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枝;梁转合;周荣辉;谭晓晖;赵舜萍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加生理盐水湿敷处理碘海醇渗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放射科行 CT 增强扫描检查,发生碘海醇渗漏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选用季德胜蛇药加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湿敷,对照组选用25%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肿胀消退时间及渗漏后局部疼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肿胀消退时间、渗漏后局部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季德胜蛇药加生理盐水湿敷处理碘海醇渗漏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促进局部肿胀消退,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燕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头脑风暴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焦作市人民医院5个科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等进行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方法定期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制定问题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评分、临床护理服务评分、护士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头脑风暴法后护理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评分、护理服务评分较实施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实施头脑风暴方法可有效解决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能有效规范服务护理行为,提高临床服务护理质量。
作者:王艳;杨阳;陈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原阳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9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和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银宏伟;李兴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尉氏县中医院就诊的148例阴道分娩发生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分娩后出血发生率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娩后2 h 及12 h 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
作者:王纪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析支气管哮喘与新生儿25-(OH)D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江门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再选择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血清TIgE 和25-(OH)D3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 TIgE 水平较对照组高,25-(OH)D3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儿血清 TIgE 与25-(OH)D3水平无相关性(r =-0.045,P =0.839>0.05);观察组患儿血清 TIgE 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r =-0.837,P =0.000<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 TIgE 与25-(OH)D3水平呈负相关。进一步加强血清25-(OH)D3浓度检测,有助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李经猷;张杜燕;李玉华;马丽洁;郭悦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影响及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 组)、稳定高血糖组(DS 组)、波动高血糖组(DF 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DF 组每天定时腹腔注射胰岛素及葡萄糖,建立血糖波动模型,同时 DS 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建立稳定高血糖模型。12周后测定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结果与 NC 组比较,DS 组和 DF 组大鼠坐骨神经 MNCV 减慢(P <0.05),血清 MDA 增高、GSH 水平下降(P <0.05);与 DS 组相比,DF 组 MNCV 进一步减慢(P <0.05),MDA 增高、GSH 水平下降(P <0.05)。结论波动高血糖可使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加重,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马香香;李亚坤;陈慧晓;赵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阴道封闭术和阴道纵膈成形术治疗老年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中盆腔器官脱垂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16例行阴道封闭术为 A 组,14例行阴道纵膈成形术为 B 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 A 组(P <0.05)。两组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无下腹坠胀、宫颈、子宫及附件病变发生。结论阴道纵膈成形术治疗老年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与阴道封闭术相比具有术后出血量少,术后仍可进行性生活的优势。
作者:李梦竹;杨秋云;张菊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磨削术与保守换药治疗儿童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焦作市山阳区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Ⅱ度烧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保守换药治疗,观察组实施磨削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换药及发热次数较对照组少,创面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两组患儿植皮及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创面大部分恢复正常,对照组患儿瘢痕增生明显,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结论与保守换药治疗比较,磨削术可明显缩短Ⅱ度烧伤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减轻创面疼痛,临床治疗优势明显。
作者:刘洪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监测的意义,为临床医生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来淮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及研究组中不同 NYHA 级别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脑钠肽水平、肌钙蛋白 I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 NYHA 分级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均不相同(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及肌钙蛋白Ⅰ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其病情越严重,血浆脑钠肽、肌钙蛋白Ⅰ水平越高,临床医生可将其作为诊断及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出血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合并出血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分析栓塞前后子宫动脉造影结果,记录35例患者的止血时间、止血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栓塞前35例患者均行子宫动脉造影,可见供血动脉均明显增粗,且出现造影剂外渗;栓塞治疗后,造影结果显示,未见造影剂溢出,且碘油分布于肿瘤区域内。35例患者中34例止血成功,占97.14%;24例栓塞术后≤24 h 出血停止,占68.57%;10例栓塞术后2~6 d 内出血停止,占28.57%。栓塞术后20~30 d,20例行根治术,13例行放化疗治疗,2例放弃治疗。35例患者中,9例出现轻微腹痛,14例发热,6例恶心、呕吐,均为轻度不良反应,经针对性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合并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吴方明;刘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英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n =20)。A 组:喉罩+骶管阻滞联合全麻;B 组:气管导管+骶管阻滞联合全麻;C 组:气管导管全麻。比较3组的麻醉效果。结果3组患儿 HR、MAP、SpO2的值在气腹后各时间点均高于气腹前(P <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 B 组和 C 组(P <0.05)。A 组镇痛评分优于 B、C 组(P <0.05)。结论针对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采用喉罩通气加骶管阻滞麻醉,操作简单,诱导平稳,呼吸循环稳定,可显著缩短苏醒时间,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技术。
