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瑾;刘晓雁;马东来
患者女,61岁.外阴红斑、鳞屑伴瘙痒7年,加重半年,于2007年5月22日来我院就诊.7年前患者右侧大、小阴唇上部出现境界清楚的红色斑片,随后表面有渗出、结痂,皮损缓慢向周围扩大,自觉瘙痒,严重时表面溃烂,皮损渐蔓延至阴蒂、阴阜及左侧大、小阴唇的上部,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长期给予抗过敏药、局部湿敷、外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
作者:刘斌;杨凌云;张晶;李家文;王椿森;涂亚庭;黄长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诱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人皮肤自然衰老的关系.方法:收集整形外科植皮手术中非曝光部位的皮肤标本60例,采用反转录(RT)-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皮肤组织中iNOS的表达水平,根据年龄分为青少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3组,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iNOS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青少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iNOS mRNA表达的相对量分别为0.372 7±0.037 1、0.601 4±0.052 5和0.711 0±0.050 7,3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示iNOS蛋白在青少年组主要为低度阳性,中年组主要为中度阳性.老年组主要为中高度阳性,3组之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OS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其可能与人皮肤的自然衰老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吉;王琦;谢红付;陈明亮;陈潇;唐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报告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伴腹膜后Castleman瘤.患者男,29岁.口腔、龟头反复糜烂1年,周身起皮疹半年,双眼有分泌物1周.结合病史、皮损特点、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组织病理改变、右腹膜后肿物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该病.
作者:马蕾;郑松;张丽;夏立新;郭哲;林俊萍;耿龙;陈洪铎;高兴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温肾中药联合青霉胺小剂量递加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硬皮病患者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和食管检查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中西药结合组对皮肤硬化、关节功能和肺纤维化改善均明显好于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前后雷诺现象和血内皮素积分差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均大于西药组,血沉在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中西药结合组治疗有效率较其他两组高,中药组不良反应小.结论:益气活血温肾中药联合青霉胺小剂量递加疗法治疗系统性硬皮病,对其皮肤硬化、雷诺现象、肺纤维化均有明显的改善,且不良反应较西药组低,疗效亦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
作者:郭敏骅;屠文震;陈冬冬;孙家英;石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黑头粉刺痣是临床少见的皮肤疾病,好发于面部、颈部、胸部,呈带状或单侧分布.笔者诊治2例发生于耳部且呈两侧分布的黑头粉刺痣.现报告如下.例1.男,11岁.两侧耳郭后毛囊性丘疹、黑头粉刺伴不适7年余,于2006年7月10日来我中心就诊.
作者:张俊;胡飞虎;郦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皮肤清洁剂具有去污、保湿、滋润及维护皮肤屏障功能等多种作用.对敏感性皮肤及面部有皮肤疾患的人群需慎重选用皮肤清洁剂.该文就皮肤清洁剂的成分、类型、应用及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作者:潘敏;朱文元;骆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床上将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与其他外用制剂混合或稀释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往往缺乏规范性和理论依据,故存在争议.该文综述了国外有关混合或稀释使用外用制剂之利弊的相关文献,旨在提请临床皮肤科医师关注这一问题.建议皮肤科医师应与从事外用制剂研究的药学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开展复方外用制剂的研究,以避免随意混合使用外用制剂的弊端,乃至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作者:曹元华;崔盘根;申国庆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男,16岁.因脊柱、胸廓畸形2年余,于2007年3月13日收住我院骨科.患者出生时背部即出现咖啡斑,逐渐扩大.1年前于咖啡斑上出现簇集状绿豆大丘疹,无自觉症状.2年前出现胸廓畸形.平素体健,智力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胡大雁;邓丹琪;周晓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报告1例艾滋病并发恶性梅毒.患者男,33岁.全身鳞屑性红斑、结节及破溃3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移入表皮.真皮浅中层致密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真皮层有明显的血管炎改变.实验室检查: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1:32;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HA)阳性;HIV抗体阳性.诊断:艾滋病并发恶性梅毒.
