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尿蛋白分析

徐伟珍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 妊高征患者, 血液流变学, 指标, 预防妊高征, 尿蛋白定量, 现报道如下, 早期诊断, 功能障碍, 早期检测, 异常改变, 妊娠妇女, 临床意义, 临床表现, 控制病情, 发病机制, 定期产检, 病情变化, 微循环, 患病率
摘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危及母亲和胎儿生命的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孕妇平均患病率为10%[1].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而坚持定期产检,及早发现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是预防妊高征发病及有效控制病情的关键.尿蛋白是妊高征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早期检测对预防与诊断妊高征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血凝功能障碍等引起微循环的障碍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妊高征患者与健康妊娠妇女的血液流变学与尿蛋白定量(24 h)各指标的检测,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液与尿液指标的异常改变,以探讨妊高征患者的发病机制,对预防本病的发生与阻止其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抗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对大鼠周围神经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由于周围神经解剖与功能上的特殊性,即使使用显微外科技术缝合,功能恢复一般只有70%左右.如何提高神经再生的速度与质量,寻找新的修复方法仍然是日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神经吻合口处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导致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是影响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损伤处成纤维细胞的过多增殖有利于神经的恢复.多种生长因子都能调控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被认为是伤口细胞外基质积聚、收缩和异常修复的关键性调控因素,在瘢痕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抗体(抗TGF-β1抗体)可以中和体内的TGF-β1,阻滞其发挥生物学效应.本研究建立了大鼠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分离其中的成纤维细胞,测定了抗TGF-β1抗体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

    作者:韩晓强;梁泰刚;刘海波;孙海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肺部炎性纤维化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会诱发肺部炎症以及纤维化.方法 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2组均缺血45 min再灌注3h.实验结束后放血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蛋白含量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浓度,计算肺通透性指数(PPI)、测定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缺血再灌注组血清CK-MB活性及TGF-1浓度均增高,PPI值升高,肺组织TNF-α蛋白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诱发肺部炎性纤维化.

    作者:张玮玮;郭永清;陈强;余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蛇床子搽剂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Cuss.的干燥果实[1],为常用中草药,蛇床子素是从中药蛇床子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2],“蛇床子辛苦,性温功能入肾补命,祛风燥湿”;蛇床子及其复方的口服和外用制剂在临床已应用多年,主要用于止痒、治疗湿疹、银屑病以及妇科疾病[3-5]等.我们研制了复方蛇床子搽剂用于治疗体股癣,取得满意疗效,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复方蛇床子搽剂中蛇床子素的含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苑振亭;程丽萍;郇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现代宫颈病变的筛查目标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宫颈癌转变为早期检出高级别的宫颈癌前病变并进行阻断性治疗.宫颈细胞学加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阴道镜多点活检的诊疗程序是筛查宫颈病变的原则.现对我所在妇女病普查中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的5 840例,筛查出结果是不典型鳞状上皮(ASC)以上异常病例328例患者进行HPV检测,对162例HPV感染者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组织病理学报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高级别(CINⅡ或CINⅢ)的患者行宫颈锥体切除术,术后再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现将宫颈病变诊断方法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粪弹性蛋白酶-1测定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的意义

    粪弹性蛋白酶(FE)-1试验是一种间接检测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观察糖尿病胃轻瘫患者FE-1动态变化,探讨其对胃轻瘫的影响.

    作者:徐章;王永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职业性镍 铬接触工人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的研究

    铬、镍为不锈钢冶炼的原料[1],在不锈钢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镍、铬粉尘和烟尘,过量镍可在体内蓄积,导致接触性皮炎、胃肠道炎症、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甚至鼻癌和肺癌[2].研究表明,镍、铬化合物可引起氧化应激和对DNA、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从而生成DNA氧化产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3].尿中8-OHdG可以作为反映DNA氧化应激反应引起损伤程度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某钢铁企业不锈钢冶炼镍、铬作业工人晨尿中8-OHdG的含量,探讨职业性镍、铬接触对工人尿中DNA氧化损伤标志物8-OHdG水平的影响.

