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目的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对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替莫唑胺治疗,观察组接受贝伐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28 d为1个周期.统计对比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疾病控制率、近期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贝伐单抗与替莫唑胺联合治疗复发恶性脑胶质瘤患者,可较好控制疾病,提高患者生存率,疗效显著.
作者:穆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治疗(CPAP)规范治疗3个月后停止治疗2 d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为OSAS的42例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轻中度和重度,分别观察OSAS患者规律治疗3个月后停止治疗2 d与治疗前呼吸暂停次数、氧减水平、睡眠结构及日间功能.结果 轻中度和重度OSAS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每晚CPAP应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规律应用3个月CPAP后停止治疗2 d,轻中度OSAS患者呼吸紊乱参数(AI和AHI)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夜间低Sa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增高趋势;重度OSAS患者呼吸紊乱参数较治疗前好转,低SaO2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和重度OSAS患者停止CPAP治疗2 d(SⅠ+Ⅱ)/TST、SWS/TST、REM/TST、ESS和MSL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停用CPAP治疗可导致OSAS患者再次出现睡眠紊乱,需规范OSAS患者的治疗,提高应用CPAP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石红梅;于洪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在输血前临床使用微柱凝胶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周口市儿童医院申请输血治疗的29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2900例.常规组接受试管间接球蛋白法,观察组接受微柱凝胶间接球蛋白法,比较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常规组抗体阳性率(0.55%)与观察组(0.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漏检(15.8%)高于观察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前为避免不规则抗体造成不良反应,可选择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筛选,其准确度高,漏检率低.
作者:高灵云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4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71例)和康复护理组(71例),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康复护理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提高,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和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显著缩短惊厥、肢体障碍、意识障碍和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聂计钰;吴跃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VAP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 VAP患者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董永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效果.
作者:代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输血发热反应典型症状及快速鉴定方法 .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济源市中心血站收到的输血过程中发生发热反应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输血发热反应典型症状,所有患者输血发热反应均被快速鉴定并处置,现对患者复核验证结果 、救治效果、输血史、妊娠史、输血品种、输注量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3例输血发热反应快速鉴定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血型血清学结果符合率100%,9例患者、1例供者检出HLA/HNA抗体,对14例患者(包括1例高热反应)血液及发热反应后血袋剩余血液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发热反应经处理救治好转率100%;输血史26例(78.79%);妊娠史17例(51.52%);输注红细胞悬液31例(93.94%),血浆2例(6.06%);输注量100~200 ml 6例(18.18%),201~300 ml 7例(21.21%),>301 ml 20例(60.61%);体温37.0~38.0℃3例(9.09%),38.1~40.0℃29例(87.88%),>40.1℃1例(3.03%);血压无变化32例(96.97%),轻度升高1例(3.03%);寒战、发热33例(100%),合并胸闷、心慌1例(3.03%).结论 输血发热反应快速鉴定方法有助于及时识别反应类型,尽早采取救治措施,对规避输血风险,保障输血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贾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结石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沁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8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观察组接受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术后第1天对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并统计对比术后1周及1个月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1周及1个月结石清除率(83.33%、92.59%)均高于对照组(61.11%、68.52%),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对照组(27.7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长,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郭瑞宾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循环技术,其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1 -2],作为一种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支持治疗的方法 ,其操作、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实施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即使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往往也只有一些区域性的大型医疗中心才能够提供 ECMO 的支持治疗 [3].通过 ECMO 帮助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转运至医疗条件更完备的医疗中心,能够提高患者转运的安全性,同时有助于大化的医疗技术应用,降低危重患者转运的病死率 [4].国 内 外 关 于 ECMO 转 运 的 报 道 显 示 了ECMO 转运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5 -10],但仍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流程.2016 年底,河南省人民医院在河南地区率先开展对基层医院危重患者的 ECMO 支持治疗及携带 ECMO 的长途转运工作,现将 2 例携 ECMO 转运患者的救治情况及转运经验加以总结.
