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中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民权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压下降幅度较大,治疗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降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输血发热反应典型症状及快速鉴定方法 .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济源市中心血站收到的输血过程中发生发热反应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输血发热反应典型症状,所有患者输血发热反应均被快速鉴定并处置,现对患者复核验证结果 、救治效果、输血史、妊娠史、输血品种、输注量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3例输血发热反应快速鉴定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NHFTR),血型血清学结果符合率100%,9例患者、1例供者检出HLA/HNA抗体,对14例患者(包括1例高热反应)血液及发热反应后血袋剩余血液行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发热反应经处理救治好转率100%;输血史26例(78.79%);妊娠史17例(51.52%);输注红细胞悬液31例(93.94%),血浆2例(6.06%);输注量100~200 ml 6例(18.18%),201~300 ml 7例(21.21%),>301 ml 20例(60.61%);体温37.0~38.0℃3例(9.09%),38.1~40.0℃29例(87.88%),>40.1℃1例(3.03%);血压无变化32例(96.97%),轻度升高1例(3.03%);寒战、发热33例(100%),合并胸闷、心慌1例(3.03%).结论 输血发热反应快速鉴定方法有助于及时识别反应类型,尽早采取救治措施,对规避输血风险,保障输血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贾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收集国内发表的具有病理学证据的气管支气管脂肪瘤的相关病例53例,并结合2011—2016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确诊为气管支气管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气管支气管脂肪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患者中男50例,女13例,年龄19~78岁,平均(55±11)岁.病史10 d~30 a.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以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就诊.47例行胸部CT均可发现异常占位.支气管镜下切除23例,外科手术切除36例.结论 气管支气管脂肪瘤好发于中年男性,生长缓慢,症状与肿瘤的大小及部位有关.胸部CT及支气管镜检查对于早期诊断气管支气管脂肪瘤有重要意义,支气管镜下的介入治疗是气管支气管脂肪瘤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杨晓闪;张庆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综合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94例,依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术后2 h及24 h疼痛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 h及24 h VAS评分(5.18±1.05)分、(2.07±1.01)分低于对照组(8.51±2.30)分、(7.07±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便秘、肺部感染、腹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4%(5/47)低于对照组27.66%(1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给予骨盆骨折患者系统化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乔艳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电子支气管镜灌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通气前及通气后4 h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统计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aCO2水平、呼吸频率(RR)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灌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可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程晓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疼痛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12月在郑州儿童医院接受外科手术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患儿护理方案为疼痛护理,对照组患儿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通过自觉评分量表(SAS)评价家长焦虑状态;根据主诉疼痛分级法对患儿疼痛进行评定;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疼痛护理干预后,患儿父母的SAS评分为(38.4±2.2)分,低于对照组的(45.4±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49/50),高于对照组的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应用于小儿外科术后护理中,可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缓解患儿父母的焦虑状态;同时,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蕾;李丹丹;王菲;孙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60例.予以对照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小梁切除术,予以观察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房角分离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先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羊水栓塞(AFE)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发生AFE的5例产妇,对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5例AFE产妇中2例患者抢救成功痊愈出院,治疗后预后良好,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死亡.结论 对于发生AFE的产妇,在急救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AFE预后的改善有一定帮助.
作者:刘伟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鄢陵县人民医院接受日间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腹股沟疝日间手术患者,可缩短其手术时间,促进康复,降低疼痛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8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接受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护理投诉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68%(3/39)、护理投诉发生率为2.56%(1/39),均低于对照组的35.90%(14/39)、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书写规范性、操作熟练性及服务态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发生率,且护理质量较高.