    作者:左春雨;商慧珍;孙建娅;李艳丽;南培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动态监测骨代谢标志物在诊治强直性脊柱炎中的意义

    目的 通过对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动态检测探讨其与强直性脊柱炎(A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AS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根据AS患者骶髂关节的病损程度分早期、进展期、晚期3期,选择各5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对照组选择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50名健康对照者,取患者晨起空腹血样,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ECLI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甲状旁腺素(PTH),总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tPINP),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T),Ⅰ型胶原C端肽(β-CTX),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对3期各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①AS组血清中NMID OT、25-(OH)D3低于健康对照组,β-CTX、ICTP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PINP、PTH浓度水平在AS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组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②AS晚期组血清中N-MID OT、25-(OH)D3低于早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β-CTX、ICTP浓度水平高于早期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与早期组tPINP、PTH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S疾病的进展,血清中N-MID OT、25-(OH)D3浓度水平逐渐降低,β-CTX、ICTP浓度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血清骨代谢指标在分期不同的AS患者中存在异常,不同指标参与了AS的骨吸收及骨转换过程,可为AS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方忠俊;李云春;江云峰;阳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舒芬太尼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舒芬太尼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230~280 g,2~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舒芬太尼后处理组(PO组)、舒芬太尼后处理组+PD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组(PO+L组)、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组(L组).I/R组,PO组,PO+L组,L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来建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模型.I/R组在再灌注前5 min时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ml,PO组在再灌注前5min时尾静脉注射1ml舒芬太尼稀释液1μg/kg,PO+L组尾静脉注射1ml舒芬太尼稀释液1μg/kg+LY2940020抑制剂0.3mg/kg,L组尾静脉注射1ml LY2940020抑制剂0.3 mg/kg.于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大鼠,取缺血部位心肌组织,用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肌细胞Akt及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计算p-Akt平均吸光度值与Akt平均吸光度值的比值(p-Akt/Akt),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4组AI、p-Akt/Akt的表达均升高(P<0.05);PO组比I/R组、PO+L组、L组AI降低,p-Akt/Akt的表达升高(P<0.05);PO+L组比L组AI降低,p-AkVAkt的表达升高(P<0.05);I/R组与PO+L组及L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舒芬太尼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李婧;王建刚;田首元;朱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慢性家族性抑郁症患者临床肾脏B超结果分析

    抑郁症以持续情绪低落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理状态或综合征,影响到全球20%的人群[1].家族性抑郁症通常因其特殊性,常反复间断性发作,需要长期足够疗程服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进而对机体的肝肾功能有很大影响[2].本文对38例有家族精神病背景、服药治疗至少2年的患者进行肾脏B超检查结果分析,探讨抗抑郁药物与肾脏异常发生率的相关性.

    作者:张惠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体会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类慢性致残性疾病,其发病率较约为0.1%到0.9%[1,2],在涉及关节的各类疾病中,AS仅次于类风湿发病率为第二位.然而,AS的早期诊断始终困扰着临床医生,相关研究报告从发病到确诊,其时间往往长达8~11年[3].旧有的诊断标准,即临床广泛应用的1984年修订AS诊断标准,显然缺乏足够的敏感性.2010年新的诊断标准公布,新标准不仅扩大了AS的内涵,更强调了AS的早期诊断,将磁共振成像(MRl)作为AS早期诊断标准之一.本次研究对23例早期AS患者症状及X线片、MRI的影像改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MRI在早期AS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睿铸;胡彦君;智勇;李建琴;纪斌平;张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神经再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传统观念认为,神经再生仅发生于哺乳动物胚胎期以及出生后早期,成年神经细胞不可再生.近年来关于神经再生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研究表明成年啮齿类和灵长类海马、嗅球等部位可产生新的神经元,具有一定再生能力.恢复成年神经细胞再生能力对于治疗一些顽固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以及抑郁症等有很大作用,所以探讨各种促进神经再生作用的内外因素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神经再生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作者:任斐;彭婉舒;贡时雨;姜文婧;李夏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尿蛋白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危及母亲和胎儿生命的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孕妇平均患病率为10%[1].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而坚持定期产检,及早发现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是预防妊高征发病及有效控制病情的关键.尿蛋白是妊高征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早期检测对预防与诊断妊高征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血凝功能障碍等引起微循环的障碍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妊高征患者与健康妊娠妇女的血液流变学与尿蛋白定量(24 h)各指标的检测,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液与尿液指标的异常改变,以探讨妊高征患者的发病机制,对预防本病的发生与阻止其发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伟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不同科室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痰分离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类型,是住院患者极易获得的医院感染.临床上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分离自呼吸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以及ICU患者[1].了解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早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曹婧;许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家蚕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活性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其病理特征是肾小球肥大,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积聚和基底膜增厚,从而导致肾小球高滤过和蛋白尿,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近年来有研究显示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转导通路与DN密切相关.ER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家族的一个亚族,可被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激活,介导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1,2].本研究旨在探讨家蚕丝胶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脏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DN提供新思路.

