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宁琰;顾富祥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以皮肤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少见.
作者:魏录萍;张晶;车红;乌日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70岁.因左面颊出现紫红色结节伴瘙痒、破溃4个月余,于2006年3月27日来我中心门诊就诊.
作者:吴伟伟;杨先旭;陈勇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白色萎缩的认识,探讨其诊断依据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以来我院住院的7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发病年龄以中年以上女性居多,皮损表现为双小腿、踝部、足部散在淡红色和紫红色斑疹、斑片,逐渐破溃、渗液、溃疡、结痂、萎缩形成象牙白色瘢痕,夏重冬轻.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组织病理改变为真皮浅层小血管数量增多,血管内皮细胞显著增生,管腔狭窄,少数血管壁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及玻璃样变、透明血栓形成,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结论:本病主要根据临床特点和组织病理诊断.目前,以大剂量双嘧达莫、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为首选;其他还可选用纤维蛋白溶解药、抑制血小板聚集药,以及中药生地、山药;重症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术可获得近期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晓菲;杨希川;张琬;邓军;阎衡;徐生彦;郝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女,24岁.因颈部、背部皮下结节伴痛痒4个月余,于2006年4月26日来我科就诊.
作者:张浩;何晓丹;冉玉平;邓安孝;廖琳;陈建平;张东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早期先天梅毒的皮损呈现多样性和不典型性.与少数皮肤病皮损极易混淆,造成误诊或漏诊.
作者:顾宁琰;顾富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例1.先证者,女.28岁.颈部、腋下等处出现淡黄色斑块伴明显皮肤松弛10余年,于2005年4月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
作者:施晓勤;陈维峰;刘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女,47岁.因双颧外侧褐黑色丘疹5个月,于2006年1月就诊.患者5个月前双颧部出现少许褐黑色丘疹,时有微痒,后皮损逐渐增多,在外院给予氧化锌糊剂治疗,疗效不佳.
作者:孟赤;钱悦;刘厚君;李家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报告1例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患者女,38岁.左眉间淡黄色丘疹3年,增大伴糜烂、结痂2年.皮肤科检查:眉间偏左有一基底约3 cm×3.5 cm大、略隆起的局限性浸润性蜡样硬斑块,表面有一约1.2 cm×1.5 em、高低不平的浅溃疡.组织病理诊断: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
作者:张群寿;王婷婷;王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例1.女.58岁.颜面部淡黄色半透明丘疹5年.于2005年7月就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侧颊部出现粟粒大淡黄色丘疹,并逐渐增多、增大,无自觉症状.
作者:李敏;尹光文;李冬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笔者于2002年2月-2006年2月对我所门诊就诊的112例儿童、青少年颜面部白癜风患者给予他卡西醇软膏(商品名:萌尔夫)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源;弓娟琴;贾虹;刘训荃;宗文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男,49岁.因躯干、头面部有毛囊性丘疹15年,加重1个月,于2006年6月就诊.患者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面部和胸部出现形态、大小一致的毛囊性角化性丘疹,表面有褐色油腻性痂皮覆盖,无自觉症状.
作者:刘凤年;范瑞强;廖列辉;莫秀梅;刘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女,51岁.主诉:颈部结节伴轻度瘙痒半年,并逐渐增大.现病史:患者于2005年9月颈部出现一米粒大淡红色丘疹,伴轻度瘙痒.
作者:杨敏;常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皮肤是人类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表面的酸碱度不仅是皮肤的生理指标,同时也反映了整个机体的状态.
作者:辛淑君;刘之力;史月君;Kenneth R;Feingold;Peter M;Elias;蔄茂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斑秃是一种遗传与免疫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毛囊慢性炎症[1].笔者对6例斑秃和1例正常头皮的普通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民;禤国维;陈达灿;范瑞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报告1例Sweet综合征伴鞘膜积液、附睾炎.患者男,52岁.1周前头部、颈部、胸部出现红色丘疹、斑块,部分损害表面呈水疱样,左侧阴囊肿大,伴发热5 d.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及乳头高度水肿,密集中性粒细胞浸润.阴囊B超示:双侧鞘膜腔积液,左侧附睾增大.给予泼尼松治疗2周后皮损消退,鞘膜积液明显改善.
作者:毕新岭;阎明;李志玉;顾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沿海地区被水母(海蜇)蜇伤引起的海蜇皮炎并非少见,但报道甚少,治疗亦欠规范.
作者:徐瑛;李海慧;李宗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他卡西醇软膏外用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对27例掌跖脓疱病患者两侧皮损分别外用他卡西醇软膏和15%尿素软膏,并于用药后第2、4、8周观察疗效.结果:27例患者他卡西醇治疗侧皮损有效率为59.1%,明显优于对照侧(16-2%),其治疗起效时间早于对照侧,患者耐受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他卡西醇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张俊;胡飞虎;郦黎明;朱文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临床上一些色素性皮肤病表现为线状色素沉着,一些虽然不是色素性皮肤病,但也会出现线状色素沉着.该文综述了有线状色素沉着表现的皮肤病,如线状和漩涡状痣样过度黑素沉着病、线状.Becker痣、线状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带状黄褐斑、线状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线状色素性扁平苔藓、线状皮肤红斑狼疮、线状硬皮病、Moulin 线状萎缩性皮病等.
作者:常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皮肌炎/多发性肌炎(JDM/PM)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特点.方法:比较分析25例JDM/PM与143例成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与成人DM/PM相比,JDM/PM男多于女;初发症状中肌痛和体重下降较少见,临床表现中光敏较多见,较少出现肌痛、咽喉部肌群受累、消瘦和肺、胸膜受累;末见并发恶性肿瘤和死亡;血、尿常规,免疫学,血清酶,肌电图及肌活检结果等则与成人无统计学差异.结论:JDM/PM具有一定的临床表现特征,肺、胸膜较少累及,预后较好.
作者:刘彤;许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红皮病性银屑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36例红皮病性银屑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卫;杨健;张文丽;赵广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