例;头颅CT异常5例;头颅MRI异常10例.孕产期CVST组头颅MRI检出率(83.3%)明显高于非孕产期CVST组(50.0%)(P<0.05).孕产期CVST组对比剂增强MR静脉成像(CE-MRV)检查发现闭塞的静脉窦12例,阳性率为100%.结论 孕产期CVST患者病程短,发病急,易出现癫痫和脑实质损害;D-二聚体阴性不能排除CVST诊断,头颅MRI结合CE-MRV有助于早期确诊.

    作者:李敬伟;王中原;卢正娟;罗云;周建军;庞伟;徐运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神经胶质瘤患者miRNA-193b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神经胶质瘤患者miRNA-193b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对72例神经胶质瘤患者(神经胶质瘤组)和30例脑外伤手术患者(对照组)的脑组织标本进行miRNA-193b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对神经胶质瘤患者miRNA-193b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miRNA-193b基因表达水平(0.5528±0.1957)明显高于神经胶质瘤组(0.2450 ±0.1845) (P <0.01).低级别亚组神经胶质瘤患者miRNA-193b基因表达水平(0.2909±0.1802)明显高于高级别亚组(0.1991 ±0.1795) (P <0.05).低甲基化亚组神经胶质瘤患者miRNA-193b基因表达水平(0.2817 ±0.1883)明显高于高甲基化亚组(0.1615 ±0.1476) (P<0.01).结论 神经胶质瘤患者miRNA-193b基因表达水平低,且病理级别越高、甲基化水平越高,miRNA-193b基因表达水平越低.该基因表达水平可作为神经胶质瘤早期诊断或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作者:蔡晓平;高丽;朱文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影响.方法 120例超早期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强化降压组和普通降压组,每组60例,分别在开始治疗后的1h内用静脉降压药物使收缩压控制在130 ~ 140 mmHg(1 mmHg =0.133 kPa)、160 ~ 180 mmHg,并维持24h.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头颅CT检测,计算血肿量、血肿扩大例数和水肿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后14d时强化降压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普通降压组(P<0.05).强化降压组治疗后90 d时mRS评分为中重度残疾的比例(25.0%,15/60)明显低于普通降压组(43.3%,26/60)(P<0.05).强化降压组治疗后24 h时血肿量明显小于、血肿扩大例数明显少于普通降压组(均P<0.05).强化降压组治疗后5d、14 d时水肿量明显小于普通降压组(均P<0.05).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超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能减少血肿扩大、减轻脑水肿、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巩法桃;于立萍;田强元;董树刚;朱莉;刘龙龙;沈象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部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的研究

    据文献[1]报道,颈部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能清晰的显示颈部血管的走行,其判断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6% ~98%和66%~83%,可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提供病因学诊断依据.本研究对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头颈3D CE-MRA检查,分析其头颈部血管狭窄的情况.

    作者:高凤娟;高庆龄;张秋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肠黏膜屏障的改变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肠黏膜屏障的改变.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2例SAH患者进行血清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检测,结果与30名正常对照者比较.结果 SAH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D-LAC、DA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SAH组患者血清D-LAC、DAO水平在发病后2h、8h、24 h、72 h和1周这5个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H组患者血清D-LAC、DAO水平在发病后2周时明显降低(P <0.05 ~0.01).结论 SAH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

    作者:王德超;苏立凯;王惠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类系统的研究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类系统——急性卒中Orgl 10172治疗试验(TOAST)、停止卒中研究TOAST系统(SSS-TOAST)和ASCO三者的差异.方法 对300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TOAST、SSS-TOAST和ASCO系统进行病因学诊断,比较各个分类系统中同一亚型的比例,以及不同评价者之间的可信度.结果 与TOAST比较,SSS-TOAST中心源性栓塞(CE)、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小血管闭塞(SVO)及其他原因(ODA)卒中的比例明显增高,而原因不明(UDA)卒中的比例明显降低(均P<0.01).与SSS-TOAST比较,ASCO1中CE、SVO及ODA的比例明显降低,而UDA或非ASCO1的比例明显增高(均P<0.01).TOAST的可信度为0.732,SSS-TOAST的可信度为0.915,ASCO的可信度为0.863.与TOAST比较,ASCO1+2中SVO的比例明显增高,而UDA或非ASCO1+2的比例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 与TOAST相比,SSS-TOAST在不降低可信度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少UDA的比例;而ASCO虽然不能够减少UDA的比例,但大限度的保存了患者的临床信息.

