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刚
目的 比较7种甲沟炎常见外用药物的抑菌效果,筛选出对主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好的药物,探究药物剂量与抑菌效果的关系.方法 将同等质量的各种外用药均匀涂于圆形滤纸上制成药片,在细菌平板中央上贴药片,培养后,量取抑菌圈的平均直径及抑菌范围进行比较,判断试验药物的抑菌作用.结果 同等质量的7种药物抑菌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莫匹罗星软膏[抑菌环直径(25.5±1.38)mm]、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膏[抑菌环直径(21.0±1.79)mm]、夫西地酸乳膏[抑菌环直径(20.2±1.72)mm]、金创膏[抑菌环直径(13.1±0.38)mm]、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抑菌环直径(3.2±1.51)mm]、鱼石脂(基本不形成抑菌环)和甲沟霜(基本不形成抑菌环).随着用药剂量增加,抑菌直径不增加.结论 同等质量下,抑菌效果好的外用药是莫匹罗星软膏,用药剂量与抑菌效果无相关.
作者:柏长青;王喜阳;王绿洋;闫佳星;李照亮;练计明;张宛玥;胡焕焕;姬国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信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处置器械344件进行研究,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循证护理管理,处置器械为164件,标记为对照组;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循证护理管理,处置器械为180件,标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器械的处置情况.结果 实施循证护理管理后,观察组器械的清洗质量评分、消毒质量、包装质量评分以及灭菌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循证护理管理后,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器械处置的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和灭菌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血清ALT、AST、GGT水平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郑州人民医院门诊部收治的126例肝脏疾病患者为疾病组,同时选取70例同期入院行健康体检的患者为对照组,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不同类型肝疾病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肝癌患者GGT水平高于其他肝脏疾病,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ST、ALT水平较其他肝脏疾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水平低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LT、AST、GGT水平能判断肝脏损伤情况以及损害程度.
作者:仝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所有患者均遵照医嘱行抗病毒、抗炎保肝及抗纤维化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基础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ESCA与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SCA与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高天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肾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收治的60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使用自制问卷进行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发热率(10.00%)低于对照组(36.67%),出血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郭申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大肠癌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未行肠镜检查,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大肠癌筛查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大肠癌各项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镜检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大肠癌高危患者人群健康信念模式进行指导可以提高肠镜检查依从率,对诊断早期大肠癌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再分娩孕妇分娩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1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阴道分娩史、宫颈管消失状况等危险因素对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再分娩孕妇分娩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宫颈管消失≤50%、宫口开大≤3 cm、无阴道分娩史、本次分娩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 a、前次剖宫产指征为复发型均为影响孕妇分娩成功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宫颈管消失≤50%、无阴道分娩史、宫口开大≤3 cm、本次分娩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 a、前次剖宫产指征为复发型均为影响孕妇分娩成功率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术后产妇选择有效分娩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琚晓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在商城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健康行为与自护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健康行为、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老年T2DM患者自护能力,改善其健康行为与对疾病的控制效果.
作者:蔡玉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给予观察组尼莫地平和吡拉西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恢复情况(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MMSE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行吡拉西坦、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歆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包括遵医嘱服药、良好生活行为、健身习惯和自我监测病情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遵医嘱服药、良好生活行为、健身习惯和自我监测病情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33%比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应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增强其遵医意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采用非全身麻醉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38)与B组(38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GCQ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SAS评分降低、GCQ评分提高,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AS评分降低幅度和GCQ评分升高幅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艾迪注射液联合GLF化疗方案对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4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GLF化疗方案治疗,给予观察组艾迪注射液+GLF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D3+)水平及VEGF水平.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8.57%)高于对照组(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CD3+、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个周期后CD4+、CD4+/CD8+、CD3+水平高于对照组,CD8+、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GLF化疗方案应用于晚期食管癌老年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VEGF水平.
作者:丁权;王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焦煤中央医院一分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予以对照组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FVC)]及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FEV1、FEV1/FVC、PaO2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动脉血气.
作者:林玉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强化儿科护理细节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接受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护理细节.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包括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71%比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儿科护理细节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效果.
作者:代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弯角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于禹州市中医院治疗的88例胸腰椎OV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给予观察组弯角穿刺PVP治疗.观察两组骨折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水泥于椎体内中心总分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弯角穿刺PVP治疗胸腰椎OVCFs效果确切,利于骨水泥于骨折椎体内均匀分布,提升术后骨折愈合质量.
作者:高利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小梁切除术,予以观察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先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研究腔镜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腔镜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淋巴清扫效果和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心律失常、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心律失常、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腔镜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性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继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老年患者行经皮穿刺锥体成形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老年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协同护理模式.评估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VAS、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1.43±0.38)分]低于对照组[(2.54±0.46)分],生活质量评分[物质生活状态(76.64±8.29)分、躯体功能(63.69±5.47)分、社会功能(69.56±9.09)分、心理功能(65.71±3.17)分]高于对照组[(66.24±8.64)分、(56.37±5.63)分、(62.15±8.27)分、(58.46±3.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皮穿刺锥体成形术围手术期给予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老年患者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其术后疼痛.
作者:齐然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模式对脑瘫儿童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行康复治疗的146例脑瘫患儿进行分析,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康复组(73例)和引导教育组(73例),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效果.结果 引导康复组康复总有效率为89.0%,常规康复组为75.3%,引导康复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式教育护理理念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康复效果,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王亚楠;吴跃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