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2巴-勒综合征:组织蛋白酶C的基因突变和多形性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 基因突变
摘要: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Fractalkine及其受体与皮肤病

    Fractalkine是一种CX3C类趋化因子,具有与膜相结合或脱落可溶的2种分子形式,从而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协同受体.就fractalkine与其受体的结构、功能与银屑病、艾滋病等皮肤病的关系作一概述.

    作者:鲍彰;郑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角质形成细胞起源的皮肤恶性肿瘤

    综述了角质形成细胞起源的皮肤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包括Bowen病)及与人乳头瘤病毒有关的肛门生殖器癌、疣状癌、鲍温样丘疹病、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亦提出了治疗方案.

    作者:陈小红;林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先天性厚甲症

    先天性厚甲症是一罕见的遗传性外胚叶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甲过度角化和营养不良,掌跖角化、多汗,毛囊角化及粘膜白斑和多发性脂囊瘤等.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现就先天性厚甲症的分型、临床表现、组织学改变和治疗等作简要综述.

    作者:康晓静;石继海;夏隆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皮肤Paget病

    皮肤Paget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上皮性肿瘤,特征是皮损呈湿疹样变和病理出现Paget细胞,其组织学来源历来有争论.复习了皮肤Paget病的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对其组织学来源及其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曾敏;方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为一种继发于皮肤外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而形成的瘢痕过度增生性皮肤病,好发于女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和免疫有关,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现对近几年来瘢痕疙瘩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李明;杨森;张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寄生虫病妄想

    寄生虫病妄想是一种罕见的以患者固执地误认为自己被寄生虫感染的精神性疾病,皮肤蚁行感常是患者描述的首发症状.一般仅靠病史即可作出诊断,但一定要排除器质性皮肤病.虽然本病是一种精神性疾病,但患者常到皮肤科就诊.匹莫齐特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佳药物,完全缓解率达50%,锥体外系症状是其常见副作用.

    作者:李慧忠;樊翌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现代毛发修复外科

    外科毛发修复技术经历了头皮缩减术、皮瓣修复术、游离毛发移植术3个阶段.目前,小型移植、微型移植、毛囊移植在临床普遍使用,和药物治疗相比,是治疗男性型秃发可靠、显效的方法.介绍了毛发修复外科的历史、主要研究内容、新研究进展及前景,详细讨论了毛发毛囊移植过程的技术要领,分析了手术并发症及患者不满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作者:王焱;邵长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3特应性皮炎:皮损区炎症细胞的免疫学表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限局性银屑病的外用治疗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疾病,其中多数患者皮损面积少于体表面积的5%,局部治疗通常十分有效.对银屑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角质溶解剂、煤焦油、地蒽酚、皮质类固醇、大环内酯类药物、甲氨蝶呤、维生素D衍生物、维A酸的疗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有助于医生对银屑病外用治疗药物的选择.

    作者:楚瑞琦;刘平;谭升顺;彭振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几种隐性遗传性单基因皮肤病基因治疗研究现状

    隐性遗传性单基因皮肤病是进行基因治疗研究的理想候选疾病,目前这一领域的许多研究进展迅速,但传递基因的表达调控和机体的免疫应答仍是研究的难点.对几种典型隐性遗传性皮肤病基因治疗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崔勇;杨森;张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过氧化氢与白癜风的发病机制

    随着自由基在医学上的广泛研究、黑素细胞体外培养成功、酶和酶活性检测技术的发展,发现白癜风患者自由基防御系统中某些酶活性降低,表皮内H2O2聚集,造成氧化应激状态,干扰生物蝶呤的循环,抑制一些酶活性,直接或间接损伤黑素细胞,临床出现脱色性白斑.应用提高机体抗自由基能力的药物,以及祛除表皮内氧化应激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张汝芝;朱文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26他扎罗汀霜治疗面部光损伤:连续24周每日1次外用0.01%、0.025%、0.05%和0.1%他扎罗汀霜与外用0.05%维A酸润肤霜的多中心、研究者盲、随机、基质对照、平行对比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银屑病的生物学疗法

    重点介绍了T肽、抗CD4自身抗体、抗-Tac单抗、白介素-10、T细胞受体模拟肽、CT-LA4免疫球蛋白、infliximab、etanercept、hu1124、alefacept、IDEC-114、抗白介素-8单抗等的分子生物学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副作用.

    作者:田中华;赵天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5热休克蛋白65基因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快速诊断非结核分支杆菌皮肤感染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皮肤系统疾病的关系

    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许多胃肠道外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其中皮肤系统许多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现综述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酒渣鼻及其他皮肤疾病关系的报道.

    作者:周南进;谢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4人黑素细胞中黑素的合成情况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对UV照射呈现不同的反应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A型肉毒杆菌毒素在皮肤科临床上的应用

    治疗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是从A型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神经毒素.它能使肌肉麻痹.1989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首先批准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疾病.1992年Carruthers等把这一新技术引进到皮肤科,用于治疗各种面部皱纹和各种多汗症.应用10余年来其疗效与安全性得到了肯定.2002年4月15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皮肤除皱的适应证.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技术要求很高.为掌握这一技术并正确使用该毒素,医生在使用前应经过严格的正规培训.如果使用不当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有的并发症还较严重,应尽量作好预防.

    作者:虞瑞尧;王荫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念珠菌性尿路感染

    近年来,随着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念珠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患者正在逐步增加,在参加性传播疾病门诊的患者中,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患者也在逐步增加.念珠菌性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是白念珠菌,但念珠菌属中非白念珠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也很常见.念珠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仍然依靠尿液真菌培养及尿液菌落计数,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感染部位来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军;郑和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辅助治疗方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侵犯多系统的疾病,皮质类固醇的应用使其生存率大大提高,但副作用及激素的依赖性和不敏感,使人们寻找其他替代疗法.就近年来报道的非标准及辅助的口服和胃肠外给药的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的生物制剂和生物疗法、激素疗法及对症疗法进行了复习.

    作者:李遇梅;陈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角蛋白簇与遗传性皮肤病

    角蛋白是表皮和毛发角质形成细胞内主要结构蛋白,其编码基因位点簇集在染色体上两个区域内,故称为角蛋白簇.现综述了已知的角蛋白基因簇及其突变后所导致的多种遗传性皮肤病和其它疾病,旨在揭示发病机理,为尚未解决的遗传性皮肤病研究提供思路,并且为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张正华;刘维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