作者:孙秋宁;马东来;方凯;李太生;刘跃华;俞宝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先证者女,19岁.因双侧掌跖皮肤增厚、变硬19年,于2006年10月1日在华山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出生2个月时家人发现其双侧掌跖皮肤增厚、变硬、发红,未予治疗.三四年后患者双侧掌跖及指(趾)屈面皮肤弥漫性增厚,表面光滑、发亮,呈黄色.
作者:祝伦;王侠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影响脱发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量化分析,采取适当的心理治疗与其他治疗相结合.方法:应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对507例脱发患者进行调查评估,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507例脱发患者DLQI和CES-D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DLQI与CES-D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P<0.01).结论:脱发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心理带来负面作用,所以应及早进行联合治疗.并加大宣传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王磊;范卫新;曹蕾;许文嵘;刘莉萍;李子海;尹晓晴;储小燕;唐唯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由朱文元和倪容之教授主编的<疑难皮肤病彩色图谱>一书出版了.读后欣喜万分.本图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本图谱共收集414例疑难皮肤病例,1264张照片.
作者:常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紫外线照射对皮肤产生一系列急性或慢性损伤,预防紫外线损伤越来越引起公众的注意.口服防晒剂的作用不依赖于局部应用因而更加稳定,易于调控,除了可在人群中普遍应用外,还可以用于敏感人群对紫外线损伤的预防.该文就口服抗氧化剂抗紫外线的损伤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敏;朱文元;骆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扁平苔藓为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其病变主要发生在皮肤黏膜上,少数病例可有指、趾甲和毛发病变.假性箍指病又称自发性断指(趾)症,是一种在遗传或非遗传性疾病基础上并发的由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收缩导致的指(趾)环状萎缩与自截.
作者:徐艳;万屏;何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男,17岁.因右肩胛皮肤出现水疱、血疱1个月,于2006年12月11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肩胛部出现少量簇集性水疱,约针尖至米粒大,疱壁厚,疱液清,无瘙痒及疼痛,未予诊治.上述水疱逐渐增多,部分水疱转变为血疱.
作者:陈小玫;李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9月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娟;陈周;徐前喜;张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笔者于2007年1-5月采用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口服联合2%克霉唑霜外用治疗足癣,并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晓芳;王琴;成蓓;高慧;陈菲菲;翁晓芳;冯永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儿男,5岁.主诉:左肩部起多个红色丘疹40余天.现病史:40余天前家人发现患儿左肩部有2个粟粒大红色丘疹,随后邻近部位渐出现20余个类似的红色丘疹,渐增至绿豆或黄豆大,无自觉症状,部分皮损擦破后易出血.发疹前局部无外伤史.
作者:尚进;何威;吴军;黎智;黄海;余小勤;付秋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毛孔紧致类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方法.方法:选择60名健康中青年女性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研究者评估、受试者自评和仪器测试3种方法对宣称有紧致毛孔功效的某国外著名品牌化妆品进行功效评估.结果:研究者评估和受试者自评可反映受试者整体皮肤毛孔的变化;仪器测试可以客观地反映皮肤毛孔大小的改变.结论:皮肤毛孔孔径的测量结合研究者和受试者的评价是毛孔紧致类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作者:万苗坚;赖维;谢淑霞;苏向阳;龚子鉴;易金玲;杨素莲;区凤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毛发经常暴露于日光中,紫外线的辐射会造成毛发光损害,其损害的程度与紫外线波长、光线强度及毛发黑素类型有关.毛干本身的特殊结构有一定的光防护作用,但作用有限.染发剂会引起毛小皮和毛皮质黑素沉着,所以能够提供一定的光防护.许多护发产品,如洗发水、护发素、头发造型剂等,由于添加了遮光剂也有一些光防护作用.
作者:李梅云;朱文元;范卫新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