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爱琴
目的:分析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英德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曲菌胰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3%,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华洪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2940 nm 饵点阵激光与单纯药物对面颈部酸烧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开封美宝空分医院收治的76例面颈部酸烧伤患者以每组38例分为观察组(以2940 nm 饵点阵激光治疗)与对照组(以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瘢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2940 nm 饵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酸烧伤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降低瘢痕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郑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脓毒血症患者血清 PCT 及 D -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7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D -二聚体。观察两组患者的 PCT 和 D -二聚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PCT、D -二聚体水平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 a 后随访死亡4例,存活68例,生存患者的 PCT 和 D -二聚体水平值明显低于死亡患者的 PCT 和 D -二聚体水平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的PCT 和 D -二聚体均明显升高,并随着脓毒血症的病情变化而变化,通过对 PCT 和 D -二聚体的检测能有效判断脓毒血症病情,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张超强;赖春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早产儿,均在出生3 d内发生5次以上呼吸暂停,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呼吸暂停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SpO2及吸氧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患儿需 NCPAP 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减轻其发作程度,缩短吸氧时间,降低 NCPAP 的应用,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魏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扩血管、镇痛等对症治疗,单一组静脉注射瑞替普酶,联合组在单一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再通情况、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2、6 h 溶栓再通情况优于单一组,并发症及死亡率较单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董修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阴道封闭术和阴道纵膈成形术治疗老年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中盆腔器官脱垂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16例行阴道封闭术为 A 组,14例行阴道纵膈成形术为 B 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 A 组(P <0.05)。两组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无下腹坠胀、宫颈、子宫及附件病变发生。结论阴道纵膈成形术治疗老年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与阴道封闭术相比具有术后出血量少,术后仍可进行性生活的优势。
作者:李梦竹;杨秋云;张菊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联合使用莫西沙星与利福布丁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效果,为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项城市千佛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6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丁胺卡那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观察组采用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3/30),对照组为13.33%(4/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采用莫西沙星结合利福布丁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高海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其中65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行囊肿剔除术,作为研究组,65例患者接受开腹囊肿剔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及雌二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 FSH、E2水平及 FSH/LH <1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 T1时,研究组患者 FSH、E2水平及 FSH/LH <1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 T2时,研究组患者 FSH、E2水平及FSH/LH <1例数较本组 T1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近期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恢复。
作者:崔云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5年9月至2015年7月接诊并终止中期妊娠的82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米索前列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产后出血量、引产时间及阴道出血时间等。结果研究组终止妊娠孕妇的引产时间较对照组短,2 h 产后出血量及米索前列醇用量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可有效终止中期妊娠,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和药物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粤;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联合果酸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40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夫西地酸乳膏联合果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9周,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果酸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飞;李振鲁;吴华娟;邓丽娜;毋婷;孟小分;李雪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于原阳县红十字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睡眠质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 和 SRSS 评分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卢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心血管病变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观察并记录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同时记录观察组各疾病类型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陈旧性心肌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均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 <0.05)。结论心血管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发心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高度重视。
作者:韩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 Toric 人工晶体植入矫正老年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50例(50眼),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 Toric 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术眼的裸眼远视力、佳矫正远视力、残余散光、角膜散光、IOL 轴位偏离度等。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裸眼远视力≥0.8者34例(87%),裸眼远视力≥0.6者46例(92%),术后裸眼视力明显高于术前(P <0.05),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后矫正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残余散光(0.67±0.08) D 明显小于术前角膜散光(3.34±0.27)D(P <0.05);术前预计残余散光(0.72±0.09)D 与术后6个月残余散光(0.67±0.08)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角膜散光(3.29±0.09)D 与术前(3.34±0.12)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 IOL 轴位平均偏离(3.12±1.29)°。结论对于老年性白内障合并有角膜散光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 Toric 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减少总和散光,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及视觉质量。
作者:赵雅婷;郑广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硬膜外双管阻滞和单管阻滞麻醉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山市南区医院收治的初次自然分娩者共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双管组(行双管硬膜外阻滞)和单管组(行单管硬膜外阻滞),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新生儿评分、Bromage 评分、分娩情况、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单管组比较,双管组 VAS 评分、缩宫素使用率和剖宫产率更低,产程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Bromage 评分、新生儿 Apgar 评分、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管阻滞麻醉比较,硬膜外双管阻滞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能降低剖宫产率,并缩短产程。
作者:李焕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开胸与胸腔镜下治疗早期胸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早期胸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23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胸腺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作者:朱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治疗依从性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4%(1/41),低于对照组25.6%(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少娴;罗枫敏;赵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脾切断流(HALS)与全腹腔镜脾切断流术(L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85例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 HALS 组31例和 LS 组54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的年龄、性别、肝硬化原因、肝功能分级、腹水、ALT、吲哚菁绿试验、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两组术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中转开腹率。结果HALS 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 LS 组、中转率低于 LS 组(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术后血栓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ALS 与 LS 同样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快速康复等特点,且 HALS 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帅;姜青峰;李珂;田玉伟;薛焕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 ACEI /ARB 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1 a 回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24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两次心脏彩超结果中左房内径(LAD)的变化分为左房不增大组(A 组)和左房增大组(B 组),比较两组间规律口服 ACEI /ARB 治疗的人数及比例之间的差异。结果A 组中口服 ACEI /ARB 53例(40.8%),B 组中口服ACEI /ARB 25例(21.6%),两组规律口服 ACEI /ARB 药物治疗的人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矫正混杂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应用 ACEI /ARB 药物是左房增大的独立保护因素(OR =2.485,95% CI:1.381~4.471,P =0.002)。结论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规律口服 ACEI /ARB 药物可抑制左房增大。
作者:赵雨薇;李凌;陶海龙;白中乐;孟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支气管哮喘与新生儿25-(OH)D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择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血清TIgE 和25-(OH)D3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 TIgE 水平较对照组高,25-(OH)D3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儿血清 TIgE 与25-(OH)D3水平无相关性(r =-0.045,P =0.839>0.05);观察组患儿血清 TIgE 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r =-0.837,P =0.000<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 TIgE 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进一步加强血清25-(OH)D3浓度检测,有助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李经猷;张杜燕;李玉华;马丽洁;郭悦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加强护理查房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6例患者,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查房,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妇产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查房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