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并发甲沟炎的二期梅毒1例

付瑶;高明阳

关键词:二期梅毒, 甲沟炎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男,22岁.因双手足、肛周及包皮红斑和溃疡2个月于2013年12月24日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手掌、足跖部出现浸润性红斑,双手甲周、右足第四趾甲周出现红肿,局部溢脓,无疼痛,同时肛周出现斑块,包皮远端红肿、轻度糜烂,因无明显不适,患者从未就诊,自行将红霉素粉外用于双手甲周,无明显疗效.既往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史,否认甲周外伤史,发病前有多次婚外性生活史,龟头曾有无痛性溃疡,外用红霉素软膏3周后消退.
临床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蓝趾综合征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65岁.双足趾青紫4个月,加重伴疼痛2个月,于2014年1月17日来卫生部北京医院就诊.患者4个月前因鼻出血经右股动脉行介入栓塞治疗,1d后双足趾出现青紫色斑片,无自觉症状,伴血肌酐进行性升高,未诊治.2个月前足趾斑片颜色加深,局部出现破溃结痂,伴双足疼痛,夜间及寒冷时明显,遇热稍缓解,行血管超声检查发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静脉无异常,予止痛及营养神经等治疗,疼痛未见缓解.既往史:冠心病3年.高血压15年.个人史:吸烟40余年,40支/d.余无特殊.家族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及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王巧贤;高小曼;常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红蓝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痤疮的Meta分析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检索2005-2014年国内发表的红蓝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痤疮临床试验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5篇文献,2 118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与单用外用药组相比,红蓝光联合外用药治疗痤疮有效率的合并检验分析结果为:Z=14.87,P<0.00001合并后的0R=4.65,95%的可信区间为(3.80~5.69).结论: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痤疮相对于单纯应用药物更有效.

    作者:李永荷;刘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红色阴囊综合征

    红色阴囊综合征(red scrotum syndrome)是一种临床上并不少见的疾病.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其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病史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注意将该病与其他累及阴囊的疾病,如接触性皮炎、银屑病及阴囊炎等进行鉴别.该病的治疗包括停用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局部外用和内服药物治疗.其中口服多西环素被证实对该病的治疗具有令人满意的疗效,但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总之,该病急需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规范的治疗.

    作者:陈奇权;郝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皮肤颗粒细胞瘤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28岁.胸部丘疹5个月,于2014年1月8日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胸部出现一丘疹,逐渐变大,轻压痛,无明显瘙痒.未诊治.患者平素体健,无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胸部近右乳下可见一枚约1.1 cm×0.8 cm结节,呈红褐色,中央轻度凹陷,边界清楚(图1A),质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作者:张璋;陈办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金刚烷胺诱发网状青斑

    报告1例金刚烷胺致网状青斑.患者女,60岁.双下肢泛发网状青斑3个月.皮肤科检查:双下肢网状青紫色斑疹.结合患者因帕金森服用金刚烷胺的病史,排除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器质性疾病后,诊断为金刚烷胺致网状青斑.停药20 d后网状青斑现象完全消失.

    作者:徐思嘉;王岚琦;曹华;施若非;郑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家族遗传史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利用改良的basic and specific(BASP)分类分级法探讨雄激素性秃发(AGA)家族遗传史与其秃发类型、发病年龄、秃发严重程度及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毛发疾病门诊就诊的AGA患者.根据患者脱发情况进行改良的BASP分型,按照其脱发家族史进行分组,利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结果:男性AGA患者家族史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AGA患者的基本秃发类型在父子间具有相关性.有AGA家族史的男性患者比无家族史患者在相同发病时间内脱发更严重,而女性患者脱发严重程度受家族史影响小.有AGA家族史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比无家族史患者早.AGA家族史对于治疗脱发疗效无影响.结论:有AGA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早,脱发严重程度加重,且不同族系、不同亲缘级别的家族史对于患者脱发类型、严重程度的影响也不同,不同性别的患者受家族史的影响也有差别.

