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城;朱文元;闵仲生
患者男,73岁.30年前面部、颈部、背部出现红斑,略肿胀,不痒,当时在外院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盘状红斑狼疮(DLE),间断皮损内注射甲泼尼龙治疗1年.面部和颈部皮损消退,背部皮损未愈,并逐渐扩大,口服中药和外用尿素软膏无效,于2005年3月31日来我院门诊就诊.1991年因腰痛在骨科确诊为腰椎结核,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好转,背部皮损继续扩大.
作者:张春玲;葛蒙梁;李淑静;常建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残毁性掌跖角皮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笔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焦健;李春阳;王玉坤;钟华;张友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48岁.因肛周、外阴、腹股沟反复出现红斑、瘙痒30年,于2007年3月5日至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就诊.患者自1977年开始肛周出现红斑、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治,外用氟轻松等药膏好转,但病情反复.
作者:谢韶琼;廖万清;温海;陈江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51岁.因双下肢紫红斑、结节10余年,加重伴溃疡2月余,于2007年4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双足多处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块、结节,易出血,疼痛不明显,在多家医院先后予激光、外用氟尿嘧啶治疗后好转,但反复发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全身症状.12年前患肺结核,已治愈.
作者:刘蔚;李广虎;胡白;赵政龙;张思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17岁.双小腿多发结节、溃疡、肿胀伴疼痛1个月余,于2007年2月12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小腿出现米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硬结和脓疱,有轻微疼痛.在外院治疗(用药不详)效果不明显,皮损逐渐增多、增大,呈蚕豆至鸽蛋大溃疡,周围红肿,渐向外扩展,疼痛加剧.既往无类似疾病史.
作者:王桂花;王飞;潘永正;董正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77岁.背部红斑加年,斑上出现角化性丘疹伴瘙痒1年,于2006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20多年前于右侧背部出现一椭圆形红斑,伴轻微瘙痒,未予治疗.1年前,红斑上出现针头大角化性丘疹,搔抓后出现点状和线状结痂,表面有细碎鳞屑,红斑逐渐扩大为周边略高起、边界清楚的地图状斑片,曾对症治疗无缓解.
作者:许镲;黎昌强;何渊明;钟建桥;邓茂;朱玉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重症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作为重症大疱性药疹的两种临床类型,其支持治疗包括尽早停用致敏药物、早期住院治疗、保护创面、预防感染及加强营养.特异性治疗包括早期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及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等.推荐在支持治疗基础上联合多种抗凋亡药物治疗,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索.
作者:陈金波;王宝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统计经血感染HIV/AIDS患者各种皮肤病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河南、山西两地2164例经单采血浆或输血传播的HIV/AIDS住院和门诊患者皮肤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T细胞计数.并将CD4T细胞计数和皮炎湿疹类疾病及念珠菌感染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这一人群中皮肤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常见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其次为口腔念珠菌感染和浅部真菌病.结论:HIV感染/AIDS患者皮肤病高发,河南、山西两地经血传播HIV人群中以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及真菌感染为多见.
作者:高艳青;吴昊;黄晓婕;张可;孙欣;刘翠娥;刘安;黄春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笔者于2006年5月-2007年8月采用2%酮康唑洗剂(商品名:采乐洗剂)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商品名:达芙文)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与单独外用2%酮康唑洗剂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成军;沈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和色索性梭形细胞痣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8例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和9例色素性梭形细胞痣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表现为梭形或上皮样痣细胞增生并伴有显著的胶原硬化和均质化,色素性梭形细胞痣表现为真、表皮交界处梭形细胞增生并伴有纤细的色素颗粒沉积.结论:结缔组织增生性Spitz痣和色素性梭形细胞痣是Spitz痣中较少见的特殊类型.其中色素性梭形细胞痣需要与黑素瘤相鉴别.
作者:王雷;廖文俊;王刚;李承新;李春英;高天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先天性角化不良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综合征,现将笔者诊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崔炳南;刘瓦利;舒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于Th2细胞上的化学诱导趋向性受体(CRTH2)+细胞的变化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率.评价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以CRTH2/CD4/CD63抗体组合,检测正常人及急、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和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口服氯雷他定治疗28 d后外周血中CRTH2+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率.结果: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CRTH2t细胞较正常人显著降低,急性患者尤为明显;但其中CRTH2+CD4-的嗜碱性粒细胞却较正常人显著增高,慢性荨麻疹患者更为明显;荨麻疹患者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率显著增高,而急、慢性患者相似;氯雷他定治疗对以上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与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水平的持续增高有关.
作者:吴伊旋;王利民;冯欢;沈惠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男,42岁.主诉:双下肢红斑、紫癜伴色素沉着3个月.现病史: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足背出现红色丘疹,呈环形,无明显自觉症状,逐渐增多,自足背向下肢近端蔓延,现已累及膝关节下部.曾在外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给予维生素C、酚磺乙胺(止血敏)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疗效.近2年来患者感到双下肢酸胀,偶尔出现足背水肿.
作者:常建民;杨敏;石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女.36岁.因咳嗽、发热、疲乏、无力1个月余于2005年3月16日收入院.患者于2005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痰,乏力,经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体温39.0℃左右,伴寒颤.同时左下肢肿痛,消瘦明显(体重下降6 kg),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增大.
作者:付萍;毕慧;何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儿女,7岁.双侧面部出现灰褐色斑6年余,于2007年4月17日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就诊.患儿出生4个月后无明显诱因双颊部出现散在青灰色斑,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扩展至双侧眼睑、额部及鼻翼两侧,双侧巩膜逐渐蓝染,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科门诊就诊.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作者:袁小英;江丽;杨健;庞晓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儿男,出生63 d.全身红斑、丘疹、脱屑40 d,口腔黏膜白色膜状物3 d,于2007年1月16日收住院.患儿生后21 d无明显诱因臀部出现红斑、丘疹、脱屑,皮损逐渐增多,并向头面部及四肢蔓延.
作者:徐国林;熊芬;眭维耻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检测5例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患者SCN9A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患者I临床资料,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扩增SCN9A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结果:在5例患者中分别发现SCN9A基因4个新的突变位点(L823R、Q10R、V872G、S21 1P)及1个已报道过的突变(1848T).在50名正常人对照中未发现相同突变.结论:SCN9A基因的L823R、Q10R、V872G、S211P及1848T突变可能为引起这5例患者临床症状的病因.
作者:林志淼;李岩;张黎黎;曹先伟;张燕灵;杨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报告1例并发乳腺癌和乳房Paget病的皮肌炎.患者女,51岁,右乳房出现肿物20余年,红斑、糜烂4年,面部及四肢红斑、丘疹伴肌痛2个月余,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皮肌炎并发乳腺癌及乳房Paget病.
作者:张金燕;杨淑霞;涂平;李妍;赵邑;吴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患者女,19岁.鼻尖部出现红斑伴多汗3年,于2007年12月2日来我院门诊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鼻部潮红,其上散在米粒大圆形淡红色丘疹.表面有大量汗滴.自发病以来常常全身多汗.否认有外伤、过敏及日光曝晒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成员中无类似患者.
作者:曹蕾;朱文元;王磊;范卫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71岁.因头面部丘疹、结节伴瘙痒3个月,于2007年3月2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头顶部出现一蚕豆大斑块,伴瘙痒,搔抓后局部渗液及结痂,未予治疗.
作者:杨玲;何威;吴军;杨进清;黄海;付秋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