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

金爱莲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心律失常, 循证护理, 心功能
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住院时间和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加速康复进程,减轻经济负担.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31I联合左旋甲状腺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131I联合左旋甲状腺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术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在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DTC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术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9例;在术后131I治疗基础上,观察A组给予抑制剂量(2.5 μg/kg)左旋甲状腺素,观察B组给予替代剂量(2.0 μg/kg)左旋甲状腺素.另选取39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及不同部位骨密度.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及4个部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采用131I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或替代治疗,对患者骨代谢影响较小,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冯静;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鲁山县人民医院采用常规疗法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4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联合组,同时选取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的56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aO2、PaCO2以及血小板黏附率、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能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任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医学单次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医学单次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西华县中医院收治的1 22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CIF型聚焦超声治疗仪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 222例患者经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后,治愈677例,显效409例,有效13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 采用单次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临床治疗慢性宫颈炎更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马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静脉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静脉用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在舞阳县人民医院采用常规治疗的7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采用多巴酚丁胺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7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多巴酚丁胺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微,安全可靠.

    作者:左丽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人性化护理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行开胸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导管留置时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短,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利于预后.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宫颈癌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宫颈癌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术(NPSRH)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长垣县人民医院宫颈癌82例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术下完成NPSRH治疗;观察组腹腔镜下完成NPSRH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周期短于对照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明显低于对照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术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可行性较高,且临床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术中失血量,缩短出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王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组蛋白修饰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由躯体感觉神经受损或病变引起的疼痛,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痛、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也可出现痛觉减退、感觉迟钝等[1-2].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不尽如人意,目前所用药物大多仅能缓解部分症状,而且长期使用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3].既往疼痛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因组学,但不能完全解释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不同表型[4-5].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表观遗传调控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发展[6-7].组蛋白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简要综述组蛋白修饰的常见方式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毛元元;张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70岁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放化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93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年龄≥70岁的食管鳞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步放化疗113例,单纯放疗180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40.3%和27.2%,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95% CI为18.6~23.4个月).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3年生存率分别为32.3%和23.8%(P=0.02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P=0.010,0.000和0.021).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1和0.012).结论 对于老年食管鳞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是安全有效的,同步放化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张羲茜;卜珊珊;王修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周围神经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丹参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治疗组为90.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冻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周围神经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薛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临床纳入60例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可能导致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高血糖、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年龄等与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有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高血糖、高血压、肺功能障碍、年龄≥60岁是造成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糖、高血压、肺功能障碍、年龄(≥60岁)是院内成功心肺复苏患者早期发生心血管衰竭的高危因素.

    作者:余伟强;陈灿杰;苏桂荣;陈中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方法

    目的 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 200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发生感染的概率、部位以及病种等进行统计,对重症监护室内的医疗设备、空气、医护人员的手部等消毒情况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1 200例新生儿中出现感染的患儿有58例(4.83%),男女患儿院内发生感染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高,为34.48%(20例),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18.97%(11例),胃肠道感染15.52%(9例).消毒合格率低的为推车表面48.00%,其次是工作人员手部60.00%;合格率为100.00%的有床上用品、负压引流瓶以及湿化瓶.不同疾病新生儿院内感染概率高的为败血症20.00%,其次为活力不足6.67%,吸入性肺炎5.41%.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应进行有效的护理,尤其是呼吸道感染以及胃肠道护理,做好消毒工作,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感染控制.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肾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在腹腔镜肾切除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商城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肾切除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肾切除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能有效增强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王守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永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后路组与前路组,各32例.前路组患者予以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路组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 后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均少于前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予以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元庆;李冬冬;牛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尉氏中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治疗.统计对比两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肾功能[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醛固酮(ALD)、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压(DBP、SBP)、肾功能(SCr、UAER、BU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1、ALD、CRP等炎性因子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并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蔺利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跌倒专项护理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风险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跌倒专项护理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风险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4例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风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跌倒专项护理,比较两组的跌倒风险.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高风险率为2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2%(P<0.05).结论 跌倒专项护理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特点制定防跌倒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跌倒风险.

    作者:伍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并发心律失常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67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7例,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其中40例合并心律失常作为观察组,其余27例未合并心律失常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及临床特征情况.结果 在心律失常类型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及房性早搏居多;观察组患者伴发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缺氧、电解质紊乱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主要以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多见,与缺氧、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缺氧、年龄为等有关,给予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祛痰利湿、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祛痰利湿、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博爱县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祛痰利湿、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祛痰利湿、活血祛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阎重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早期护理预防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预防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后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血肿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患肢肿胀、血肿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可显著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叶酸、维生素B6和B12的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叶酸、维生素B6和B12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修武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32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以及同期194例正常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测定患者空腹状态下的Hcy含量以及血浆中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将高Hcy(>15 μmol/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B12,4周后复查患者血浆中Hcy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Hcy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其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血浆中Hcy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Hcy含量显著升高,给予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B12可显著减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中的Hcy含量.

    作者:吴利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个体化护理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淮阳县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1例GERD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于传统护理基础上予以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饮食、服药及戒烟戒酒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作者:马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