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龙
目的:比较 CT 与腹部 X 线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腹部 X 线和 CT 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 检查梗阻位置、梗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2%(78/82)、95.12%(78/82)。腹部 X 线检查梗阻位置、梗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73%(58/82)、69.51%(57/82)。CT 检查梗阻位置、梗阻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腹部 X 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 与腹部 X 线对肠梗阻的诊断均可提供重要参考,但 CT 诊断符合率及敏感性更高,更具应用价值。
作者:李长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支气管哮喘与新生儿25-(OH)D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择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血清TIgE 和25-(OH)D3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 TIgE 水平较对照组高,25-(OH)D3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儿血清 TIgE 与25-(OH)D3水平无相关性(r =-0.045,P =0.839>0.05);观察组患儿血清 TIgE 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r =-0.837,P =0.000<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 TIgE 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进一步加强血清25-(OH)D3浓度检测,有助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李经猷;张杜燕;李玉华;马丽洁;郭悦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诊分级分区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急诊科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60例急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抢救成功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各分项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分区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室护理实践中,可显著改善急诊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是缓解护患矛盾、避免护理纠纷事件的重要举措之一,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绮坚;麦明霞;季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继发性垂体增生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煤化集团鹤煤总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继发性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 PRL、TSH 水平增加,FT3和 FT4水平降低,MRI 显示甲状腺出现弥漫性增大;采取口服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所有患者 TSH、FT3和 FT4水平恢复正常,37例RPL 恢复正常,3例 RPL 显著降低。结论对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继发性垂体增生患者采取内分泌和 MRI检查有助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垂体增生的早期诊断,而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医院中华系列科技论文的发表情况,并探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选择以万方数据库为统计源,检索2012-2014年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为天津市天津医院的文献,对论文发表的基本情况、作者职称、学科分布、基金支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万方数据库为统计源,2012-2014年共检索到文献552篇,3 a 总被引次数500次,被引篇数226篇,平均被引2.21次。其中初中级人员仅占51.3%,高级职称占48.7%,共涉及20个专业,发文量占前5位的专业有基础100篇、创伤87篇、护理74篇、脊柱55篇、关节30篇。从基金支持情况看,有基金支持的文献为85篇,占总量的15.4%。结论基于科技论文的重要地位,医院应加强对科技论文的管理,不断增加论文发表的数量,提高质量。
作者:莫永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遂平县中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 TNF -α水平、心功能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TNF -α水平、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90.63%)高于对照组(68.75%),TNF -α水平与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中医温阳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各项中医证候,改善心功能和 TNF -α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念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胃大部分切除术相比,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裴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晕小切口微创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采用乳晕小切口微创术治疗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121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术后美容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和术后美容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乳晕小切口微创术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可靠。
作者:常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给予所有患者活血化瘀、降糖、降压、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口服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MMSE 及 ADL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 MMSE 及 ADL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MMSE 评分及 ADL 评分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尼莫地平与多奈哌齐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心脏彩超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左心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LA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并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 LADd 和 LVDd 高于对照组(P <0.05),LVEF 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脏彩超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参考。
作者:郑宝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评估动态心电图诊断 Wellens 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因反复胸痛入院的患者100例,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十二导联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手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对不同血管病变危度(低、中、高)的检出率。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阳性80例,阴性20例,诊断 Wellens 综合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0%和100.00%。动态心电图阳性78例,阴性22例,诊断 Wellens 综合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0%和90.9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 Wellens 综合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是诊断 Wellens 综合征较为理想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金枝;梁转合;周荣辉;谭晓晖;赵舜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PAdT 及 PAgT 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血栓效果显著,能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血小板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黄志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的106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并发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观察组)42例,非心源性休克组(对照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探讨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心率、左心室内径、肌钙蛋白及心肌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既往吸烟史及糖尿病史、A 型与 B 型冠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前降支病变、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率、血压、左心室射血分数、糖尿病史、前降支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室性心律失常等均可导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
作者:魏俊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于原阳县红十字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睡眠质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 和 SRSS 评分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卢俊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英德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曲菌胰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3%,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曲菌胰酶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伴消化不良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华洪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平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门诊骨伤科就诊的15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统一采用童氏手法及丹红注射液注射膝关节周围穴位,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辩证分型,根据个体病情制定疗程实施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膝关节 WOMAC 评分及不同体质分型、不同辩证分型的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危急事件,膝关节X 线均未见明显变化,症状、体征不同程度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79.33%。膝关节 WOMAC 量表关节指数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P <0.05)。150例患者中体质分型居多的前3型中,平和质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阳虚质总有效率为83.72%,气虚质总有效率为72.00%。辩证分型中肾虚髓亏型总有效率为77.22%,肾虚寒凝型总有效率为85.25%,瘀血阻络型总有效率为60.00%。结论采用童氏推拿手法联合中药丹红穴位注射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简便易行,适合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杜英良;俞斌;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习得性智谋水平与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状况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习得性智谋问卷、焦虑问卷、抑郁量表问卷对随机抽取的12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名精神科护士习得性智谋得分为84~148分,平均分为(112.98±15.58)分。焦虑发生率为20.83%,抑郁发生率为16.67%。精神科护士习得性智谋总分及各分量得分与 SAS 及 SDS 得分呈负相关(P <0.05)。结论习得性智谋水平与精神科护士焦虑、抑郁状况呈负相关。
作者:向莉;何彩霞;傅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叶酸治疗老年 H 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平顶山神马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140例符合标准的 H 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0.8 mg/d 口服。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血浆 Hcy 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情况。随访12个月,观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浆 Hcy 水平及 IMT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 Hcy 水平及 IMT 无明显变化(P >0.05)。试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叶酸干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老年 H 型高血压患者血浆 Hcy 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刘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市三院2012-2014年收治的86例脑梗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HAMD、FMA 和 ADL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抑郁程度,大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各肢体功能,有助于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作者:吴幸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影响及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 组)、稳定高血糖组(DS 组)、波动高血糖组(DF 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DF 组每天定时腹腔注射胰岛素及葡萄糖,建立血糖波动模型,同时 DS 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建立稳定高血糖模型。12周后测定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结果与 NC 组比较,DS 组和 DF 组大鼠坐骨神经 MNCV 减慢(P <0.05),血清 MDA 增高、GSH 水平下降(P <0.05);与 DS 组相比,DF 组 MNCV 进一步减慢(P <0.05),MDA 增高、GSH 水平下降(P <0.05)。结论波动高血糖可使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加重,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马香香;李亚坤;陈慧晓;赵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