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维彩超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毛利萍

关键词:胎儿畸形, 四维彩超, 筛查
摘要:目的:分析四维彩超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接受胎检的13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二维彩超和四维彩超检查,比较两种超声成像技术诊断的准确性,追踪随访胎儿分娩后的健康状况。结果分娩后确诊胎儿畸形46例,其中面部畸形13例,脏器畸形11例,躯干畸形9例,脊柱畸形5例,四肢畸形4例,头颅畸形2例,胎盘及脐带畸形2例。普通二维超声和四维彩超检查分别实际检出37例和44例,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0.4%、95.7%。四维彩超检查诊断准确性高于普通二维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四维彩超应用于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在临床产前筛查中推广应用。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长葛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石保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直视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在成人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在成人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东莞市长安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上肢手术 ASAⅠ~Ⅱ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组(US 组)、超声组(U 组)和神经刺激仪组(S 组),每组30例,比较3组的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罗哌卡因用量、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US 组的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罗哌卡因用量均少于 U 组与 S 组(P <0.05);与U 组和 S 组比较,US 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麻醉优良率较高(P <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阻滞起效快,效果好,并发症少,可安全地应用于成人臂丛神经阻滞。

    作者:麻志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行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作者:林红;黄丽辉;徐敏丹;马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弹性髓内钉在治疗青少年移位锁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 AO 钛制弹性髓内钉(TEN)应用于青少年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泌阳县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采用 TEN 治疗18例青少年锁骨骨折患者。所用髓内钉均为 TEN,直径均为2.0 mm。结果手术时间22~70 min,平均38 min;术后12~24周取出内固定,平均取钉时间为14.6周;随访时间1~5 a,平均3.2 a。骨折均愈合,术后2例出现皮肤激惹反应,取出内固定后症状消失。优12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TEN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中具有微创、美观、利于骨折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马天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脾切断流术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脾切断流(HALS)与全腹腔镜脾切断流术(L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85例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 HALS 组31例和 LS 组54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的年龄、性别、肝硬化原因、肝功能分级、腹水、ALT、吲哚菁绿试验、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两组术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中转开腹率。结果HALS 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 LS 组、中转率低于 LS 组(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术后血栓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ALS 与 LS 同样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快速康复等特点,且 HALS 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帅;姜青峰;李珂;田玉伟;薛焕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硬膜外双管阻滞和单管阻滞麻醉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硬膜外双管阻滞和单管阻滞麻醉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山市南区医院收治的初次自然分娩者共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双管组(行双管硬膜外阻滞)和单管组(行单管硬膜外阻滞),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新生儿评分、Bromage 评分、分娩情况、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单管组比较,双管组 VAS 评分、缩宫素使用率和剖宫产率更低,产程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Bromage 评分、新生儿 Apgar 评分、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管阻滞麻醉比较,硬膜外双管阻滞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能降低剖宫产率,并缩短产程。

    作者:李焕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双侧开颅手术时间窗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双侧开颅手术时间窗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舞钢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观察组行一期双侧开颅手术,对照组行分期双侧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良好率(88.89%)高于对照组(5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残疾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一期双侧开颅手术预后良好,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避免二次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千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在近视儿童散瞳验光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应用于近视儿童散瞳验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近视儿童散瞳验光60例,根据患儿年龄分为3组:A 组(8岁以下)、B 组(8~12岁)、C 组(12岁以上)。给予3组患儿复方托吡卡胺和阿托品凝胶散瞳后进行电脑验光,比较屈光度情况。结果A 组使用阿托品眼凝胶的屈光度显著低于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的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和 C 组使用阿托品眼凝胶与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的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8岁及以上患儿可采用复方托吡卡胺代替阿托品进行散瞳验光以降低对患儿的影响,而对于8岁以下患儿仍需使用阿托品凝胶。