    作者:杨晓丽;蔡坚;殷立新;韩登峰;茹姗;张小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缝隙连接抑制剂辛醇对脑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抑制剂辛醇对脑缺血不同时间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96只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对照组和辛醇干预组,每组又分为缺血30 min亚组和缺血2h亚组.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辛醇干预组于术前30 min按5 mmol/kg的剂量腹腔注射辛醇.脑缺血对照组予以等量二甲基亚砜溶液替代.各组缺血相应时间(30 min或2h)后再灌注24h.采用氯代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元损伤.结果 脑缺血对照组缺血30 min亚组的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元损伤明显小于辛醇干预组缺血30 min亚组(均P<0.05);而脑缺血对照组缺血2h亚组的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元损伤明显大于辛醇干预组缺血2h亚组(均P<0.05).结论 缝隙连接抑制剂辛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双向作用,且可能与脑缺血时间有关.

    作者:刘微;丁文婷;关莉;周乐全;李小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氢气饱和生理盐水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氢气饱和生理盐水(氢盐水)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CIR组及氢盐水治疗组(HS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CIR大鼠模型.HS组在再灌注同时经腹腔注射氢盐水10 ml/kg.再灌注24 h后对所有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技术检测脑皮质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皮质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 NC组大鼠无行为学异常,几乎没有PI3K和caspase-3阳性细胞.与NC组比较,CIR组及HS组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Akt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与CIR组比较,HS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I3K和p-Akt表达明显增多,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 氢盐水可能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CIR大鼠产生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与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漪;李雪梅;谭永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耐量异常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糖耐量异常(I GT)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108例无糖尿病史的脑梗死患者经葡萄糖耐量试验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51例)和IGT组(57例).检测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及其他生化指标,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动脉硬化斑块性质.结果 与NGT组比较,IGT组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h血糖(2 h PG)、Lp-PLA2、IMT及不稳定性斑块比例均明显增高,HDL明显降低(P <0.05 ~0.01).IGT组中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浆Lp-PLA2水平[(89.13 ±17.26) g/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62.95 ±15.14)g/L]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T组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46,P=0.033).结论 IGT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升高,且与颈动脉硬化的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任丽;王玉凯;黄铭娜;龙赤;黄海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糖尿病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 对101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大脑中动脉近端(M1、M2段)闭塞患者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检查以评估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对伴和不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组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为1~2级者62例(61.4%),3~5级者39例(38.6%).伴糖尿病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在1~2级的比例与无糖尿病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糖尿病病史<10年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在1~2级的比例与糖尿病病史≥10年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2).糖化血清蛋白增高的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在1~2级的比例与糖化血清蛋白正常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44).结论 糖尿病与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患者的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等级无关.

    作者:郭芳;谢琰臣;张拥波;李继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迷走神经刺激术成功治疗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的难治性癫痫1例报告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无需对致痫灶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可使癫痫的发作减少,对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完全控制,为不能进行切除手术或切除术后复发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现报告1例采用VNS治疗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的难治性癫痫如下.

    作者:申玉勤;邓艳春;林伟;赵钢;王津存;夏峰;冯国栋;刘丽娟;任鲜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放射性损伤兔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表达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放射性损伤兔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5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用药组,每组18只兔子.用30 Gy钴60射线单次照射右侧半脑制成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兔模型.实验用药组在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依达拉奉1.5 mg/kg,造模后24 h与72 h分别重复注射1次.实验对照组兔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兔子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组织NF-κB表达,用比色法测定脑组织MDA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用药组兔造模后各时间点脑组织NF-κB表达均明显增高,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增多(均P<0.05).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实验用药组兔造模后72 h和7d时,脑组织NF-κB表达明显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抑制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后受损脑组织NF-κB的表达、降低其MDA含量,对急性放射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家斌;李广生;邓江华;王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

    目的 探讨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例患者临床表现包括抑郁,典型的舌及下颌肌张力障碍,进食诱发的吐舌样症状;检查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血肌酸激酶、乙肝病毒DNA定量及血氨升高;颅脑MRI示尾状核头萎缩,外周血涂片示棘红细胞增多.曾误诊为肝性脑病.经保肝治疗,舞蹈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但肝功能、血氨等均恢复正常.其后随访6个月,复查外周血涂片棘红细胞仍增多.临床确诊为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乙型肝炎.结论 舞蹈病-棘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复杂,需与肝性脑病鉴别.

