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T及CRP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

肖宏涛;田社民;魏莹;查新建

关键词:PCT, CRP, 烧伤, 脓毒症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烧伤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血检验患者PCT与CRP水平并行血培养,根据脓毒症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20例、严重脓毒症组23例、脓毒性休克组25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者26例和血培养阴性者42例.观察每组入院后第1、3、5、7天PCT与CRP水平.结果 第1、3、5、7天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PCT和CRP水平呈递增趋势,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5、7天血培养阳性者PCT与CRP水平高于血培养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清PCT和CRP水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fQR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562例,观察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态,具有fQRS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存活出院率,1 a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1年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269例,对照组29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16.73%与10.24%)、Ⅳ级(11.90%与6.83%)、新发生的恶性心律失常(15.96%与9.56%)、1 a心性事件发生率(45.02%与29.61%)高,存活出院率(85.13%与90.78%)以及1年存活率(75.00%与85.5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fQRS波的AMI患者心功能差,更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预后差.fQRS是预测AM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艳彩;刘卫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清ALT、TBIL水平检测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ALT、TBIL水平检测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郸城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68例ICP孕妇,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TBIL水平.统计对比68例ICP孕妇血清ALT、TBIL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68例ICP孕妇中,16例孕妇血清水平:ALT <40 U/L,TBIL<6 μnol/L;40例孕妇血清水平:ALT为41~100 U/L,TBIL为17.1 ~23 μmol/L;12例孕妇血清水平:ALT> 100 U/L,TBIL>23 μnol/L.根据血清ALT、TBIL水平分组,依次为ICP轻度组、ICP中度组、ICP重度组.ICP轻度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羊水粪染发生率均低于ICP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中度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羊水粪染发生率均低于ICP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LT、TBIL水平检测可有效预示ICP孕妇妊娠结局.

    作者:闫春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无创通气治疗+常规方法留取患者痰液标本,观察组予以无创通气+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并采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留取痰液标本.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痰液标本合格及阳性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标本合格率95.35%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标本阳性检出率90.70%高于对照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提高痰液标本合格率及阳性检出率,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郭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禹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6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200 μg,1次/d(急性发作:吸入200 μ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孟鲁司特钠片:6岁以下4 mg/d,6~12岁5 mg/d,每晚顿服.在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若有哮喘急性发作均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缓解症状治疗:20kg及以下儿童每次2.5 mg,3次/d;20 kg以上儿童每次给予5 mg,3次/d,持续天数视症状缓解情况而定.两组患儿疗程均为3个月,临床药师随访观察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5%,高于对照组的7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和T-lgE水平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急性发作人次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可有效控制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清T-lgE水平和哮喘急性发作率,同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刘伟峰;赵春玲;田继红;魏晓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清开灵中药制剂辅助头孢类药物治疗老年肺气肿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清开灵辅助头孢类药物治疗老年肺气肿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汝阳县人民医院128例老年肺气肿伴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试验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及其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CRP、IL-8水平下降,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开灵辅助头孢类药物对老年肺气肿临床效果佳,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大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兰索拉唑联合依托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联合依托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支持疗法,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依托比利治疗.比较两组烧心、反酸、嗳气、胸骨后疼痛症状改善时间、胃镜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烧心、反酸、嗳气和胸骨后疼痛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4.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依托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能促进症状快速消失,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玉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12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接受药物流产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益母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可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张彩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5,P<0.05).结论 对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 选取杞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将8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32例)、B组(20例)和C组(28例).A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行颅骨修补术.B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C组先行颅骨修补术,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比分析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87.50% (28/32)、85.00% (17/20)、85.71% (24/28),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未出现分流管堵塞,出现1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3.1%;B组出现5例分流管堵塞、4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45.0%;C组出现3例分流管堵塞、5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29.6%.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相当,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分流管堵塞、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发生率较低.

    作者:赵海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住院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对现行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河南省人民医院自制“住院患者分级诊疗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对644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被调查的患者中,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率为32.4%;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及医保类型与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相关(P<0.05).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不信任、需重新缴费、转诊手续复杂、医保报销金额差别不大影响患者向下级医院转诊;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差别较大、分级诊疗宣传力度不够、转诊流程不通畅影响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结论 住院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较低,且对分级诊疗制度评价较低,应从加大对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参与度、加强基层医院与上级医院的协作、完善分级诊疗配套制度等方面入手,提高患者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提供依据.

    作者:徐志伟;杨永光;张晓菊;秦思钰;王宇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胺碘酮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胺碘酮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胺碘酮治疗,研究组接受常规治疗+胺碘酮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房颤复发率、死亡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房颤转复成功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房颤复发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死亡率4.00%低于对照组22.00%,心力衰竭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28.00%,房颤转复成功率86.00%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可提高治疗效果,纠正心律失常,减少疾病复发,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群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项城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9例.常规组予以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院观察时间),手术前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及留院观察时间较短,术后VAS及ODI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予以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及留院观察时间较短,且可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森;刘应开;单海洋;公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孕产妇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孕产妇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根据不同心功能状态分组,A组为Ⅰ~Ⅱ级,包括3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B组为Ⅲ~Ⅳ级,包括2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统计对比两组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妊娠结局(孕产妇分娩结果、围产儿预后).结果 A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均低于B组,且新生儿体质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剖宫产率、终止妊娠率、产妇心衰发生率均低于B组,且阴道分娩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妊娠合并心脏病不同心功能状态与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且心功能状态越差,妊娠结局越差.

    作者:郭初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MRI与CT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MRI与CT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56例,均接受MRI与CT检查,观察记录其诊断结果,统计两种检查的疾病检出率与符合率.结果 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检出率是100.0%高于CT检查84.0%,符合率78.6%高于CT检查5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低于CT检查,MRI对基底节区出血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检查对脑室周围出血、脑室内出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能更加迅速的发现患者基底损伤,CT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更高.

    作者:赵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泌阳县中医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23例(25髋),采用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术后第1个月和每3个月定期随访,评估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ⅡA期4髋,ⅡB期10髋,Ⅱc期11髋,术后各个时期的髋关节评分、髋关节优良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症状,促进坏死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焦志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189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89例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方法,对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病理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9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146例,占77.25%;预后较差28例,占14.81%;死亡15例,占7.93%,其中Ⅳ级9例,V级6例.Hunt-Hess 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在早期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Hunt-Hess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Ⅲ级组与Ⅱ级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Ⅱ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Ⅳ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并且Hunt-Hess分级越低患者效果越好,所以临床上一旦发现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可积极采取显微手术夹闭治疗.

    作者:关庆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早中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给予早中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早中期TAO患者9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及瑞潘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ABI)及症状体征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BI、皮肤温度、间歇性跛行、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的ABI、间歇性跛行、疼痛评分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早中期TAO患者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症状,减轻疼痛,提高ABI,促进痊愈.

    作者:胡运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SPAG9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肌肉瘤中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SPAG9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肌肉瘤中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4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25例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患者、26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分别作为A、B、C组,3组患者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SPAG9蛋白检测,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A、B组SPAG9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C组,A组SPAG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G9蛋白参与了子宫肌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可作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的鉴别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光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80%高于对照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守川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患者术后肌酐清除率、NAG、SCr以及BUN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对冠心病患者术后肌酐清除率、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观察组予以OPCABG,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肾脏生化指标(SCr、NAG、BUN、肌酐清除率)变化情况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 SCr、NAG、BUN水平及肌酐清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可改善冠心病患者肾脏各生化指标水平,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作者:李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