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糖尿病病人心肌梗死后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利用卡托普利作为对照,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病人服用氯沙坦后对心脏结构及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卡托普利治疗组类似,氯沙坦治疗组心肌梗死病人心脏腔径、容量无明显扩大,收缩功能无显著下降.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能够抑制心脏重构扩大,对糖尿病心肌梗死病人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罗盼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康心力胶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变化.方法:检测72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病人用药前后舒张早期大血流速度(PVE)、舒张晚期大血流速度(PVA)、PVE/PVA比值、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二尖瓣-室间隔间距(EPSS).结果:72例病人用药42 d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与用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心力胶囊能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病人的心功能.
作者:白民刚;谷刚;朴德成;姜华静;张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
作者:栾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总结58例年龄≤55岁(早发组)和62例年龄>55岁(对照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将两组病人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早发组男性病人比例、冠心病家族史以及典型胸痛明显高于对照组.早发组三酰甘油为2.72 mmol/L±1.02 mmol/L,对照组为1.95 mmol/L±0.93 m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早发组以单支病变多见,多累及前降支,而侧支循环较少.结论:早发冠心病组男性比例高,发病迅速,症状典型;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中青年男性更应积极控制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
作者:韩晓穗;郝秀丽;吕俊伟;史世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99年8月-2002年12月,笔者采用生脉注射液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冠心病6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维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证实有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病人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稳心颗粒,每次1袋(9 g),1日3次.对照组用盐酸普罗帕酮100 mg,1日3次,两组均观察4周.治疗前后每周做1次普通心电图及各做1次动态心电图(Holter).结果:①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率为90.9%.对照组显效率为88.6%.②ECG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36.4%,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显效率为34.1%,总有效率为6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olter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40.9%,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显效率为38.6%,总有效率为65.9%.结论:稳心颗粒可用于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尤其是对室性及室上性早搏有显著疗效,其效果略优于盐酸普罗帕酮.
作者:聂文书;罗兴林;邓辉胜;余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后再通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住院的AM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溶栓治疗的同时静脉输入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连用3周后比较两组再通标准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再通标准指标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为55.56%,明显低于对照组82.8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及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休克及总病死率也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不仅为补气要药,同时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韩国杰;王佟;王庆凯;郭华;杜艳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麝香为雄麝香囊中的分泌物,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名贵药材,味辛、性温,具有镇心安神、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的作用,可治疗中风、痰厥、神志昏迷、惊厥、抽搐等证.麝香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中医药界的青睐.在许多名贵中成药和急救处方中都含有麝香,对一些疑难症、危重症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麝香的药理作用广泛,疗效确切,特别是在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方面,麝香及含有麝香的复方制剂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沈强;刘亚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收集本院自1991年以来住院治疗及部分急诊观察均经CT或MRI证实,对其临床特征及CT或MRI表现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改变病人的预后.
作者:常冰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笔者于2002年1月-2002年10月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30例,收到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要丰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脑血管病以其极高致残率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自1987年美国建立康复疗法数据库以来,康复疗法以其明显改善病人生存质量而风靡全球.我院自1999年12月引进脑卒中康复疗法以来,共收住脑卒中偏瘫病人48人次,除1例入院后2 h死亡,1例于入院后第2天自动出院外,其余46例均予以康复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常正平;杨轶杰;李广琦;姚小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且近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2000年5月-2001年5月,笔者以中医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与心电图关系.方法:26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均在急性期做心电图(ECG)检查,部分病例测定血糖及血钾,对心电图改变发生机制及临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62例中58例ECG正常,204例不正常,异常率为77.86%.ECG正常者死亡5例(8.26%),ECG异常者死亡及恶化出院44例(21.57%).两组比较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源性ECG改变与出血有直接关系,且与脑部病变部位、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特别是ECG改变明显,复查无改善或恶化,同时伴血糖增高、血钾低者,预后更差,提示ECG改变可作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判定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凤山;王丽华;魏亚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对血肿吸收速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方法:将出血部位及量相类似的脑出血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活血化瘀组(治疗组)26例及常规组(对照组)20例,进行头颅CT动态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血肿平均吸收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水肿半暗带及中风囊平均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早期进行活血化瘀治疗可促进血肿吸收,减小水肿带,防止细胞损伤,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
作者:李东芳;连霞;李光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特点,为痴呆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根据DSM-Ⅳ标准,对28例AD和42例VD病人的认知功能、情感反应、行为异常及疾病发展和头颅CT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AD认知功能减退常为全面广泛性,VD以记忆力减退和计算力减退为主;②AD的非认知功能常受影响,VD的非认知功能较少受损;③AD发病隐,VD起病急骤;④AD病人无明显的局灶体征,VD病人多有局灶体征;⑤AD病人头颅CT、MRI示广泛皮质萎缩,VD多为局灶异常.结论:由于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不同,其临床表现有相同之处,亦有区别,根据量表和影像学可以对这两种常见的老年期痴呆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张生林;辛惠春;高兵兵;何艳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国老调律丸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5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2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为国老调律丸组(治疗组)152例和美心律组(对照组)100例,两组均以14 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6.38%,总有效率为95.06%,对照组分别为34.00%、79.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国老调律丸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作者:李秀芝;史建平;刘红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类方对犬急性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实验结束后检测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心肌缺血组CK、LDH含量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水平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观察示心肌细胞坏死增多.血府逐瘀汤组、活络效灵丹组、桃红四物汤组、丹参饮组CK、LDH含量及MDA水平均低于心肌缺血组,SOD水平上调,与心肌缺血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形态学观察示心肌坏死程度较低.失笑散组CK、LDH含量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水平下调,与心肌缺血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活络效灵丹、桃红四物汤、丹参饮可有效降低CK、LDH含量及MDA水平,提高SOD水平,减少心肌细胞坏死,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失笑散对急性缺血心肌无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周小青;王大安;肖雅;罗尧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甘露醇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和潜在的肾毒性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有报道[1,2]甘露醇治疗过程中可诱导发生急性肾衰竭.本文动态观察了95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使用甘露醇后血钾、血钠、血糖、尿素氮、肌酐、血β2微球蛋白的变化情况,观察甘露醇对脑卒中病人体内环境及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邓创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葛根素组(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能力评分变化.治疗组采用葛根素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 d为1疗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两组治疗观察2个疗程以上.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黏度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能减轻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血液循环及脑保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
作者:王智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后期阶段,因其临床病死率高、治疗棘手而成为临床医学重点研究的难题.故而近年来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研究得到广泛开展.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作者:李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