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粤;刘敏
目的: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溶栓后60、90、120 min,观察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实现血管再通,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爱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黏胆症现阶段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提高对黏胆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今收治的13例黏胆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病理结果为胆管黏液腺癌8例、胆囊腺癌1例、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瘤2例,2例临床病理未证实,临床表现为黄疸及腹痛,大量黏液阻塞胆道。7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长已存活26个月;6例行姑息性手术,长存活15个月。结论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PTCD 有助于黏胆症的临床诊断,胆道置管引流可提高生存质量,但不能延长生存期,根治手术加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朱广灿;范正君;刘星雨;张劲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胰岛素抵抗(IR)型与非胰岛素抵抗(NIR)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6例 PCOS -IR 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58例;选取同期收治的58例 PCOS -NIR 患者纳入 C 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促排卵治疗,A 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比3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 BMI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多毛评分、痤疮评分较治疗前减少,B 超下可见小卵泡数量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治疗后所有指标的好转程度优于 A 组和 B 组,A 组优于 B 组(P <0.05)。3组患者治疗后 E2和 FSH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3组治疗后 E2和 FS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治疗后 LH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但 C 组下降程度较 A 组和 B 组明显,A 组下降程度较 B 组明显(P <0.05)。结论PCOS -IR 患者体内存在代谢及内分泌紊乱,治疗难度较 PCOS -NIR 患者大。对于 PCOS -IR 患者,需要有效调整 IR 状态,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并降低血脂代谢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孟建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间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个体化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 <0.05)。研究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延续护理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功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扩血管、镇痛等对症治疗,单一组静脉注射瑞替普酶,联合组在单一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再通情况、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2、6 h 溶栓再通情况优于单一组,并发症及死亡率较单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董修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防治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 A、B、C 3组,各60例,均于产时胎肩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另在胎儿娩出后于 A 组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B 组舌下含化卡前列甲酯1 mg,C 组肌内注射卡贝缩宫素100μg,检测产前、产后血红蛋白值,测量产后2、24 h 出血量。结果B 组血红蛋白下降值小于 A 组,C 组小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产后2、24 h 出血量均少于 A 组,C 组少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甲酯均为防治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其中卡贝缩宫素作用更加迅速持久。
作者:朱雅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开胸与胸腔镜下治疗早期胸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早期胸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与胸腔镜组,各23例。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胸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胸腺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作者:朱红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巩义市中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56例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西医组采取玻璃酸钠治疗,中西医在西医组基础上予以伸筋透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高于西医组的72.0%(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华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妈富隆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妈富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妈富隆共同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月经改善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肖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摘除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等级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胆漏、胆管炎、胆周积液以及胆囊床渗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英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睢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尿激酶治疗,研究组实施瑞替普酶治疗,对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和治疗后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30、120 min后血管再通率分别为13.33%、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60.00%(P <0.0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高于研究组(P <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祁承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联合果酸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40例轻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夫西地酸乳膏联合果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9周,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果酸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飞;李振鲁;吴华娟;邓丽娜;毋婷;孟小分;李雪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因门静脉高压症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5例(选择组)和经典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89例(非选择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选择组与非选择组相比: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ree portal vein pressure,FPP)下降幅度更大(P <0.05);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肝性脑病、复发出血发生率较低(P <0.05);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改善更明显(P <0.05);术后3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门体分流,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临床疗效优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作者:张原;李德旭;金俊硕;何淑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单边椎弓根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入路单边椎弓根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法及腰痛指数(ODI)功能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固定前后及末次随访 JOA 及 ODI 评分变化,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优9例,良17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结论单边椎弓根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维持脊柱稳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固定融合治疗的较好选择。
作者:程龙;吉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儿科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P <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章昌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 AO 钛制弹性髓内钉(TEN)应用于青少年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泌阳县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采用 TEN 治疗18例青少年锁骨骨折患者。所用髓内钉均为 TEN,直径均为2.0 mm。结果手术时间22~70 min,平均38 min;术后12~24周取出内固定,平均取钉时间为14.6周;随访时间1~5 a,平均3.2 a。骨折均愈合,术后2例出现皮肤激惹反应,取出内固定后症状消失。优12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TEN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中具有微创、美观、利于骨折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马天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原阳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9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和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银宏伟;李兴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牙周病应用引导组织再生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和牙内骨内种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牙周袋探诊深度以及附着丧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的Ⅲ度松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牙周病应用引导组织再生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效果显著,使附着情况更好,且益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京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降压,治疗组患者行早期强化降压。观察两组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血肿量、mRS 评分、FIM评分和 Barthel 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强化降压,能有效降低血肿增加率,改善预后,不额外增加并发症,可推广应用。
作者:宋孝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确诊的7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1 a,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低、术程短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段永省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