作者:朱文亮;代荣钦;王海波;张霞;朱世超;秦秉玉;邵换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三级质控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实施护理三级质控,由质控护士对分管项目实施自评、自查和完善,质控组长每周向科室护士长报告质控情况,科室护士长每月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三级质控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护理三级质控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蒙蒙;吴跃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树脂桩修复牙冠缺损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杞县中医院行牙冠缺损修复的94例患者,根据修复方式分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镍铬合金铸造桩核联合镍铬烤瓷冠修复,观察组接受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树脂桩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及1 a后牙桩松动、脱落、根折及牙龈边缘着色、牙龈出血红肿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a后,两组牙桩松动、脱落、根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龈边缘着色、牙龈出血红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3.62%)高于对照组(7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强度玻璃纤维复合树脂桩修复牙冠缺损的效果显著,且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白利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术后疼痛、肠粘连、肠梗阻、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采取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明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分析降钙素原(PCT)电化学发光法与胶体免疫层析法的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洛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ICU住院患者,依据血PCT水平分为A组(n=37,PCT>2.0 ng/ml)和B组(n=33,PCT≤2.0 ng/ml且>0.5 ng/ml).将PCT>0.5 ng/ml(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作为阳性样本.使用电化学发光法与胶体免疫层析法对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电化学发光法总阳性率[100.00%(70/70)]高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总阳性率[77.14%(5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率[100.00%(37/37)]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阳性率[97.30%(36/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率[100.00%(33/33)]高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阳性率[54.55%(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化学发光法与胶体免疫层析法都可作为PCT的检测方法,当患者体内的PCT水平较低时,电化学发光法优于胶体免疫层析法,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种或两种方法对PCT进行检测.
作者:吴亚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患儿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兰考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HMD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NCPAP治疗,给予观察组PS联合NC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和康复进程.结果 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观察组PaO2/FiO2、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压力持续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HMD,可改善患儿血气指标,缩短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信阳市中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接受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B组接受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阴道pH及清洁度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萎缩性阴道炎患者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可以提高患者阴道局部抵抗力,改善阴道pH及清洁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栗晓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缩血管类喷鼻剂治疗,观察组接受局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腔内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腔内pH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糖皮质激素类喷鼻剂治疗慢性鼻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鼻腔内环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热缺血时间对循环停止猪心供体(DCD)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头健康瑞典家猪随机分为对照组、热缺血30 min组、热缺血40 min组,每组6只.将对照组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血管截成血管环进行器官浴槽实验;另外两组采用腔静脉插管将循环血液排空建立失血DCD模型,将心脏遗留在胸腔内,分别在30 min和40 min后进行器官浴槽实验(方法同对照组).比较3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R).结果 对照组、热缺血30 min组和热缺血40 min组大内皮依赖性舒张百分数(EDRmax)分别为(95.72±0.95)%、(95.09±0.85)%和(94.41±1.06)%,3组EDR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热缺血30 min组和热缺血40 min组P物质半大效应浓度负对数(pEC50)分别为(6.53±0.07)%、(6.43±0.02)%和(6.38±0.04)%,3组pEC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验条件下,热缺血30 min及40 min对猪循环停止猪心供体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无显著影响.
作者:苏阳;秦广启;廖秋明;Stig Steen;乔晨晖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大肠癌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未行肠镜检查,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大肠癌筛查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大肠癌各项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镜检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大肠癌高危患者人群健康信念模式进行指导可以提高肠镜检查依从率,对诊断早期大肠癌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缩宫素+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2%)与对照组(13.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应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提高止血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丁焕丽;李永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夏邑县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8例.观察组予以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予以吸入麻醉.比较两组苏醒质量(拔管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和手术前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间和术后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MMSE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24 h 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均可引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但全凭静脉麻醉可缩短术后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理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