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皮肤系统疾病的关系

周南进;谢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皮肤病
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许多胃肠道外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其中皮肤系统许多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现综述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酒渣鼻及其他皮肤疾病关系的报道.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皮肤系统疾病的关系

    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许多胃肠道外疾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其中皮肤系统许多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现综述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酒渣鼻及其他皮肤疾病关系的报道.

    作者:周南进;谢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8 HIV感染并发Merkel细胞癌一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3特应性皮炎:皮损区炎症细胞的免疫学表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0一种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新型获得性C1酯酶抑制物缺乏症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皮肤Paget病

    皮肤Paget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上皮性肿瘤,特征是皮损呈湿疹样变和病理出现Paget细胞,其组织学来源历来有争论.复习了皮肤Paget病的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对其组织学来源及其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作者:曾敏;方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5热休克蛋白65基因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快速诊断非结核分支杆菌皮肤感染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1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多器官综合征上皮异型的分类、临床表现和免疫病理机制:对副肿瘤性天疱疮的再评价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角蛋白簇与遗传性皮肤病

    角蛋白是表皮和毛发角质形成细胞内主要结构蛋白,其编码基因位点簇集在染色体上两个区域内,故称为角蛋白簇.现综述了已知的角蛋白基因簇及其突变后所导致的多种遗传性皮肤病和其它疾病,旨在揭示发病机理,为尚未解决的遗传性皮肤病研究提供思路,并且为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张正华;刘维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6少菌型麻风在麻风传播中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28伊曲康唑成功治疗一例人原壁菌属病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现代毛发修复外科

    外科毛发修复技术经历了头皮缩减术、皮瓣修复术、游离毛发移植术3个阶段.目前,小型移植、微型移植、毛囊移植在临床普遍使用,和药物治疗相比,是治疗男性型秃发可靠、显效的方法.介绍了毛发修复外科的历史、主要研究内容、新研究进展及前景,详细讨论了毛发毛囊移植过程的技术要领,分析了手术并发症及患者不满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作者:王焱;邵长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先天性厚甲症

    先天性厚甲症是一罕见的遗传性外胚叶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甲过度角化和营养不良,掌跖角化、多汗,毛囊角化及粘膜白斑和多发性脂囊瘤等.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现就先天性厚甲症的分型、临床表现、组织学改变和治疗等作简要综述.

    作者:康晓静;石继海;夏隆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7梅毒在英格兰再度上升:到了采取更加彻底的、全国范围内协调措施的时候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角质形成细胞起源的皮肤恶性肿瘤

    综述了角质形成细胞起源的皮肤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包括Bowen病)及与人乳头瘤病毒有关的肛门生殖器癌、疣状癌、鲍温样丘疹病、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亦提出了治疗方案.

    作者:陈小红;林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25局部应用他克莫司治疗坏疽性脓皮病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34人黑素细胞中黑素的合成情况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对UV照射呈现不同的反应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局部和系统药物的选择

    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为一常见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口腔创伤、化学物质刺激、内分泌、精神紧张或病毒感染有关.多种药物的局部或系统应用可减轻其症状或起到预防作用.大多数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患者可通过局部外用氨来呫诺、糖皮质类固醇或抗生素来治疗,但对于频繁发作或重症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患者,局部用药无效,往往需要系统给药.皮质类固醇、秋水仙碱、氨苯砜、已酮可可碱、沙利度胺等药都能减轻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症状,但不能防止其复发.

    作者:张长宋;陈树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限局性银屑病的外用治疗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疾病,其中多数患者皮损面积少于体表面积的5%,局部治疗通常十分有效.对银屑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角质溶解剂、煤焦油、地蒽酚、皮质类固醇、大环内酯类药物、甲氨蝶呤、维生素D衍生物、维A酸的疗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将有助于医生对银屑病外用治疗药物的选择.

    作者:楚瑞琦;刘平;谭升顺;彭振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

    瘢痕疙瘩为一种继发于皮肤外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而形成的瘢痕过度增生性皮肤病,好发于女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和免疫有关,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现对近几年来瘢痕疙瘩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治疗的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李明;杨森;张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人皮脂腺细胞与雄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雄激素是重要的促皮脂腺活性激素.在雄激素作用下,人皮脂腺细胞大量分泌脂质是发生痤疮的前提条件.人皮脂腺细胞不仅是雄激素作用的靶位点,同时也具有合成活性雄激素的能力,是维持皮肤中雄激素稳态的主要场所.综述了人皮脂腺细胞和雄激素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鞠强;沈丹蓓;夏隆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

国际皮肤性病学(英文)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