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丁焕丽;李永琴

关键词: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8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缩宫素+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2%)与对照组(13.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应用于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提高止血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信阳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效果.

    作者:代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ECMO支持下在危重患者长途院际转运的案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体外循环技术,其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1 -2],作为一种有效的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支持治疗的方法 ,其操作、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实施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即使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往往也只有一些区域性的大型医疗中心才能够提供 ECMO 的支持治疗 [3].通过 ECMO 帮助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转运至医疗条件更完备的医疗中心,能够提高患者转运的安全性,同时有助于大化的医疗技术应用,降低危重患者转运的病死率 [4].国 内 外 关 于 ECMO 转 运 的 报 道 显 示 了ECMO 转运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5 -10],但仍缺少统一的规范和流程.2016 年底,河南省人民医院在河南地区率先开展对基层医院危重患者的 ECMO 支持治疗及携带 ECMO 的长途转运工作,现将 2 例携 ECMO 转运患者的救治情况及转运经验加以总结.

    作者:朱文亮;代荣钦;王海波;张霞;朱世超;秦秉玉;邵换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大肠癌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大肠癌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未行肠镜检查,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大肠癌筛查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大肠癌各项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肠镜检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大肠癌高危患者人群健康信念模式进行指导可以提高肠镜检查依从率,对诊断早期大肠癌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再分娩孕妇分娩成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再分娩孕妇分娩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1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阴道分娩史、宫颈管消失状况等危险因素对剖宫产术后经阴道再分娩孕妇分娩成功率的影响.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宫颈管消失≤50%、宫口开大≤3 cm、无阴道分娩史、本次分娩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 a、前次剖宫产指征为复发型均为影响孕妇分娩成功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宫颈管消失≤50%、无阴道分娩史、宫口开大≤3 cm、本次分娩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 a、前次剖宫产指征为复发型均为影响孕妇分娩成功率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术后产妇选择有效分娩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琚晓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输血发热反应典型症状及快速鉴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输血发热反应典型症状及快速鉴定方法 .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济源市中心血站收到的输血过程中发生发热反应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输血发热反应典型症状,所有患者输血发热反应均被快速鉴定并处置,现对患者复核验证结果 、救治效果、输血史、妊娠史、输血品种、输注量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3例输血发热反应快速鉴定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血型血清学结果符合率100%,9例患者、1例供者检出HLA/HNA抗体,对14例患者(包括1例高热反应)血液及发热反应后血袋剩余血液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发热反应经处理救治好转率100%;输血史26例(78.79%);妊娠史17例(51.52%);输注红细胞悬液31例(93.94%),血浆2例(6.06%);输注量100~200 ml 6例(18.18%),201~300 ml 7例(21.21%),>301 ml 20例(60.61%);体温37.0~38.0℃3例(9.09%),38.1~40.0℃29例(87.88%),>40.1℃1例(3.03%);血压无变化32例(96.97%),轻度升高1例(3.03%);寒战、发热33例(100%),合并胸闷、心慌1例(3.03%).结论 输血发热反应快速鉴定方法有助于及时识别反应类型,尽早采取救治措施,对规避输血风险,保障输血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贾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小切口左前外侧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小切口左前外侧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博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研究组(2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研究组接受小切口左前外侧开胸手术.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16%)低于对照组(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左前外侧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崔建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清ALT、AST和GGT水平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ALT、AST、GGT水平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郑州人民医院门诊部收治的126例肝脏疾病患者为疾病组,同时选取70例同期入院行健康体检的患者为对照组,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比较不同类型肝疾病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肝癌患者GGT水平高于其他肝脏疾病,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ST、ALT水平较其他肝脏疾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水平低于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LT、AST、GGT水平能判断肝脏损伤情况以及损害程度.