    作者:栾海辉;刘艺鸣;张建园;陈良;厉郡华;张孝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颞叶内侧癫痫颞叶以外的脑结构异常

    颞叶内侧癫痫(MTLE)为常见的难治性癫痫[1],源于一侧或双侧颞叶结构,包括海马,常有海马硬化(HS)或萎缩(HA);可反复发作达数十年,目前对长期发作的影响尚不完全了解[2].一侧性MTLE经外科治疗后无发作率可达70%,约1/3的患者仍有发作[3-5].这可能存在多种原因,其中之一为颞-边缘系统有多个潜在发作源,甚至在其他脑区有发作源[4,5].有证据[6]表明,MTLE为网络疾病,病变并非仅见于海马,目前虽有EE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MR波谱分析的证据,但MRI目测定性分析尚不能完全发现海马外不明显的异常[7].神经心理测试也发现,患者不仅有记忆障碍,还有颞叶以外功能异常如语言、智力、执行功能和运动等方面的症状[1].现就已有检测手段对MTLE颞叶以外脑结构异常的分析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王薇薇;吴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

    据统计,有25%~ 67%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SFD)[J].近年来,我科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SFD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系2010年6月~ 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洼田饮水试验证实存在SFD,随机分为3组.(1)针刺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6 ~ 73岁,平均(62.0±5.2)岁;病程3~11 d,平均(4.7±6.1)d;SFD 3级8例,4级23例,5级9例.

    作者:詹燕;翟宏宇;颜起文;徐永兰;刘佩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生姜提取物对Alzheimer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研究生姜提取物(GRE)对Alzheimer病(A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对照组、GRE低剂量组、GRE中剂量组、GRE高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每组10只大鼠.AD大鼠模型采用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及氯化铝溶液灌胃法制作.造模成功后,AD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AD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20d.采用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脑组织HE染色、尼氏染色计数神经元和尼氏小体数.用免疫组化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内代谢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核因子-κB(NF-κB)及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及血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AD对照组、GRE低剂量组、GRE中剂量组水迷宫试验的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神经元及其尼氏小体数明显减少,SOD、CAT表达明显降低,NF-κB、IL-1β表达及血MDA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与AD对照组、GRE低剂量组、GRE中剂量组比较,GRE高剂量组和石杉碱甲组水迷宫试验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海马神经元及其尼氏小体数增多,SOD、CAT表达明显增高,NF-κB、IL-1β表达及血MDA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大剂量GRE可提高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GRE减轻脑组织损害、抗氧自由基和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曾高峰;宗少晖;何建明;张志勇;鲁力;肖德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肌萎缩侧索硬化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以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震颤、延髓麻痹和锥体束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患病率4/10万~6/10万,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6岁[1].迄今尚无有效治愈方法,平均生存期仅3~5年.现就近年来ALS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鲁燕;孙梅影;丁卫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意识障碍评估量表有效性的比较

    意识障碍是急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1997年,来自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神经康复方面的代表组成的Aspen神经行为协作组制定了关于植物状态的一致性声明[1].声明指出,以植物状态为统一命名,涵盖以往的去皮质状态和无动性缄默;声明还提出了低意识状态(MCS)的概念,用以描述那些具有肯定但不能持续遵从指令的患者的意识状态.

    作者:韩冰;王铭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的状况及特征.方法 采用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中RBD低诊断标准对68例早期PD患者进行诊断,进行统一PD评分量表Ⅲ(UPDRSⅢ)、H-Y分级评定和运动障碍分型,以及简易精神检查(MMSE)、额叶执行能力量表(FAB)和PD睡眠量表(PDSS)、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采用PD患者RBD相关问卷调查RBD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本组患者中诊断为RBD 24例(35.3%),无RBD 44例.PD合并RBD组患者的PDSS评分显著低于无RBD组(P<0.05).RBD表现为发声24例,肢体动作20例,防御或攻击行为5例;其中以出现讲话(24例)、喊叫(18例)和下肢蹬车样动作(14例)的多,而起床行走(1例)、伤害同睡者(2例)较少.两组的一般资料及H-Y分级、左旋多巴剂量、运动障碍分型、UPDRSⅢ、MMSE、FAB、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PD患者合并RBD的比率高,对睡眠质量影响较大;RBD的主要表现为睡眠中讲话、喊叫及下肢蹬车样运动.

    作者:张长国;冯耀耀;陈静;张强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主管:南京医科大学

主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