    作者:宋闯;周映;胡莉芳;董青;吴园琴;雎恒春;杜旭峰;曹蕾;后文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下唇部血管平滑肌瘤

    报告1例下唇部血管平滑肌瘤.患者男,30岁.左下唇结节3年,渐增大,偶伴有疼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平滑肌细胞增生,肿瘤团块内伴有大量不规则血管腔.免疫组化示血管内皮细胞CD31及CD34阳性,平滑肌细胞的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诊断:血管平滑肌瘤.予手术治疗后至今未复发.

    作者:戚腾飞;吴飞;汤依晨;史玉玲;刘业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婴儿先天性平滑肌错构瘤

    报告1例婴儿先天性平滑肌错构瘤(CSMH).患儿男,4个月.左侧背部出生时即有一色素沉着性斑块,大小约4 cm×8cm,表面有毳毛,界限不清,边缘不规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层胶原纤维间纵横交错的平滑肌束.诊断:CSMH.鉴于CSMH的良性生物学行为,未予治疗.

    作者:苏海辉;苑世萍;王晓艳;段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慢性皮肤病患儿家长精神因素与患儿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皮肤病患儿生活质量与家长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9月期间慢性皮肤病患儿587例[特应性皮炎(AD)、白癜风(Vi)、银屑病(Ps)]及其家长1 031例,并分别对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家长情绪(抑郁、焦虑)进行评估.结果:AD、Vi及Ps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均与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量表(CDLQI)评分相关.AD患儿中,家长焦虑组患儿的CDLQI评分[(10.67±7.86)分]明显高于家长无焦虑组[(7.68±7.13)分](P=0.004).Vi及Ps患儿中,家长抑郁组CDLQI评分为[(12.93±7.54)分和(12.05±7.77)分],明显高于家长无抑郁组[(10.34±8.02)分和(11.85±9.01)分](P=0.021,0.036).结论:家长情绪与慢性皮肤病患儿生活质量相关.

    作者:万水红;宋佩磊;冯俊花;熊程;张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伴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升高的皮肌炎

    报告1例伴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升高的皮肌炎.患者女,38岁.发热、肌肉无力2个月,躯干及四肢红斑1个月.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及cTnT明显升高,反复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未见异常,除外心肌损伤.诊断:皮肌炎.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3个月,皮损消退,肌无力、肌痛症状缓解,cTnT随CK、CK-MB下降而下降.对国内外文献复习,皮肌炎患者可以有cTnT升高.因此,对于cTnT升高的结果判断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避免误诊.

    作者:韩建文;李东霞;丁文媛;吕新翔;乌日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趾间鲍恩样丘疹病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29岁.因左足第四、五趾间黑褐色斑1个月,于2014年10月15日就诊于我院.患者约1个月前发现左足第4、5趾间出现一豌豆大黑褐色斑,无疼痛及瘙痒.患者无修脚习惯,无脚癣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增大.皮肤科检查:左足第4、5趾间一直径约0.8 cm类圆形深褐色斑,界限较清晰,边缘不整齐,表面光滑(图1),无鳞屑及糜烂.

    作者:张名望;郝飞;杨希川;周村建;翟志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头皮血管肉瘤1例

    患者女,74岁.因头皮紫黑色肿块伴出血2个月,于2013年10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侧头顶部出现一个黄豆大肿物,质软,不痛不痒,自行消毒后挑破皮损,未见任何物质流出,3d后皮损出血,自行用氯霉素外用,未见好转,皮损逐渐扩大.至当地医院皮肤科就诊(具体诊断不详),予以激光治疗,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口服左氧氟沙星等,3周后皮损结痂,周围仍红肿,遂至当地中医院用中药外洗,部分痂脱落后开始出血.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黄琦涛;韦海明;李丽丽;李玉秋;韦兰;谢治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不同皮肤类型斑秃的临床观察