作者:赵佩君;吴开华;温清娴;陈丽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5+3”医学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现况,发现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及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提供相应对策。方法以在郑州大学第一、第二及第五附属医院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2010级229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 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229名临床实习生中,215名(93.8%)完成了问卷调查。20.9%的实习生对现行“5+3”医学模式不了解;38.1%的学生认为“5+3”模式下临床实习很有必要;57.2%的医学生希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参加过“示范性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经典病案讨论”的研究对象分别占74.9%、77.7%及69.8%;接受过“诊断思维能力训练”“某一教学内容的专业实训”“医患沟通技巧”和“医德医风”培训的研究对象依次为46.5%、51.2%、44.7%和44.7%。临床带教师资主要为主治医师(77.2%)。在临床实践考核内容中,接受过病历书写质量考核和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7.2%和73.5%。临床实习后,73.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熟悉或者了解临床基本操作。在临床工作中,认为自己缺乏敢于动手的勇气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医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6.3%和53.0%。结论医学生对“5+3”模式的认知欠缺;现有临床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不全面;临床带教师资力量薄弱;医院教学管理部门考核管理力度不够。
作者:杨海燕;冯慧芬;靳荣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双侧开颅手术时间窗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舞钢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观察组行一期双侧开颅手术,对照组行分期双侧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良好率(88.89%)高于对照组(5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残疾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一期双侧开颅手术预后良好,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避免二次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千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药注射剂结合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药物生产工艺的优点,是对中药传统给药方式的一种变革。但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会因多种原因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本文分析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包括药物自身原因、注射剂不合理使用原因及患者自身原因,同时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包括规范管理中药材种植采收及加工炮制等。
作者:卢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获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屠会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浆 HOXA13蛋白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肝癌组(n =62)、肝硬化组(n =30)和健康对照组(n =30),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浆中 HOXA13蛋白和甲胎蛋白(AFP)浓度。结果肝癌组中平均血浆HOXA13蛋白浓度[(715.42±352.31)pg/ml]分别较肝硬化组[(265.58±159.27)pg/ml]和健康对照组[(215.50±120.93)pg/ml]高(P <0.01)。HOXA13和 AFP 联合诊断肝癌的敏感度(88.7%)明显高于 HOXA13(71.0%)和 AFP (61.3%)单独诊断时的敏感度。结论血浆 HOXA13蛋白在诊断肝癌方面很可能具有重要价值,HOXA13和 AFP 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肝癌的敏感度。
作者:陈明凯;张思宇;杨玉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08例 AIM患者,根据尿激酶剂量分为研究组(48例,低剂量尿激酶)与对照组(60例,常规剂量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 AIM静脉溶栓效果相当,但小剂量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全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2940 nm 饵点阵激光与单纯药物对面颈部酸烧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开封美宝空分医院收治的76例面颈部酸烧伤患者以每组38例分为观察组(以2940 nm 饵点阵激光治疗)与对照组(以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瘢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2940 nm 饵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酸烧伤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降低瘢痕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郑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昏迷原因和急诊急救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7例患者中,脑血管系统疾病40例(41.24%),心血管系统疾病10例(10.31%),内分泌系统疾病29例(29.90%),中毒18例(18.56%)。成功救治79例(81.44%),其中脑血管系统疾病33例(41.77%),心血管系统疾病3例(3.80%),内分泌系统疾病29例(36.71),中毒14例(17.72%)。结论根据患者产生昏迷的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急救成功率。
作者:李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采用带尾孔髌骨针联合缆索内固定系统治疗闭合性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闭合性髌骨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传统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带尾孔髌骨针联合缆索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带尾孔髌骨针联合缆索内固定系统治疗闭合性髌骨骨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骨折部位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士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