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志敏
目的 探讨芦荟珍珠胶囊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黄褐斑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芦荟珍珠胶囊,加服氨甲环酸片,对照组仅接受氨甲环酸片治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芦荟珍珠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女性黄褐斑效果优于单用氨甲环酸,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居兴刚;郑双进;姚莹;张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许昌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手术室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 4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胆管损伤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回顾分析患者的诊治方法和随访疗效.结果 胆管损伤症状发病率为0.16%,Ⅱ级7例,Ⅰ级13例.20例研究对象均存活,并接受3 a的院外随访观察,16例未出现明显的胆管炎症状.其中,肝功能正常12例,肝功能轻微异常4例.结论 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胆管损伤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助于其术后胆管损伤症状发生率的降低,进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王静英;计军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致急性脑疝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所致急性脑疝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颅脑损伤所致急性脑疝患者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段志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行相同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郭凡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舞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9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高血压病病史、舒张压以及吸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病史、椎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大动脉中动脉狭窄、收缩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CRP、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发热、饮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史、椎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大动脉中动脉狭窄、收缩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CRP、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发热、饮酒均是引发进展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因素.
作者:郭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近远期生存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术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术式治疗.比较两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肠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8/45),低于对照组37.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术式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海生;李伟;张学峰;宋巍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干预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清丰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快速康复外科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肠道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干预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缩短肠道排气恢复时间及术后出院时间,利于疾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学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传统拔牙技术与微创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需要进行阻生齿拔除的患者74例,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阻生齿拔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海燕;薛雯;徐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12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接受药物流产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益母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可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张彩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符合引产指征,无用药禁忌的2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观察有效性.结果 放药后24h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均较放药前提高,观察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放药后72 h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成功率为87.7% (114/130),对照组为86.2% (112/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46%(24/130),对照组为21.54%(28/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用于促宫颈成熟均安全有效,应根据患者经济条件和要求进行选择.
作者:宁飞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宫颈糜烂患者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床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3%高于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子宫颈糜烂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亢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予以对照组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干预,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 h PG)控制情况,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bA1c、FBG、2 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45.95% (17/37)、早产率2.70%(1/37)、低体质量新生儿发生率5.41% (2/37)均低于对照组70.27%(26/37)、21.62%(8/37)、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能有效提高G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朱建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脂代谢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野县中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脂代谢水平、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注意力、延迟记忆、认知能力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过程中仅有2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不良症状消失.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可有效控制机体脂代谢水平,提高认知功能,且用药安全.
作者:修成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托拉塞米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采用托拉塞米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和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9.0% (P <0.05).结论 托拉塞米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胆管梗阻的79例患者,入院后均由同一医师完成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查,统计记录患者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测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79例患者经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查,胆管梗阻检出77例,准确率为97.47%;肝外胆管近段梗阻或中段梗阻与肝外胆管远段梗阻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差异.结论 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具有较高检出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孙瑞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补肾和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9月于方城县中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和血汤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高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和血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伟;许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联合依托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支持疗法,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依托比利治疗.比较两组烧心、反酸、嗳气、胸骨后疼痛症状改善时间、胃镜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烧心、反酸、嗳气和胸骨后疼痛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4.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依托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能促进症状快速消失,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玉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直公务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现状,评估该群体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VCD)发病危险度.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 211名35~ 59岁河南省直在职公务员体检报告,进行补充调查;对抽取人员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现状调查分析,并使用“国人IVCD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简易模型进行危险度评估.结果 在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压、糖尿病、吸烟5个危险因素方面,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男性健康状况差于女性;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两性ICVD绝对危险度平均值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组两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绝对危险度<10%的占94.1%,≥10%的占5.9%;女性绝对危险度<10%的占96.8%,≥10%的占3.2%;危险度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VD各主要危险因素在绝对危险度≥10%和<10%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南省直公务员ICVD发病危险度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ICVD评估方法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但在指标得分的权重上有待于进一步的权衡和完善.
作者:滕军燕;魏艳萍;苏丰鸣;郭智萍;陈利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对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60只体质量250 ~300 g的雄性SD大鼠,建立糖尿病SD大鼠创面模型,分离培养大鼠皮肤表皮干细胞(ESCs),使用5-溴脱氧尿嘧啶(5-BrdU)对其进行标记.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A、B、C组,A组大鼠皮肤创面接受羊膜负载BrdU标记的ESCs组织工程皮胶移植;B组大鼠皮肤创面接受羊膜移植;C组大鼠皮肤创面不接受处理.观察3组大鼠皮肤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 A组大鼠治疗7、14 d后的PCNA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平均值以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安全可行.
作者:狄海萍;李晓亮;薛继东;李强;曹大勇;韩大伟;夏成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相关临床指标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其中A、B和C3个亚组患者中高回声型、不规则型及溃疡型斑块所占比率高,且发生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较高,两项指标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辅助诊断并指导治疗.
作者:韩凯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