    作者:刘美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05-2012年太原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为了解太原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现将2005-2012年太原市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情况做出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流行性腮腺炎个案资料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事件相关信息资料来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作者:孟德权;赵桂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叶酸和加味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叶酸和加味导赤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ROU患者随机分为左旋眯唑组(对照组)、叶酸组、加味导赤散组(中药组)、叶酸和加味导赤散组(中西药结合组),分别服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中西药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5/50)、叶酸组的66%(33/50)、中药组的64%(32/50),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1,0.001).对照组、西药组和中药组的总有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 叶酸和加味导赤散联合治疗ROU,标本兼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管翠强;武云霞;郭洪波;赵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视力低下患者的重要性

    视力低下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疾病困扰,心理状态不佳,采取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7例不同类型视力低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心理护理,探讨视力低下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张巧川;刘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山西省古交市5 509名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临床分析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50~55岁[1].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近估计,每年我国女性宫颈癌新发病例约13.15万人,约有3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有明显下降.因此,对宫颈癌进行定期检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已被公认是恶性肿瘤防治中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病死率的措施.因此,开展普遍性的妇女宫颈癌检查是关注公共卫生和提高妇女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山西省古交市作为国家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点之一,于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采取宫颈刮片(TBS分类)做脱落细胞学镜检法对5 509名35~64岁农村妇女进行了宫颈癌免费筛查.

    作者:郝明鱼;王俊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396例.以是否发生HBV宫内传播将新生儿分为宫内传播组和非宫内传播组,分析母亲年龄、孕期HBV血清标志物水平、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与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关系.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趋势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HBV DNA阳性、HBeAg/HBV DNA双阳性和经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发生有关(P<0.05);母亲年龄、新生儿性别与宫内传播的发生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BeAg/HBV DNA双阳性(OR =3.662,95%CI为1.929~6.951)、经剖宫产分娩(OR=0.184,95%CI为0.090~0.375)被引入回归方程.趋势x2分析后显示,HBV DNA≥1×107 copies/ml时新生儿HBV宫内传播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 经剖宫产分娩是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的保护因素,而母亲孕期血清HBeAg/HBV DNA双阳性和HBV DNA≥1×107 copies/ml时,新生儿HBV宫内传播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丰淑英;李俊萍;高怡;郭珍;郭健;张临瑞;王婷;王素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32例帕金森病患者行平衡功能训练的康复护理

    帕金森病(PD)患者由于平衡及姿势反射障碍,在行走时容易快步前冲,遇到障碍物或突然停止前进时容易跌倒,从而导致危险发生;给其日常生活活动带来极大不便,也给患者家人及照料者带来沉重负担[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PD的治疗除采取药物治疗外,以运动疗法为中心的康复护理越来越重要.按照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过程,根据Berg平衡量表的14项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训练与干预,发现干预后的患者平衡功能得到改善,跌到次数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