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雄激素是重要的促皮脂腺活性激素.在雄激素作用下,人皮脂腺细胞大量分泌脂质是发生痤疮的前提条件.人皮脂腺细胞不仅是雄激素作用的靶位点,同时也具有合成活性雄激素的能力,是维持皮肤中雄激素稳态的主要场所.综述了人皮脂腺细胞和雄激素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鞠强;沈丹蓓;夏隆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综述了角质形成细胞起源的皮肤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包括Bowen病)及与人乳头瘤病毒有关的肛门生殖器癌、疣状癌、鲍温样丘疹病、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亦提出了治疗方案.
作者:陈小红;林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角蛋白是表皮和毛发角质形成细胞内主要结构蛋白,其编码基因位点簇集在染色体上两个区域内,故称为角蛋白簇.现综述了已知的角蛋白基因簇及其突变后所导致的多种遗传性皮肤病和其它疾病,旨在揭示发病机理,为尚未解决的遗传性皮肤病研究提供思路,并且为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张正华;刘维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寄生虫病妄想是一种罕见的以患者固执地误认为自己被寄生虫感染的精神性疾病,皮肤蚁行感常是患者描述的首发症状.一般仅靠病史即可作出诊断,但一定要排除器质性皮肤病.虽然本病是一种精神性疾病,但患者常到皮肤科就诊.匹莫齐特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佳药物,完全缓解率达50%,锥体外系症状是其常见副作用.
作者:李慧忠;樊翌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隐性遗传性单基因皮肤病是进行基因治疗研究的理想候选疾病,目前这一领域的许多研究进展迅速,但传递基因的表达调控和机体的免疫应答仍是研究的难点.对几种典型隐性遗传性皮肤病基因治疗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崔勇;杨森;张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Fractalkine是一种CX3C类趋化因子,具有与膜相结合或脱落可溶的2种分子形式,从而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协同受体.就fractalkine与其受体的结构、功能与银屑病、艾滋病等皮肤病的关系作一概述.
作者:鲍彰;郑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面部良性皮肤病的治疗对美容有很高的要求,在可以选择的治疗中,冷冻疗法具安全、容易操作、美容效果好、价格低廉等优点.由于其可控性好,并选择性地作用于组织,因此适用于眼睑及其周围区域皮损的治疗.
作者:鞠梅;顾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外科毛发修复技术经历了头皮缩减术、皮瓣修复术、游离毛发移植术3个阶段.目前,小型移植、微型移植、毛囊移植在临床普遍使用,和药物治疗相比,是治疗男性型秃发可靠、显效的方法.介绍了毛发修复外科的历史、主要研究内容、新研究进展及前景,详细讨论了毛发毛囊移植过程的技术要领,分析了手术并发症及患者不满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作者:王焱;邵长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侵犯多系统的疾病,皮质类固醇的应用使其生存率大大提高,但副作用及激素的依赖性和不敏感,使人们寻找其他替代疗法.就近年来报道的非标准及辅助的口服和胃肠外给药的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的生物制剂和生物疗法、激素疗法及对症疗法进行了复习.
作者:李遇梅;陈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为一常见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口腔创伤、化学物质刺激、内分泌、精神紧张或病毒感染有关.多种药物的局部或系统应用可减轻其症状或起到预防作用.大多数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患者可通过局部外用氨来呫诺、糖皮质类固醇或抗生素来治疗,但对于频繁发作或重症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患者,局部用药无效,往往需要系统给药.皮质类固醇、秋水仙碱、氨苯砜、已酮可可碱、沙利度胺等药都能减轻复发性阿弗它口腔炎症状,但不能防止其复发.
作者:张长宋;陈树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念珠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患者正在逐步增加,在参加性传播疾病门诊的患者中,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患者也在逐步增加.念珠菌性尿路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是白念珠菌,但念珠菌属中非白念珠菌引起的尿路感染也很常见.念珠菌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仍然依靠尿液真菌培养及尿液菌落计数,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感染部位来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军;郑和义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