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样体切除对儿童鼻窦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张锋;滕清晓;董保华;武慧丹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 鼻窦炎,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鼻窦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62例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切除肥大腺样体后给予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内窥镜评分为(3.82±1.51)分,对照组为(4.64±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腺样体切除对鼻窦炎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是儿童鼻窦炎治疗的必要辅助治疗手段。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恩替卡韦辅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恩替卡韦辅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恩替卡韦辅助治疗,评价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 HA、L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 HA、LN、PⅢ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HA、PⅢ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恩替卡韦辅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肝纤维化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华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工肝治疗重度肝病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重度肝病过程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重度肝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均行人工肝治疗,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80.8%)(P <0.05);观察组88.5%患者对护理方案满意,高于对照组(69.2%)(P <0.05)。结论人工肝治疗重度肝病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曹美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CT 导向下射频消融对不能手术切除肺癌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 CT 导向下射频消融对不能手术切除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肺部肿瘤患者64例,共75个肿瘤病灶,采用 CT 导向下射频消融术对其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行胸部 CT 扫描复查,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评价病灶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64例患者75个肿瘤病灶共进行了81次射频消融治疗(其中6个病灶进行了2次重复射频消融),治疗后3个月复查,75个肿瘤病灶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100%。治疗6个月后再次复查总有效率为86.6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大出血、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 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具有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创伤小、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可作为不能手术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张凤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汝南县人民医院妇科进行入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46例,将其按照年龄、病症以及护理方式等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饮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体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淋巴细胞数量,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体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淋巴细胞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相应的饮食护理干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使其在患病期间能够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

    作者:薛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儿童血清 IL -23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儿童血清 IL -2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给予对照组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 IL -23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 IL -2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 IL -23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哮喘患儿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清 IL -23水平。

    作者:刘孝桥;武军驻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盆腔手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盆腔手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淅川县人民医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80例盆腔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行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25%(1/80),对照组为8.75%(7/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7,P <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香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改良去骨瓣减压术用于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巩义市中医院收治的48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行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行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稳定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稳定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闫鹏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碱性含酶清洗剂与多酶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碱性含酶清洗剂与多酶清洗剂对器械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0件止血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取多酶清洗剂清洗,观察组取碱性含酶清洗剂清洗,分别采用目测法和血红蛋白法评价清洗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目测法检测合格率为98.83%,显著高于对照组8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红蛋白法检测合格率与对照组95.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碱性含酶清洗剂和多酶清洗剂均可清除器械表面血红蛋白,但碱性含酶清洗剂对金属器械的损伤较少,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者:秦红云;刘静;王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亮菌甲素治疗胆囊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亮菌甲素对胆囊炎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杞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胆囊炎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单纯应用亮菌甲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亮菌甲素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胆囊炎症彻底消除时间和临床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胆囊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亮菌甲素治疗胆囊炎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长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系统性健康教育路径表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路径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原阳县红十字医院收治的行阑尾切除术的16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路径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80例患者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术后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6.25%,同时研究组的各项临床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阑尾炎切除患者围术期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路径表,能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沙桂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接受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情况,及时给予应对措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朱新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规范化输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规范化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安阳市肿瘤医院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规范化输血中,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安阳市肿瘤医院实施输血治疗的27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的22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其规范化输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指征、同意书、护理记录、传染病学检测、输血医嘱、配发血单、输血后评估等操作不合格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输血服务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规范化输血中可有效减少输血不合格情况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新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住伊川县妇幼保健院的68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护理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治疗环境护理、病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消退情况、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同时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护理组患儿护理1 h 后平均体温为(37.4±0.5)℃,平均惊厥消失时间为(36.7±8.3)s,平均住院时间为(6.7±1.4)d,护理满意度为97.1%(33/34);而对照组则分别为(38.3±0.6)℃、(64.7±11.5)s、(9.7±1.4)d 以及79.4%(27/34)。经比较,两组患儿平均惊厥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在较短时间内控制患儿病情,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王俊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自体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60例患者(自体绳肌腱重建30例,同种异体肌腱30例),分组并按照Tegner 评分表、Lysholm 评分表、IKDC 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术前及末次复诊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自体绳肌腱组和同种异体肌腱组术后 Tegner 评分、Lysholm 评分及 IKDC 评分均比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项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体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岩;黄遂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2次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2次静脉应用氨甲环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六病区行全膝关节表面成形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术后静脉使用2次氨甲环酸组(A 组,分别于术毕关口时及术后3 h)及术后静脉使用1次氨甲环酸组(B 组,术毕关口时),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输血率和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结果A 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明显较 B 组小,输血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出现14例 DVT,B 组为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2次使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出血量,降低输血率,且不会提高 DVT 发生率。

    作者:刘冠磊;李毅;许建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通许县人民医院所收治的12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生活自理时间、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二次住院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敬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基于医联体的远程医学中心建设分析

    医联体是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简称,是指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是由一个区域内的大型医院与其他各级医院组成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区域内的优势医疗资源,实现优势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群众就医,节约医疗开支,并通过大医院的带动作用,终推动区域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区域医疗联合体医疗服务运作模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在美、英等国家出现[1]。2011年上海出现首家医联体组织,我国于2013年在医疗改革中正式推行医联体模式[2]。通过在多个地区推行运作,目前医联体已成为大型公立医院与其他各级医院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细化医疗分工及资源整合优化的平台。

    作者:魏海英;谢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相关护理干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学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30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30例单纯癫痫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性别比、癫痫病程、癫痫分型、癫痫发作频率等临床特点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癫痫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体质量、癫痫分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与单纯癫痫患者相比,具有女性患者比例高、癫痫病程长、癫痫发作频率高等临床特点,病情更加复杂、应予以重视。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脑梗死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 A 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 B 组,均空腹采集静脉血,行循环酶法测定 Hcy 水平,分析脑梗死与 Hcy 的关系。结果A 组患者血浆 Hcy 水平为(12.4±2.8)μmol/L,IMT 值为(1.2±0.3)mm,颈动脉硬化发生率为90%,均明显高于 B组(P <0.05)。血浆高 Hcy 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重视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积极预防及处理。

    作者:王锐意;马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