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董修禄

关键词:心肌梗塞, 瑞替普酶, ST 段抬高型
摘要: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扩血管、镇痛等对症治疗,单一组静脉注射瑞替普酶,联合组在单一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再通情况、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2、6 h 溶栓再通情况优于单一组,并发症及死亡率较单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垣县中医医院眼科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0例(58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术后对患者的滤过泡、眼压以及前房深度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并随访1 a。结果术后1周以及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0.12±2.35)mm Hg、(14.50±2.54)mm Hg,与术前用药后的眼压(36.48±5.64)mm Hg 相比明显降低(P <0.05);手术成功率为91.4%。结论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晓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化血红蛋白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4年10月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收治的160例伴有糖尿病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 A组(糖化血红蛋白≥6.4%)和 B 组(糖化血红蛋白<6.4%),各8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拆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B 组术前准备时间较 A 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血糖水平、住院时间及拆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伴有糖尿病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延长术前准备时间,术后并发症会增多,应将糖化血红蛋白≥6.4%作为高危指标,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晕小切口微创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乳晕小切口微创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采用乳晕小切口微创术治疗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12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术后美容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和术后美容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乳晕小切口微创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可靠。

    作者:常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常规器械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器械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器械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程度及患者对术后腹壁美观效果满意度、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等。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VAS、腹壁美观效果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切口疼痛,腹壁美观效果较佳,但手术时间长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作者:韩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封丘县人民医院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治愈26例,好转13例,7例无效而死亡,有效率为84.78%。结论胸外科术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较高,应及时诊断,积极有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省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小脑幕切迹疝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小脑幕切迹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 A、B、C 3组,各34例,A 组采用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B 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脑疝复位术治疗,C 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B、C 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76%、79.41%、88.23%,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A 组和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大脑后动脉梗死和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 B 组和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更适合选择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

    作者:叶金海;魏林平;欧兰珍;李根英;李成龙;叶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CT 和 MRI)特点。方法选取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均经病理证实,行 CT 和 MRI 诊断,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接受 CT 检查的5例中,2例囊实性比例相当,2例以囊性为主,1例以实性为主。接受 MRI 检查的5例中,2例囊实性比例相当,3例以实性为主。肿瘤边界均较清,包膜完整。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在影像学上具有一定特征,当胰腺内有包膜清晰的囊实性肿块时,实质部分呈程度不同的强化,结合患者临床资料,需考虑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诊断。

    作者:上官建伟;梁俊芳;刘勇;张新明;肖新广;谷梅兰;张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术的36例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5~22个月,平均(11.8±2.6)个月;截骨均骨性愈合且无移位,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未发生术后感染、腓总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矫正角度大28°,小12°,平均矫正(19.2±3.1)°。术后半年 HSS 膝关节评分平均(86.1±7.4)分。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性关节炎,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将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收治的90例髋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利用 Harris 评分对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前患者 Harris 评分为(48.98±4.67)分,治疗后 Harris 评分为(86.95±2.31)分,治疗前后 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高频彩超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高频彩超诊断,观察淋巴结门部回声、边缘有无缺损或钙化情况,同时对淋巴结纵径、横径、内部阻力指数和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等进行测量,将其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频彩超检测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7例(69枚),非颈部淋巴结转移者23例(102枚)。高频彩超检测的阳性诊断率为83.78%(31/37),超声敏感性为86.11%(31/36),诊断正确率为81.67%(49/60)。转移性淋巴结的部位以Ⅲ区和Ⅳ区分布高,分别为80.56%(29/36)和61.11%(22/36)。转移性淋巴结的各超声特征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P <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高频彩超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原阳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9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和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银宏伟;李兴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频发呼吸暂停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早产儿,均在出生3 d内发生5次以上呼吸暂停,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呼吸暂停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心率、SpO2及吸氧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组患儿需 NCPAP 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作次数,减轻其发作程度,缩短吸氧时间,降低 NCPAP 的应用,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预后,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魏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泛素 C 末端水解酶L1水平变化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血清泛素 C 末端水解酶 L1(UCH -L1)水平在轻型颅脑损伤中的意义及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5年7月东莞市塘厦医院收治的30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头颅 CT 阴性和阳性分为A、B 两组;同时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 ELISA 方法检测患者血清 UCH -L1水平,分析患者轻型颅脑损伤程度与 UCH -L1水平的关系,并评估患者预后质量。结果对照组血清 UCH -L1水平明显低于观察 A、B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 A 组患者血清 UCH -L1水平明显低于观察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 A 组患者GOS 评分低于观察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UCH -L1可以作为鉴别轻型颅脑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对患者预后质量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邝兆威;贾健;符宏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急性不可复性前移位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再定位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盘急性不可复性前移位的疗效。方法颞下颌关节盘急性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经手法复位后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按医嘱分别戴用再定位牙合垫3~6个月,观察6个月内症状有无改善或复发;对照组不作处理,观察疗效同上。结果根据评价标准,观察组有效16例,无效4例;对照组有效9例,无效11例。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再定位牙合垫能稳定和改善手法复位后盘-突关系,在手法复位后需即刻戴用再定位牙合垫,以更有效地治疗颞下颌关节盘急性不可复性前移位。