    作者:仝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ICP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予以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给予观察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均治疗3周,对比两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血清ALT、AST及TBA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瘙痒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早产率、羊水污染Ⅱ度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ICP患者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改善其肝功能,缓解瘙痒症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王义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化疗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联合化疗,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复发后1、2年生存率及治疗满意率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平均生存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延长患者复发后生存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郭玉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鄢陵县人民医院接受日间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可缩短其手术时间,促进康复,降低疼痛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河南省省立医院就诊的患者60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河南省省立医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统计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低于观察组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者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左寒影;郭艳平;李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冠心病患者氧化还原态状态及瑞舒伐他汀对患者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氧化还原态状态及瑞舒伐他汀对患者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96例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正常者498例为对照组,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两组,各248例,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瑞舒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12周.测定对照组受试者及冠心病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与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水平,并根据Nernst方程计算NADPH/NADP+的氧化还原电位.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NADPH水平低于对照组,NDPN+水平高于对照组,NADPH/NADP+氧化还原电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氧化还原状态向氧化方向偏移.治疗1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NADPH高于治疗前,NADP+低于治疗前,NADPH/NADP+氧化还原电位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且患者氧化还原状态向还原方向偏移;依折麦布组患者治疗后3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NADPH/NADP+氧化还原电位高,且氧化还原状态向氧化方向偏移,瑞舒伐他汀能够纠正冠心病患者的电位失衡状态.

    作者:黄彦生;李晓娟;肖兆良;杨媛媛;李静宇;贺素媛;刘煜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7种甲沟炎常见外用药物抑菌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7种甲沟炎常见外用药物的抑菌效果,筛选出对主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好的药物,探究药物剂量与抑菌效果的关系.方法 将同等质量的各种外用药均匀涂于圆形滤纸上制成药片,在细菌平板中央上贴药片,培养后,量取抑菌圈的平均直径及抑菌范围进行比较,判断试验药物的抑菌作用.结果 同等质量的7种药物抑菌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莫匹罗星软膏[抑菌环直径(25.5±1.38)mm]、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膏[抑菌环直径(21.0±1.79)mm]、夫西地酸乳膏[抑菌环直径(20.2±1.72)mm]、金创膏[抑菌环直径(13.1±0.38)mm]、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抑菌环直径(3.2±1.51)mm]、鱼石脂(基本不形成抑菌环)和甲沟霜(基本不形成抑菌环).随着用药剂量增加,抑菌直径不增加.结论 同等质量下,抑菌效果好的外用药是莫匹罗星软膏,用药剂量与抑菌效果无相关.

    作者:柏长青;王喜阳;王绿洋;闫佳星;李照亮;练计明;张宛玥;胡焕焕;姬国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患者96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0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大呼吸中期流速(MMEF)、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NIHSS评分情况,并观察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治疗10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MMEF、FVC及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患者,能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

    作者:陈四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在住院治疗时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18例肝硬化患者,分析感染情况及感染原因.结果 118例肝硬化患者中,有2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4.58%,主要感染部位是腹腔、下呼吸道、肠道,年龄≥60岁、住院时间≥20 d、肝功能C级、有并发症、治疗过程中未使用抗生素、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根据感染原因给予相应对策,可加强护理,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肝功能,合理用药,减少侵入性操作,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宁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疝补片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疝补片修补后关节囊和外旋肌群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获嘉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的6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42例,Ⅳ期股骨头坏死13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8例.术中均接受疝补片修补后关节囊和外旋肌群.分析术后临床效果.结果 平均随访13个月(3~24个月),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无脱位发生.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9.32分,其中23优,31良,9可,0差,优良率为85.71%.结论 应用疝补片修复后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后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吕翔;徐顺利;李洋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综合性急救措施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性急救措施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接诊的热性惊厥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急救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儿发热持续、抽搐停止、意识恢复及住院时间均较观察组长,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急救措施能缩短热性惊厥患儿持续发热时间和抽搐时间,有效促进患儿意识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朱晏莹;张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术后深静脉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术后深静脉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项城市中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卵巢癌术后深静脉栓塞患者93例,依据入院顺序分组,予以对照组(n=46)用药指导及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于此基础上研究组(n=47)接受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SDS)、焦虑(SAS)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47),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卵巢癌术后深静脉栓塞患者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范丹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小儿骨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68例骨科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快速康复理念实施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31/34),高于对照组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骨科围手术期依据快速康复理念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儿及早康复出院,且对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冯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噻托溴铵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噻托溴铵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78例AE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噻托溴铵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CRP、IL-6和IL-8)、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7%比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P、IL-6和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和IL-8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噻托溴铵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柏龄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