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
组织病理特征图1的组织病理特征是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中下部棘层松解.未见明显水疱形成.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散在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
作者:常建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2006年1月以来笔者应用依巴斯汀(商品名:开思亭.西班牙艾美罗医用药物有限公司)治疗156例急、慢性荨麻疹.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忠永;邱会芬;张玉杰;张建明;安荣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88岁.因左颊部肿物5个月,于2008年9月29日至我科就诊.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颊部有一结节,如绿豆大,质地韧,呈红色,无破溃,无痒痛等自觉症状.
作者:韩永春;蔡东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我院2007年10月-2008年6月采用羌月乳膏(武汉健民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商品名:尤卓尔,天津药业)治疗80例儿童湿疹,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卫国;张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报告1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EN).患者男,62岁.心脏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出现全身红斑7 d,脱屑3 d.围术期曾使用过多种药物.全身表皮剥脱面积>30%体表面积,伴有黏膜损害.停用其他药物,继续给予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同时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后获得治愈.
作者:夏萍;吴文育;任捷;侯旭敏;郑志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病历摘要患儿男,14岁.因全身出现红斑、丘疹、鳞屑伴瘙痒2个月余,于2008年11月1日来我院就诊.2个多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腹部起鳞屑性红斑、丘疹,伴瘙痒,渐累及全身.
作者:梁海莹;李红毅;范瑞强;陈信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报告1例外毛根鞘癌.患者女,84岁.右侧面部出现肿块半年,增大、破溃,大小约3 cm×3 cm.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呈小叶状增生且与表皮相连的肿瘤组织.部分肿瘤组织显示外毛根鞘角化.该肿瘤组织主要由内含透明细胞质之非典型大型细胞所组成,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1/AE3)阳性,过碘酸-希夫染色(PAS)阳性,上皮膜抗原(EMA)阳性,S-100蛋白(S-100)阴性,平滑肌抗体(SMA)阴性,细胞角蛋白7(CK-7)阴性,临床诊断为外毛根鞘癌.建议患者行局部肿瘤切除.
作者:王涛;刘跃华;方凯;赵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20岁.因双上肢反复出现鳞屑性红斑、丘疹,伴瘙痒6个月余,泛发全身2个月余入院.6个月前患者双肘部出现绿豆大丘疹,上覆鳞屑,伴瘙痒.2个月前皮损渐发至全身,部分融合.
作者:刘静穆;张敏;王琳;郭在培;张谊芝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54岁.因双手掌出现结节、掌指关节挛缩3年,于2007年5月17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004年初偶然发现右手掌指关节处有一结节,质地坚硬,无痛痒等不适,未予重视;随后左手掌亦出现类似皮损,仍无明显自觉症状.
作者:葛兰;杨希川;郝飞;阎衡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患者男,42岁.因双足及小腿扁平丘疹1年,于2008年7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原因双足背出现灰褐色扁平隆起的角化性丘疹,米粒至绿豆大,表面稍粗糙,角化性皮损可刮除,但不出血.
作者:崔炳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患者女,57岁.皮肤出现红斑4年,结节半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轻度萎缩,Pautrier微脓肿形成,真皮大片状单一核细胞和组织细胞为主浸润,呈肉芽肿样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LCA(+),CD2(+),CD3(+),CD4(+),CD8部分阳性,CD45Ro(+),CD68部分阳性,CD20(-).诊断为肉芽肿性蕈样肉芽肿.
作者:耿松梅;王俊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报告1例儿童线状局限性弹性组织变性.患儿男,4岁.因出生时即发现左股部淡黄色水平条纹而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层胶原纤维束间隙增宽.Verhoeff-van Gieson染色见真皮中层簇集大量弹性纤维碎片.该文作者对线状局限性弹性组织变性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进行了研究,并对近30年的文献作一复习.
作者:相广财;韩冰;汪晨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报告1例表现罕见的斑块型皮肤局灶性黏蛋白病.患者男,70岁.右手背斑块2年余,无不适感,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皮损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内胶原束间隔增宽,其间大量无定形物质沉积,经阿新蓝染色证实沉积物为黏蛋白.
作者:张凡;张艳;涂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之一.它对表皮的发育、表皮屏障功能的形成、表皮脂代谢、角质层致密性、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和分化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恰当地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有利于治疗包括皮肤病在内某些疾病;使用不当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很好地了解糖皮质激素对表皮功能的影响,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防治由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艹問)茂强;宋顺鹏;Kenneth R.Feingold;Peter M Elias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报告1例硬化性黏液水肿患者使用沙利度胺治疗后疗效显著.患者男,47岁.全身出现丘疹2年余,皮肤变硬半年.经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皮肤增厚、变硬,范围逐渐扩大,全身皮肤呈黑褐色.固定电泳检测发现单克隆IgG-λ.经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硬化性黏液水肿.给予沙利度胺50mg,每日 3次口服.3个月后随访,患者皮肤明显变薄、变软,肤色变浅.
作者:秦晓民;方栩;黄岚;陈连军;吴文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色素性痒疹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皮肤病,以复发性、瘙痒性经红斑丘疹及大量网状或斑状色素沉着为特征.笔者诊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萍;李红兵;单敏洁;谭城;贾淑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患者男,37岁.因腰背部出现黑褐色斑片37年,全身散在白斑20年.于2008年7月16日就诊.患者自出生右侧腰背部即有大片黑褐色斑片,随着年龄增长斑片逐渐增大,其上有粗的黑色毛发,无任何不适.
作者:褚昕;陈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报告1例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患者女,24岁.左侧季肋部丘疹伴疼痛3个月余.系统检查无异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一隆起性损害,部分表皮增生肥厚,表皮突伸长增宽,真皮内可见增牛的血管腔隙呈网状排列.腔内可见较多红细胞,管壁为单层内皮细胞,包绕多少不等的胶原组织.诊断为血管内乳头状内皮细胞增生,予手术切除治疗.
作者:翟志芳;阎衡;杨希川;钟白玉;沈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1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因泛发性红色斑丘疹20余年,近5年加重,于2007年8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直径1~10 mm,无自觉症状.皮损数量逐渐增多,蔓延至臀部及上肢伸侧.
作者:马志红;杨勇;乔建军;李若瑜;涂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通过对我院2002年6月-2008年7月收住的42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有效治疗方案.根据皮损面积及全身情况将其分为轻、中、重3型,病情分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及愈后有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轻型患儿单用抗生素即可;中度患儿在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同时加用适量糖皮质激素,可加快病情恢复;重度患儿在应用广谱抗生素和适量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加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控制病情,缩短病程.
作者:陈颖;程波;施秀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