    斑秃(alopecia areata, AA)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脱发,其治疗的方法及药物很多,其中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本病常用手段之一.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中国赴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门诊对不同肤色、不同头发颜色(发色)、不同国籍98例斑秃患者采用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本文对其治疗不同Fitzpatrick皮肤类型斑秃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元文;曹桓;徐军;潘文东;郭朝忠;侯宇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表现为疣状斑块及环状玫瑰红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报告1例表现为疣状斑块及环状玫瑰红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男,60岁.躯干、颈部及双侧上肢斑块伴瘙痒1年,双手红斑伴疼痛3个月,日晒后加重.皮肤科检查:手背和手指有角化性疣状斑块,四肢伸侧末端有略高于皮面的玫瑰红色环状水肿性红斑.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小板计数及血清补体明显下降,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的水平提高.手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化过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明显的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真皮浅层炎性细胞浸润.小腿伸侧环状红斑组织病理检查示中等程度的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及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表、真皮交界处IgG颗粒状带状沉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治疗症状缓解后失访.3年后患者再次出现同样皮损,并因狼疮肾炎、急性肾功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救治无效而死亡.

    作者:孙喆;刘雨溪;郝瑞军;宋智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1例

    1病历摘要患者男,24岁.左肩部丘疹1年余.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肩部出现一米粒大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未诊治.近1年来,丘疹逐渐增大,且周围出现红斑,丘疹部分变黑,于2012年5月28日到我科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肩部见一暗红色、花生米大丘疹,表面部分血痂,丘疹周围有黄红色斑,边缘清楚(图1).

    作者:郑博文;阮光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大疱性类天疱疮3例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BP)为一种慢性反复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皮损以腰部及腹部常见.本文报告3例BP患者,发病年龄或皮损分布与以往的报道有所不同,较为少见.1病历资料例1.男,24岁.全身红斑及水疱伴瘙痒2个月.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散在红斑、丘疹,部分红斑上散在水疱,伴瘙痒.自行外用糖酸莫米松软膏,无好转,且红斑渐增多,部分融合成片,红斑上水疱渐增多、增大,瘙痒明显.为进一步治疗,于2012年10月7日来我院就诊.收治入院.既往史:平素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近来无系统应用抗生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等用药史.

    作者:李浩;王凯波;李婧;刘岩;李铁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转移性皮肤印戒细胞癌

    患者男,56岁.腹部皮肤出现多个结节6个月.患者2012年1月开始出现间断性上腹痛,伴有反酸、嗳气,诊断为胃印戒细胞癌.遂在我院普外科行胃癌扩大根治术,术后组织病理示:胃溃疡型印戒细胞癌伴低分化腺癌.2013年7月因腹部皮肤出现多个粉红色半球形结节于2013年7月25日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期间请皮肤科会诊.

    作者:王惠琳;何弘;付士明;王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阿维A联合白芍总苷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

    目的:评价阿维A联合白芍总苷(TGP)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108例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口服阿维A联合TGP,对照组仅口服阿维A.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后第2、4、8及12周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判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试验组达到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50改善的患者为90%,对照组为7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患者比例为6.8%,对照组为22.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P联合阿维A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不仅达到PASI 50的疗效优于单用阿维A,且可降低单用阿维A引起的肝损害发生率.

    作者:俞晨;李振鲁;刘晓明;王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皮肤型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65岁.因左面部红色斑块半年余,瘙痒1个月于2013年12月5日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左面部出现一米粒大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皮损逐渐增大,发展为浸润性红色斑块,中央出现乳白色结节,1个月前皮损出现瘙痒,不伴发热.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李强;于小帅;杨志勇;赵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性1例

    患者女,24岁.患者8岁时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褐色斑,无瘙痒及疼痛等症状,未予治疗.近2年来,皮损逐渐加重,蔓延至四肢及胸背部皮肤.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疾病、传染病病史,手术外伤史及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双亲及一胞弟均体健,无类似疾病病史.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颈部、躯干及四肢皮肤见褐色色素沉着斑,其间散在分布较多的绿豆至黄豆大、形状不规则的色素减退斑,颈部及双下肢有苔藓样丘疹,呈淡红色,皮肤干燥伴少许鳞屑(图1).

    作者:王鑫丽;农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