作者:高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产钳协助分娩对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行剖宫产分娩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孕妇9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9例.对照组剖宫产分娩术中接受手取胎头助产,观察组剖宫产分娩术中接受产钳协助分娩胎头.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评分(Apgar)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孕妇剖宫产分娩术中使用产钳协助分娩能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翟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封闭抗体、抗核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65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封闭抗体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水平.对比两组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并分析两种抗体与流产孕周和流产次数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31%(60/65)、67.69%(44/65),均高于对照组[28.57%(10/35)、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和流产孕周≥12周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9、0.630,P>0.05).流产次数为2次的患者封闭抗体阴性率低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次数为2次的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与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封闭抗体、抗核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可作为复发性流产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吴辉;张大锐;石玉娥;王淑敏;李树云;赵珍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不同治疗方式对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FIGO分期为ⅠA2~ⅢA期的60例宫颈癌患者,依据疾病分期和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各20例.A组患者接受全量放疗+化疗;B组患者接受单纯手术治疗,C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术后病理提示存在高危因素,术后接受追加化疗治疗.选取同期2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作为D组.搜集患者病史,测定并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激素水平进行对比,同时结合女性绝经期自测表(Kupperman改良评分)评分结果 ,评估患者卵巢功能.结果B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功能不受影响;C组患者的卵巢功能在治疗后3个月恢复正常(18/20),围绝经期症状在治疗后6个月明显改善;A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仅2例(2/20)患者卵巢功能恢复正常,18例(18/20)患者卵巢功能衰退,仅部分患者围绝经期症状有所缓解.结论 目前针对宫颈癌的治疗,包括全量放化疗、单纯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后追加化疗等治疗方式均会对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影响,临床上需要妇科医师与放疗科医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
作者:褚丹霞;郭瑞霞;褚艳丽;邱海峰;李留霞;王春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森田心理疗法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漯河市精神病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6例.予以对照组盐酸帕罗西汀治疗,予以观察组森田心理疗法+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96%)高于对照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和GQOL-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森田心理疗法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丁红运;刘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7种甲沟炎常见外用药物的抑菌效果,筛选出对主要致病菌抑菌效果较好的药物,探究药物剂量与抑菌效果的关系.方法 将同等质量的各种外用药均匀涂于圆形滤纸上制成药片,在细菌平板中央上贴药片,培养后,量取抑菌圈的平均直径及抑菌范围进行比较,判断试验药物的抑菌作用.结果 同等质量的7种药物抑菌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莫匹罗星软膏[抑菌环直径(25.5±1.38)mm]、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膏[抑菌环直径(21.0±1.79)mm]、夫西地酸乳膏[抑菌环直径(20.2±1.72)mm]、金创膏[抑菌环直径(13.1±0.38)mm]、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抑菌环直径(3.2±1.51)mm]、鱼石脂(基本不形成抑菌环)和甲沟霜(基本不形成抑菌环).随着用药剂量增加,抑菌直径不增加.结论 同等质量下,抑菌效果好的外用药是莫匹罗星软膏,用药剂量与抑菌效果无相关.
作者:柏长青;王喜阳;王绿洋;闫佳星;李照亮;练计明;张宛玥;胡焕焕;姬国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BPPV患者7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前庭症状指数(VSI)以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SI得分为(22.67±1.83)分,低于对照组的(31.95±2.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26%(4/39),低于对照组的46.15%(1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BPPV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李会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顺铂与多西紫杉醇同期放化治疗ⅡB~ⅣA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顺铂同期放化疗,36例)和B组(多西紫杉醇同期放化疗,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ORR)、临床获益率(CBR)、无进展生存率(PFS)、总生存率(OS),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ORR、CBR、PFS和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同期放化疗与顺铂同期放化治疗治疗ⅡB~ⅣA期宫颈癌效果相当,但多西紫杉醇同期放化疗毒副反应显著减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玉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卵巢癌术后深静脉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项城市中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卵巢癌术后深静脉栓塞患者93例,依据入院顺序分组,予以对照组(n=46)用药指导及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于此基础上研究组(n=47)接受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SDS)、焦虑(SAS)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1/47),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卵巢癌术后深静脉栓塞患者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范丹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患者96例,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0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大呼吸中期流速(MMEF)、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NIHSS评分情况,并观察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 治疗10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MMEF、FVC及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年脑卒中后重症肺炎患者,能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
作者:陈四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三级质控对儿科病房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实施护理三级质控,由质控护士对分管项目实施自评、自查和完善,质控组长每周向科室护士长报告质控情况,科室护士长每月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三级质控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历书写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三级质控后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护理三级质控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蒙蒙;吴跃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