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可行性分析

狄海萍;李晓亮;薛继东;李强;曹大勇;韩大伟;夏成德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 羊膜, 糖尿病, 难愈创面
摘要:目的 对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60只体质量250 ~300 g的雄性SD大鼠,建立糖尿病SD大鼠创面模型,分离培养大鼠皮肤表皮干细胞(ESCs),使用5-溴脱氧尿嘧啶(5-BrdU)对其进行标记.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A、B、C组,A组大鼠皮肤创面接受羊膜负载BrdU标记的ESCs组织工程皮胶移植;B组大鼠皮肤创面接受羊膜移植;C组大鼠皮肤创面不接受处理.观察3组大鼠皮肤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 A组大鼠治疗7、14 d后的PCNA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平均值以及创面愈合率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表皮干细胞复合羊膜构建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难愈创面安全可行.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符合引产指征,无用药禁忌的26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欣普贝生和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观察有效性.结果 放药后24h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均较放药前提高,观察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放药后72 h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成功率为87.7% (114/130),对照组为86.2% (112/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46%(24/130),对照组为21.54%(28/1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用于促宫颈成熟均安全有效,应根据患者经济条件和要求进行选择.

    作者:宁飞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 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相关临床指标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及其中A、B和C3个亚组患者中高回声型、不规则型及溃疡型斑块所占比率高,且发生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较高,两项指标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辅助诊断并指导治疗.

    作者:韩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统计患者院内感染现象发生情况,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80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者20例,发生率为11.1%;呼吸道感染占比高于泌尿系统、消化道、皮肤软组织及口腔黏膜等部位感染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 65岁、住院时间≥30 d、就诊时间≥6 h、使用抗菌药物、心脏左室功能分级Ⅲ~Ⅳ级、合并并发症、接受侵入性操作等与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发生可能与年龄、住院时间、就诊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心脏左室功能分级、有无并发症发生、有无侵入性操作等有关.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许昌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手术室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 4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胆管损伤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回顾分析患者的诊治方法和随访疗效.结果 胆管损伤症状发病率为0.16%,Ⅱ级7例,Ⅰ级13例.20例研究对象均存活,并接受3 a的院外随访观察,16例未出现明显的胆管炎症状.其中,肝功能正常12例,肝功能轻微异常4例.结论 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胆管损伤预防和控制措施,有助于其术后胆管损伤症状发生率的降低,进而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王静英;计军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湿性AMD患者84例(84眼),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周、治疗后6个月裸眼视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后1周两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周两组Barthe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婷芝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辉县市中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6例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提供一般住院护理流程,观察组提供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58%,观察组为92.1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8.23 ±2.15)d,观察组为(14.26±1.79)d,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2%,观察组为7.8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产褥期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血管介入溶栓治疗期间提供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布洛芬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崔自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采取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11.79±4.67)分低于对照组(17.45 ±5.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87%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针灸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脂代谢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脂代谢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野县中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脂代谢水平、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注意力、延迟记忆、认知能力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过程中仅有2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不良症状消失.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可有效控制机体脂代谢水平,提高认知功能,且用药安全.

    作者:修成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高频超声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congential hypothyrodism,CH)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体积增大CH新生儿药物治疗前后甲状腺形态学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同龄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CH患儿甲状腺的长径、前后径、横径以及容积均大于正常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H患儿腺体内血流信号弥漫性增加,呈“火海征”,经药物治疗后6个月,甲状腺各径线及容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血流信号降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后CH组甲状腺各径线均值及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CDFI提示正常.结论 高频超声简便、可靠、无创,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郑旭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MRI与CT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MRI与CT检查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56例,均接受MRI与CT检查,观察记录其诊断结果,统计两种检查的疾病检出率与符合率.结果 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检出率是100.0%高于CT检查84.0%,符合率78.6%高于CT检查5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低于CT检查,MRI对基底节区出血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CT检查对脑室周围出血、脑室内出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能更加迅速的发现患者基底损伤,CT检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敏感性更高.

    作者:赵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12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接受药物流产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益母草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颗粒联合米非司酮片可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张彩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托拉塞米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采用托拉塞米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和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79.0% (P <0.05).结论 托拉塞米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漯河市中医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根据术后有无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86例)和无感染组(134例),对患者各暴露因子行疾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插管过深、插管不熟练、拔管延迟>3h、拔管指征不完全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高,可能与插管过深、操作不熟练、拔管时机选择不正确、指征不明确有关,因此,麻醉及术中各项操作均需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进行,以降低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作者:杨亚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舒缓护理在终末期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缓护理在终末期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9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46例终末期白血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缓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0%,高于对照组6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缓护理应用于终末期白血病患者护理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趁红;朱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2-6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25例无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1周内完成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2%高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梗死侧的斑块发生率高于非梗死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的梗死侧与非梗死侧的斑块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颈动脉硬化患者其脑梗死发病风险更高,对于可能患有该病的高危人群开展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崔莉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疏肝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Hp(+)消化性溃疡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汤(柴胡、枳实、炒白芍、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大枣、海螵蛸、白及、炒白术、党参、甘草)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Hp转阴率.结果 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0%,Hp转阴率86.00%;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22例,有效5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00%,Hp转阴率72.0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和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和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消化性溃疡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国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孕早期HbA1c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孕早期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妊娠糖尿病(G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孕早期GDM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行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HbA1c、FBG、2h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各指标对GDM诊断价值由高到低分别为HbA1c、FBG、2hPG.结论 孕早期HbA1c检测在GDM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早期筛查与诊治提供确切有效的参考.

    作者:张会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行PCI手术的患者分为全量组(186例)及半量组(125例),分别在24 ~72 h内接受0.1 μg/(kg·min)和0.05 μg/(kg·min)的替罗非班维持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近远期预后.结果 术后6、24、48 h,全量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半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90 d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量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PCI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同,半剂量替罗非班能有效减少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全剂量能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作者:孙金坡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该病指导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24 h蛋白尿、餐后2h血糖、血液尿素氮和肌酐)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蛋白尿、餐后2h血糖、血液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蛋白尿、餐后2h血糖、血液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奇;楚中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