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翠芹
目的 探讨碘胺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永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碘胺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24h室性早搏总数(VPCS)、QT离散度(QTd)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碘胺酮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胡军;胡晓丽;郝东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8例烧伤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血检验患者PCT与CRP水平并行血培养,根据脓毒症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20例、严重脓毒症组23例、脓毒性休克组25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者26例和血培养阴性者42例.观察每组入院后第1、3、5、7天PCT与CRP水平.结果 第1、3、5、7天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PCT和CRP水平呈递增趋势,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3、5、7天血培养阳性者PCT与CRP水平高于血培养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清PCT和CRP水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肖宏涛;田社民;魏莹;查新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该病指导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24 h蛋白尿、餐后2h血糖、血液尿素氮和肌酐)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蛋白尿、餐后2h血糖、血液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蛋白尿、餐后2h血糖、血液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奇;楚中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12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接受药物流产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益母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可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张彩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正阳县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6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入选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连续治疗72 h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停药后随访1周,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头痛、腹痛、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停药1周内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为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再出血3例(5.2%),对照组8例(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明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耐量异常孕妇血糖水平与甲状腺抗体关系.方法 选取孕妇258例,按照诊断学标准分为妊娠正常组、妊娠糖耐量异常组及妊娠糖尿病组,检测指标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T4)、游离三碘原氨酸(T3)、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 h PG).结果 3组年龄、孕周及甲状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FBG、2 hPG、HbA1c、TPOAb阳性值及TgAb阳性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POAb和Tg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OAb和TgAb抗体值分别与PBG呈正相关性(P<0.05),与2hPG及HbA1c无相关性(P>0.05).结论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相关,抗体阳性率增高,且其抗体水平与PBG相关.
作者:张少迪;王姣;王守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PCOS不孕不育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88%比77.55%),治疗后妊娠率65.31% (32/49)高于对照组的42.86% (2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化痰活血法用于PCOS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治疗后妊娠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井建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符合引产指征,无用药禁忌的2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观察有效性.结果 放药后24h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均较放药前提高,观察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放药后72 h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成功率为87.7% (114/130),对照组为86.2% (112/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46%(24/130),对照组为21.54%(28/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用于促宫颈成熟均安全有效,应根据患者经济条件和要求进行选择.
作者:宁飞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行相同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郭凡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干预,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 h PG)控制情况,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bA1c、FBG、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45.95% (17/37)、早产率2.70%(1/37)、低体质量新生儿发生率5.41% (2/37)均低于对照组70.27%(26/37)、21.62%(8/37)、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能有效提高G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朱建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89例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方法,对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病理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9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146例,占77.25%;预后较差28例,占14.81%;死亡15例,占7.93%,其中Ⅳ级9例,V级6例.Hunt-Hess 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在早期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Hunt-Hess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Ⅲ级组与Ⅱ级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Ⅱ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Ⅳ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并且Hunt-Hess分级越低患者效果越好,所以临床上一旦发现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可积极采取显微手术夹闭治疗.
作者:关庆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布洛芬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崔自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对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7例宫颈癌患者,均行MSCT及MRI检查.比较MSCT、MRI单独与联合检查对宫颈癌及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MSCT联合MRI诊断宫颈癌符合率96.55% (84/87)高于MSCT 71.26% (62/87)、MRI 87.36%(76/87)单独诊断,对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91.95% (80/87)高于MSCT的65.52%(57/87)和MRI的80.46%(70/87)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行MSCT联合MRI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10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加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氧化应激评分及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及术后1d应激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切皮前、手术1h、手术结束和术后1d的血糖水平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加全麻在老年腹部手术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合理控制血糖水平,比单纯全身麻醉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在有脑出血史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复发中的预防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于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有脑出血史I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3例无脑出血史IS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和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1 a后IS复发率、脑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IS复发率为6.98%(3/43)、脑出血发生率为4.65%(2/43)与对照组的2.33%(1/43)、2.33%(1/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4%)与对照组(6.9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初发IS患者相比,对有脑出血史IS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不会增加IS及脑出血发生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吴魏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在早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泌阳县中医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23例(25髋),采用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治疗,术后第1个月和每3个月定期随访,评估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ⅡA期4髋,ⅡB期10髋,Ⅱc期11髋,术后各个时期的髋关节评分、髋关节优良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股骨头颈开窗植骨支撑术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症状,促进坏死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焦志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支气管哮喘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无特异性疾病、无家族过敏史、无急性呼吸道感染史的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eNO、呼气峰流速(PEF).观察两组eNO、PEF,以及观察组患者接受舒利迭治疗后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eNO、PEF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利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eNO、PEF值高于健康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在食管癌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对患者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获嘉县红十字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40例食管癌患者接受传统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纳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接受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治疗,纳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引流量为(690.35±75.32) ml,低于对照组(910.52±82.3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联合胸内吻合术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国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经肌间沟顶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河南能源鹤煤公司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C6横突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肌间沟顶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统计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镇静效果(Ramsay)评分.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5.38%(62/65),高于对照组的69.23% (4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2h,观察组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肌间沟顶点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术中,可有效缓解术中患者疼痛感,效果显著.
作者:李安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许昌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手术室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 4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胆管损伤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回顾分析患者的诊治方法和随访疗效.结果 胆管损伤症状发病率为0.16%,Ⅱ级7例,Ⅰ级13例.20例研究对象均存活,并接受3 a的院外随访观察,16例未出现明显的胆管炎症状.其中,肝功能正常12例,肝功能轻微异常4例.结论 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胆管损伤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助于其术后胆管损伤症状发生率的降低,进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王静英;计军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