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亮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Hp(+)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汤(柴胡、枳实、炒白芍、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大枣、海螵蛸、白及、炒白术、党参、甘草)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Hp转阴率.结果 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0%,Hp转阴率86.00%;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00%,Hp转阴率72.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消化性溃疡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国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兰索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镜下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90.3%比79.0%和85.5%比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比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修复患者食管黏膜,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若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无创通气治疗+常规方法留取患者痰液标本,观察组予以无创通气+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并采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留取痰液标本.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痰液标本合格及阳性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标本合格率95.35%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标本阳性检出率90.70%高于对照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提高痰液标本合格率及阳性检出率,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郭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传统拔牙技术与微创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需要进行阻生齿拔除的患者74例,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阻生齿拔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海燕;薛雯;徐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水平测定在胎膜早破孕妇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南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正常孕妇和出现胎膜早破症状的孕妇各53例,分别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非孕女性53例为对照组.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比色法对3组血清MDA、SOD、维生素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研究2组血清MDA水平高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血清MDA、SOD、维生素E水平阳性率高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现胎膜早破症状孕妇血清MDA、SOD、维生素E水平会出现异常变化,可以作为对该疾病进行鉴别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再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行PCI手术的患者分为全量组(186例)及半量组(125例),分别在24 ~72 h内接受0.1 μg/(kg·min)和0.05 μg/(kg·min)的替罗非班维持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近远期预后.结果 术后6、24、48 h,全量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半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90 d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量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PCI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同,半剂量替罗非班能有效减少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全剂量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作者:孙金坡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重度牙周炎合并牙列缺损应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牙周炎合并牙列缺损患者42例(74颗),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与根管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接受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观察并比较疗效、牙齿松动度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愈23例,好转17例,无好转2例,总好转率为95.2%.治疗前,Ⅰ度松动23颗,Ⅱ度松动37颗,Ⅲ度松动14颗;治疗后,无松动14颗,Ⅰ度松动为36颗,Ⅱ度松动为23颗,Ⅲ度松动为1颗,修复效果明显.治疗后患者的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咀嚼功能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牙周炎合并牙列缺损应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修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与咀嚼功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修复方法,推荐临床推广.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胎膜早破孕妇宫内感染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2例行剖宫产分娩孕妇为对照组,产前检测两组孕妇的血清β-HCG、hs-CRP及CRP水平,观察两组孕妇的宫内感染情况及感染程度与血清β-HCG、hs-CRP及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宫内感染率64.7%高于对照组4.2%,血清β-HCG、hs-CRP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感染程度加重,孕妇的血清β-HCG、hs-CRP、CRP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β-HCG、hs-CRP和CRP水平能预测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发生宫内感染,灵敏度高,与宫内感染程度呈正相关,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周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民权县人民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9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抑郁、焦虑占比,术中应激性以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前焦虑、抑郁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术中应激性良好患者占比和术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术中应激性,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增强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ALT、TBIL水平检测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郸城县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68例ICP孕妇,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TBIL水平.统计对比68例ICP孕妇血清ALT、TBIL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 68例ICP孕妇中,16例孕妇血清水平:ALT <40 U/L,TBIL<6 μnol/L;40例孕妇血清水平:ALT为41~100 U/L,TBIL为17.1 ~23 μmol/L;12例孕妇血清水平:ALT> 100 U/L,TBIL>23 μnol/L.根据血清ALT、TBIL水平分组,依次为ICP轻度组、ICP中度组、ICP重度组.ICP轻度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羊水粪染发生率均低于ICP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中度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及羊水粪染发生率均低于ICP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LT、TBIL水平检测可有效预示ICP孕妇妊娠结局.
作者:闫春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在有脑出血史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复发中的预防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于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有脑出血史I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3例无脑出血史IS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和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1 a后IS复发率、脑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IS复发率为6.98%(3/43)、脑出血发生率为4.65%(2/43)与对照组的2.33%(1/43)、2.33%(1/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4%)与对照组(6.9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初发IS患者相比,对有脑出血史IS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不会增加IS及脑出血发生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吴魏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相关知识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在许昌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关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关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相关知识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卢国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护理认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工作的6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观察神经内科护士康复护理知识、态度及活动得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士的康复护理知识得分为(61.33±10.57)分,护理态度得分为(70.54±8.97)分,护理活动得分为(59.65±11.01)分;年龄越大分值越高,本科以上学历分值高于专科及中专,已育护士得分高于未育护士,职称越高分值越高,已婚护士分值高于未婚及离异护士,继续教育时间越长得分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士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的护理态度积极,理论知识较差,康复护理针对性活动较少.年龄、学历、职称、生育情况、婚姻情况及继续教育时间是影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的主要因素.需针对性加强健康教育,强化其技能训练,建立脑卒中偏瘫康复护士的培养体系.
作者:董翠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fQR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562例,观察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态,具有fQRS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存活出院率,1 a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1年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269例,对照组29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16.73%与10.24%)、Ⅳ级(11.90%与6.83%)、新发生的恶性心律失常(15.96%与9.56%)、1 a心性事件发生率(45.02%与29.61%)高,存活出院率(85.13%与90.78%)以及1年存活率(75.00%与85.5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fQRS波的AMI患者心功能差,更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预后差.fQRS是预测AM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艳彩;刘卫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干预,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 h PG)控制情况,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bA1c、FBG、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45.95% (17/37)、早产率2.70%(1/37)、低体质量新生儿发生率5.41% (2/37)均低于对照组70.27%(26/37)、21.62%(8/37)、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能有效提高G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朱建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MRI与CT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56例,均接受MRI与CT检查,观察记录其诊断结果,统计两种检查的疾病检出率与符合率.结果 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检出率是100.0%高于CT检查84.0%,符合率78.6%高于CT检查5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低于CT检查,MRI对基底节区出血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检查对脑室周围出血、脑室内出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能更加迅速的发现患者基底损伤,CT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更高.
作者:赵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即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等S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效果,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常桂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 选取杞县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将8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32例)、B组(20例)和C组(28例).A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行颅骨修补术.B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C组先行颅骨修补术,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比分析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87.50% (28/32)、85.00% (17/20)、85.71% (24/28),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未出现分流管堵塞,出现1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3.1%;B组出现5例分流管堵塞、4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45.0%;C组出现3例分流管堵塞、5例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29.6%.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相当,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再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分流管堵塞、硬膜下血肿或积液发生率较低.
作者:赵海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分析SPAG9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肌肉瘤中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24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25例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患者、26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分别作为A、B、C组,3组患者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SPAG9蛋白检测,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A、B组SPAG9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C组,A组SPAG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G9蛋白参与了子宫肌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可作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的鉴别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光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其术中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LC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观察组予以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统计对比麻醉前及术中血流动力学[收缩压(DBP)、舒张压(SBP)、心率(HR)]指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止痛时间及疼痛(VAS)评分.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DBP、SBP及HR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苏醒、拔管、止痛时间均较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LC术中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降低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并能缩短患者苏醒、拔管及疼痛时间.
作者:李瑞芳;赵瑞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