    作者:朱向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淇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单用组患者予以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联合组患者在单用组基础上加用瑞格列奈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治疗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FPG、2 hPG 以及 HbA1c 等指标较前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用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该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董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带尾孔髌骨针联合缆索内固定系统治疗闭合性髌骨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采用带尾孔髌骨针联合缆索内固定系统治疗闭合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带尾孔髌骨针联合缆索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带尾孔髌骨针联合缆索内固定系统治疗闭合性髌骨骨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骨折部位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士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给予所有患者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无痛行走距离、大行走距离、下肢疼痛积分以及踝肱指数(ABI)。结果治疗前,两组无痛行走距离、大行走距离、ABI 及下肢疼痛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无痛行走距离、大行走距离、ABI 及下肢疼痛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够显著改善症状,减轻患肢疼痛,延长行走距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浆 HOXA13蛋白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 HOXA13蛋白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肝癌组(n =62)、肝硬化组(n =30)和健康对照组(n =30),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浆中 HOXA13蛋白和甲胎蛋白(AFP)浓度。结果肝癌组中平均血浆HOXA13蛋白浓度[(715.42±352.31)pg/ml]分别较肝硬化组[(265.58±159.27)pg/ml]和健康对照组[(215.50±120.93)pg/ml]高(P <0.01)。HOXA13和 AFP 联合诊断肝癌的敏感度(88.7%)明显高于 HOXA13(71.0%)和 AFP (61.3%)单独诊断时的敏感度。结论血浆 HOXA13蛋白在诊断肝癌方面很可能具有重要价值,HOXA13和 AFP 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肝癌的敏感度。

    作者:陈明凯;张思宇;杨玉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清葡萄糖检测在孕前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孕前检验中行血清葡萄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于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在长垣县中医院保健科接受孕前检查的妇女,其中40例进行常规产前检查者作为对照组,40例进行血清葡萄糖检测者为观察组。两组妊娠晚期均检查确诊为 GDM,经血清葡萄糖检测确诊为 GDM的观察组进行规范化管理,观察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及围产儿合并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进行规范化管理后,孕妇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合并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孕前行血清糖尿病检测,及时诊断、及早干预,对减少妊娠期并发症,提高围产儿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健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小切口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84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小切口组和腹腔镜组,各42例,分别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小切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胆囊结石治疗方面,腹腔镜同小切口手术相比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德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诊分级分区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急诊分级分区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急诊科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60例急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抢救成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各分项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分区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室护理实践中,可显著改善急诊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是缓解护患矛盾、避免护理纠纷事件的重要举措之一,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绮坚;麦明霞;季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开封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喘息、咳嗽、胸闷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联合使用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和消除患儿喘息和咳嗽等临床症状。

    作者:马志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4年10月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收治的160例伴有糖尿病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 A组(糖化血红蛋白≥6.4%)和 B 组(糖化血红蛋白<6.4%),各8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拆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B 组术前准备时间较 A 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血糖水平、住院时间及拆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伴有糖尿病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延长术前准备时间,术后并发症会增多,应将糖化血红蛋白≥6.4%作为高危指标,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胎儿不同出生体质量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胎儿不同出生体质量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宁陵县公疗医院分娩的产妇70例。根据新生儿体质量分为 A 组18例,B 组24例,C 组28例。A 组新生儿体质量2500~2999 g,B 组新生儿体质量3000~3499 g,C 组新生儿体质量超过3500 g。观察3组产妇产程情况和分娩结局。结果C 组产妇产程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 A、B 两组(P <0.05);B 组产妇产程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 A 组(P <0.05)。C组妊娠结局较 A、B 两组差(P <0.05)。结论新生儿体质量越重,产程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越高。产妇在产前需要加强检查,合理饮食,避免新生儿超体质量,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研究

    中药注射剂结合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药物生产工艺的优点,是对中药传统给药方式的一种变革。但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会因多种原因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本文分析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包括药物自身原因、注射剂不合理使用原因及患者自身原因,同时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包括规范管理中药材种植采收及加工炮制等。

    作者:卢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阴道封闭术和阴道纵膈成形术治疗老年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中盆腔器官脱垂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16例行阴道封闭术为 A 组,14例行阴道纵膈成形术为 B 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 A 组(P <0.05)。两组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无下腹坠胀、宫颈、子宫及附件病变发生。结论阴道纵膈成形术治疗老年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与阴道封闭术相比具有术后出血量少,术后仍可进行性生活的优势。

    作者:李梦竹;杨秋云;张菊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