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鹏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60例,均给予高频彩超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的检查结果,并将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高频彩超检查转移性淋巴结共334枚,诊断符合率为91.51%。转移淋巴结的区域以Ⅱ、Ⅲ和Ⅳ为主。转移性淋巴结的各超声特征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彩超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较高,能有效判断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值得推广。
作者:马凌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4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40例)。干预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配合度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和满意度。
作者:黄小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脓毒血症患者血清 PCT 及 D -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D -二聚体。观察两组患者的 PCT 和 D -二聚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PCT、D -二聚体水平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 a 后随访死亡4例,存活68例,生存患者的 PCT 和 D -二聚体水平值明显低于死亡患者的 PCT 和 D -二聚体水平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的PCT 和 D -二聚体均明显升高,并随着脓毒血症的病情变化而变化,通过对 PCT 和 D -二聚体的检测能有效判断脓毒血症病情,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张超强;赖春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尉氏县中医院就诊的148例阴道分娩发生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后出血发生率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娩后2 h 及12 h 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
作者:王纪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脾切断流(HALS)与全腹腔镜脾切断流术(L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85例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 HALS 组31例和 LS 组54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的年龄、性别、肝硬化原因、肝功能分级、腹水、ALT、吲哚菁绿试验、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两组术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中转开腹率。结果HALS 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 LS 组、中转率低于 LS 组(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术后血栓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ALS 与 LS 同样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快速康复等特点,且 HALS 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帅;姜青峰;李珂;田玉伟;薛焕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硬膜外双管阻滞和单管阻滞麻醉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山市南区医院收治的初次自然分娩者共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双管组(行双管硬膜外阻滞)和单管组(行单管硬膜外阻滞),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新生儿评分、Bromage 评分、分娩情况、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单管组比较,双管组 VAS 评分、缩宫素使用率和剖宫产率更低,产程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Bromage 评分、新生儿 Apgar 评分、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管阻滞麻醉比较,硬膜外双管阻滞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能降低剖宫产率,并缩短产程。
作者:李焕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H 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2例 H 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ATV)组、联合组,各61例。联合组采用 ATV 及通心络治疗,ATV 组仅给予 ATV 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压、Hcy、CAS 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DBP、SBP 及 Hcy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压、Hcy 水平及 CAS 分级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 ATV 组(P <0.05)。结论联合应用 ATV 与通心络治疗 H 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能够协同降低血压及改善CAS 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永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4%(1/41),低于对照组25.6%(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少娴;罗枫敏;赵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 PFNA 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出血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收治的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 PFNA 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情况,分析出血原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失血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显性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隐性失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龄组术中失血总量和隐性失血量均高于非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龄组显性失血量略高于非高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FNA 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以隐性出血为主,对于高龄患者,尤其应注重基础疾病的预防,以降低隐性出血量。
作者:王文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并脂代谢异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7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脂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78%)高于对照组(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未发生肝功能异常,对照组有3例出现轻微肝功能异常。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并脂代谢异常患者,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穗峰;喻俊;钟远惠;何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双侧开颅手术时间窗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舞钢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观察组行一期双侧开颅手术,对照组行分期双侧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良好率(88.89%)高于对照组(5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残疾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一期双侧开颅手术预后良好,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避免二次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千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遂平县仁安医院和外院转入的胆道手术出现并发症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胆囊切除术并胆管横断伤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胆管横断伤2例,LC 术后胆囊管钛夹松动胆漏1例,LC 术后肝门区包裹性积液2例,LC 右副肝管损伤引起胆漏1例,胆总管探查 T 管引流术后 T 管脱出胆漏1例,胆总管探查胆道探子损伤胆总管下端致腹膜后脓肿1例,胆囊管残留结石3例,化脓性胆囊炎术后并发肝左外叶脓肿破溃1例。1例胆肠吻合术后,支撑管不慎过早拔出,反复出现胆管炎,2例胆管损伤再次手术后切口感染,余病例恢复良好。结论胆道手术并发症种类较多,只要做到早发现,合理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作者:李富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新野县上庄乡卫生院行臂丛神经阻滞的76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定位,观察组行神经刺激器定位,对比两组麻醉优良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马东华;杨建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监测的意义,为临床医生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来淮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及研究组中不同 NYHA 级别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脑钠肽水平、肌钙蛋白 I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 NYHA 分级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均不相同(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及肌钙蛋白Ⅰ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其病情越严重,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越高,临床医生可将其作为诊断及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开胸与胸腔镜下治疗早期胸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早期胸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23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胸腺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作者:朱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门诊骨伤科就诊的15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统一采用童氏手法及丹红注射液注射膝关节周围穴位,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辩证分型,根据个体病情制定疗程实施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膝关节 WOMAC 评分及不同体质分型、不同辩证分型的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危急事件,膝关节X 线均未见明显变化,症状、体征不同程度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79.33%。膝关节 WOMAC 量表关节指数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P <0.05)。150例患者中体质分型居多的前3型中,平和质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阳虚质总有效率为83.72%,气虚质总有效率为72.00%。辩证分型中肾虚髓亏型总有效率为77.22%,肾虚寒凝型总有效率为85.25%,瘀血阻络型总有效率为60.00%。结论采用童氏推拿手法联合中药丹红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简便易行,适合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杜英良;俞斌;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周口卫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菌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菌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菌素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安全、有效,优于单用头孢菌素,值得推广。
作者:侯胜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溶栓后60、90、120 min,观察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实现血管再通,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爱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群共50例为对照组。联合检测4组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病毒性肝炎3组间比较,随着病程进展,PLT 含量明显降低,MPV、PDW 明显上升,而 PT、TT 及 APTT 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检测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指标可以多角度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对于疾病治疗和评价预后意义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君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改良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新海医院行改良胃旁路术治疗的14例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 血糖(2 h 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中转开腹。治愈10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71.4%,好转率为21.4%,总有效率92.9%。患者术后3个月 FPG、2 h PG、HbA1c 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 Fins 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改良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裴广华;诸葛晋;田丹;林御文;赵普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