    作者:阚全龙;朱雯雯;徐世英;余炜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硬膜外双管阻滞和单管阻滞麻醉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硬膜外双管阻滞和单管阻滞麻醉用于初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中山市南区医院收治的初次自然分娩者共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双管组(行双管硬膜外阻滞)和单管组(行单管硬膜外阻滞),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新生儿评分、Bromage 评分、分娩情况、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单管组比较,双管组 VAS 评分、缩宫素使用率和剖宫产率更低,产程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Bromage 评分、新生儿 Apgar 评分、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管阻滞麻醉比较,硬膜外双管阻滞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能降低剖宫产率,并缩短产程。

    作者:李焕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效果。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用瑞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溶栓效果。结果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和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尿激酶,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效果更好,再通率高,出血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师晓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ACEI/ARB 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左房大小的影响

    目的:评价 ACEI /ARB 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1 a 回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24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两次心脏彩超结果中左房内径(LAD)的变化分为左房不增大组(A 组)和左房增大组(B 组),比较两组间规律口服 ACEI /ARB 治疗的人数及比例之间的差异。结果A 组中口服 ACEI /ARB 53例(40.8%),B 组中口服ACEI /ARB 25例(21.6%),两组规律口服 ACEI /ARB 药物治疗的人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矫正混杂因素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应用 ACEI /ARB 药物是左房增大的独立保护因素(OR =2.485,95% CI:1.381~4.471,P =0.002)。结论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规律口服 ACEI /ARB 药物可抑制左房增大。

    作者:赵雨薇;李凌;陶海龙;白中乐;孟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PFNA 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出血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 PFNA 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出血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安阳钢铁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收治的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 PFNA 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情况,分析出血原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失血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显性失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隐性失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龄组术中失血总量和隐性失血量均高于非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龄组显性失血量略高于非高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FNA 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以隐性出血为主,对于高龄患者,尤其应注重基础疾病的预防,以降低隐性出血量。

    作者:王文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不典型肺结核的 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总结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方法,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结节或肿块型13例,阶段性阴影9例,肺内阴影5例,散在少数小结节样影7例,肺内弥漫分布的粟粒样结节影4例,多发结节并空洞影5例,纵膈淋巴结肿大3例,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结论运用各种 CT 扫描和重建技术诊断不典型肺结核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了解,有利于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甘中亮;张金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监测的意义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监测的意义,为临床医生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来淮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及研究组中不同 NYHA 级别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脑钠肽水平、肌钙蛋白 I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 NYHA 分级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均不相同(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及肌钙蛋白Ⅰ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其病情越严重,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越高,临床医生可将其作为诊断及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