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发性成人黄色肉芽肿

杨敏;常建民

关键词:肉芽肿, 黄色, 成人, 单发
摘要:患者女,51岁.主诉:颈部结节伴轻度瘙痒半年,并逐渐增大.现病史:患者于2005年9月颈部出现一米粒大淡红色丘疹,伴轻度瘙痒.
临床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毛囊角化病并发红皮病1例

    患者男,49岁.因躯干、头面部有毛囊性丘疹15年,加重1个月,于2006年6月就诊.患者于15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面部和胸部出现形态、大小一致的毛囊性角化性丘疹,表面有褐色油腻性痂皮覆盖,无自觉症状.

    作者:刘凤年;范瑞强;廖列辉;莫秀梅;刘文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单发性成人黄色肉芽肿

    患者女,51岁.主诉:颈部结节伴轻度瘙痒半年,并逐渐增大.现病史:患者于2005年9月颈部出现一米粒大淡红色丘疹,伴轻度瘙痒.

    作者:杨敏;常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青少年与成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皮肌炎/多发性肌炎(JDM/PM)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特点.方法:比较分析25例JDM/PM与143例成人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与成人DM/PM相比,JDM/PM男多于女;初发症状中肌痛和体重下降较少见,临床表现中光敏较多见,较少出现肌痛、咽喉部肌群受累、消瘦和肺、胸膜受累;末见并发恶性肿瘤和死亡;血、尿常规,免疫学,血清酶,肌电图及肌活检结果等则与成人无统计学差异.结论:JDM/PM具有一定的临床表现特征,肺、胸膜较少累及,预后较好.

    作者:刘彤;许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干扰素辅料致药物性皮炎2例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比较多,本文通过2例干扰素治疗丙肝导致的药物性皮炎,提示干扰素引起的药疹可能与某些型号干扰素的附加成分有关.

    作者:万学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股癣2例

    例1.男,25岁.阴囊白色斑片伴瘙痒2个月,于2005年7月就诊于我科门诊.患者于2个月前阴囊皮肤出现红斑,红斑上有白色膜状物覆盖,并逐渐增多,刮去白色膜状物后基底潮红,自用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无效.

    作者:许文;王家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恶性透明细胞汗腺瘤

    报告1例恶性透明细胞汗腺瘤.患者男,78岁.枕部黄豆大结节1年余,增大3个月,不痛不痒,在当地医院第一次活检未明确诊断,活检术后2个月复发.手术切除后组织病理诊断为恶性透明细胞汗腺瘤.半年后患者死亡,死亡原因不明.

    作者:黄长征;田进;杨凌云;李延;刘业强;钱悦;李家文;王椿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毛母质瘤1例

    1病历摘要患者女,70岁.因左面颊出现紫红色结节伴瘙痒、破溃4个月余,于2006年3月27日来我中心门诊就诊.

    作者:吴伟伟;杨先旭;陈勇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笔者于2003年1月-2005年1月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民;杨斌;刘巧;王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斑秃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斑秃是一种遗传与免疫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毛囊慢性炎症[1].笔者对6例斑秃和1例正常头皮的普通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民;禤国维;陈达灿;范瑞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他卡西醇软膏联合0.1%糠酸莫米松外用治疗颜面部白癜风疗效观察

    笔者于2002年2月-2006年2月对我所门诊就诊的112例儿童、青少年颜面部白癜风患者给予他卡西醇软膏(商品名:萌尔夫)联合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源;弓娟琴;贾虹;刘训荃;宗文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肠克罗恩病并发结节性红斑1例

    肠克罗恩(Crohn)病是一种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可累及整个消化道及其邻近器官,过去又称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或肉芽肿性肠炎.

    作者:陈力;谭城;李红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P16基因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的集落形成能力及P16基因mRNA表达,探讨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原因.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银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于含人干细胞因子(SCF)、人粒-巨噬细胞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IL)-3、IL-6细胞因子组合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培养14d时计数HPP-CFC集落,然后收集集落.提取纯化集落细胞的总RNA,应用反转录(RT)-PCR方法检测HPP-CFC集落细胞的P16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①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集落形态较小;②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细胞的P16基因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集落形成能力降低;银屑病患者骨髓HPP-CFC的P16基因mRNA表达阳性率增高,推测P16基因可能参与了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异常的发生.

    作者:张瑞丽;牛旭平;李新华;张开明;尹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红皮病性银屑病32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5年1月-2006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2例红皮病性银屑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36例红皮病性银屑病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卫;杨健;张文丽;赵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甲下血管球瘤

    报告1例甲下血管球瘤.患者男,36岁.右示指甲下暗红色丘疹,并伴有放射性刺痛10年.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位于真皮内,有假包膜,境界清楚,瘤内可见血管腔,周围绕以多层血管球细胞,基质中有较多肥大细胞及黏蛋白沉积.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肿瘤细胞波形蛋白、肌动蛋白、CD34均(+),结蛋白、FⅧ均(一).诊断:血管球瘤.

    作者:陈佳;曾学思;孙建方;李阿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弥漫性掌跖角化症一家系调查

    先证者女,61岁.因双足跖皮肤增厚、冬季发生皲裂44年,于2006年5月1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就诊.

    作者:翟琳莉;张红;江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幼儿肛周扁平湿疣1例

    早期先天梅毒的皮损呈现多样性和不典型性.与少数皮肤病皮损极易混淆,造成误诊或漏诊.

    作者:顾宁琰;顾富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牛皮蝇幼虫所致皮肤蝇蛆病1例

    患者女,24岁.因颈部、背部皮下结节伴痛痒4个月余,于2006年4月26日来我科就诊.

    作者:张浩;何晓丹;冉玉平;邓安孝;廖琳;陈建平;张东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表皮中负性调节因子Smad7的表达

    目的:探讨负性调节因子Smad7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quantitative real-time)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及正常对照皮肤中Smad7的表达.结果:Smad7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的表达较正常表皮显著升高(P<0.01).结论:脂溢性角化病皮损表皮中Smad7过度表达可能有助于表皮细胞的异常增生,促进脂溢性角化病的形成.

    作者:李颖;何威;张国威;吴军;黄海;何云志;黎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他卡西醇软膏治疗27例掌跖脓疱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他卡西醇软膏外用治疗掌跖脓疱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对27例掌跖脓疱病患者两侧皮损分别外用他卡西醇软膏和15%尿素软膏,并于用药后第2、4、8周观察疗效.结果:27例患者他卡西醇治疗侧皮损有效率为59.1%,明显优于对照侧(16-2%),其治疗起效时间早于对照侧,患者耐受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他卡西醇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有效,而且安全.

    作者:张俊;胡飞虎;郦黎明;朱文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口服阿维A引起月经紊乱

    近年来我科应用阿维A(商品名:方希,重庆华邦制药股分有限公司)治疗银屑病、面部囊肿性痤疮、面颈部泛发性扁平疣,及其他角化性皮肤病.

    作者:段强;李葆春;仵宁;张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