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卿;张雁钢;米磊;王力;张江涛
目的 观察膝关节腔内注射甲氨蝶呤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6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关节腔内注射甲氨蝶呤注射液15 mg联合玻璃酸钠20 mg,每周1次,连续5次;对照组32例,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0 mg,每周1次,连续5次.并在首次用药后6周及12周时进行随访.结果 注射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反应的总体评价、医生对疾病状况的总体评价、WOMAC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及关节功能均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观察时间延长,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观察组滑膜厚度变薄、关节积液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且轻微,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超声引导下膝关节内注射甲氨蝶呤有助于提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缓解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安乐美;楚天舒;张宏涛;刘冰;朱清;阎磊;邵凤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6个月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PCI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52例,根据患者术后服用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类型,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组)和对照组(氯吡格雷组),每组26例.其中观察组术后服用替格瑞洛(90 mg),术后6个月改用低剂量替格瑞洛(45 mg),对照组术后持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两组患者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服药3个月后血栓弹力图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炎症因子情况.结果 服药后3个月检测显示,观察组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68.24±17.63)%]高于对照组[(47.91±15.97)%],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1.48±l2.78)%]高于对照组[(59.63土14.26)%],观察组ADP激活血小板形成大血凝块强度[(31.76±6.88)mm]低于对照组[(46.28±10.9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例数[4例(15.38%)]低于对照组[8例(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6个月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强度高,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站式全脑动态容积CT血管造影(CTA)及CT灌注(CTP)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TIA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诊断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CTA进行诊断,研究组采用一站式全脑动态容积CTA-CTP成像进行诊断,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影像结果,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CTP检测阳性35例,阳性率为87.5%;CTA检测阳性28例,阳性率为70%;出现缺血情况较多的部位为累计一侧半球,检测阳性率均为37.5%.CTP检测阴性5例,阴性率12.5%,CTA检测阴性12例,阴性率30.0%.研究组对侧镜像区脑血流量(CBF)明显高于异常灌注区,异常灌注区脑血容量(CBV)、对比剂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高于对侧镜像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侧镜像区CBF高于异常灌注区(P<0.05),CBV、MTT、TTP对比不明显(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仅头部血管狭窄灌注异常比例分别为35.0%、17.5%,仅颈部灌注异常比例分别为40.0%、22.5%,头部和颈部灌注异常比例分别为5.0%、2.5%,研究组灌注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站式全脑动态容积CTA-CTP成像可以较好地观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脑部血流和血管是否出现异常,能够用于指导短暂性脑缺血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超声心动图联合左心室腔内超声造影(LVO)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32例NVM患者作为观察组,32例均经超声心动图及LVO检查确诊,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左心室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心输出量(CO)、左心室每搏量(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结构变化情况.结果 三维彩色超声心动图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ESV、EDV水平明显较高,CO、SV及LVEF水平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O检查显示,两组心室腔内均可见造影剂充盈均匀;二维超声检查显示,观察组左心室内超声造影剂充斥增粗肌小梁间,可见深陷隐窝影像,而对照组室壁内膜光滑、连续,可明显区分心室腔;观察组隐窝长度为(4.43±0.65)mm,宽度为(2.63±0.42)mm,对照组心腔LVO图像上均无隐窝显像;而肌小梁测值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肌小梁个数、长度、宽度均较大,肌小梁宽、长比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彩色超声心动图联合LVO诊断NVM,可充分显示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情况,同时还可增强心内膜显影,清晰显示心腔内隐窝与肌小梁图像,为临床诊断NVM提供有力的影像学支持.
作者:王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钡餐造影对诊断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63例拟诊食管型颈椎病患者,均行常规X线平片检查及数字化X线钡餐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对拟诊食管型颈椎病患者,数字化X线钡餐造影诊断准确度为85.71% (54/63)、灵敏度为90.00% (36/40)、特异度为78.26% (18/23),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61.90%、70.00%、47.83%);误诊率为21.74% (5/23)、漏诊率为10.00% (4/40),均低于X线平片检查(52.17%、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X线钡餐造影诊断食管型颈椎病,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且漏诊率及误诊率低.
作者:周亚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加压螺钉联合前路锁定钢板对踝关节炎终末期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踝关节炎终末期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仅采取前路锁定钢板,研究组采取前路锁定钢板联合加压螺钉,6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术后引流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VAS)及足踝功能(AOFAS)评分、并发症(延迟愈合、切口浅表感染、畸形愈合)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用时、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VAS分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VAS分值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AOFAS分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分值均较术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90%)与对照组(35.48%)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压螺钉联合前路锁定钢板治疗踝关节炎终末期患者,可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感,促进足踝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作者:冯俊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51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而其血红蛋白下降水平、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均<0.05).两组血清钠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IPSS评分、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输血和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两组患者尿失禁、二次手术和逆行射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前者能够明显降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出血风险及住院天数,有助于减轻患者住院费用,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尉永太;张雁钢;米磊;王力;张江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小儿尿路结石惠儿的性别、年龄分布,结石部位及结石成分.方法 选取因尿路结石来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将90例患儿分为婴幼儿组(0~3岁)55例,学龄前组(4~6岁)23例,学龄组(7~12岁)12例.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并结合化学方法,对小儿尿路结石的性别、年龄分布,结石部位及结石成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小儿尿路结石发病人群中,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7∶2),且患儿年龄越小,这种趋势越明显;三组患儿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均高于下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136,P<0.01).右侧尿路结石45例明显高于左侧尿路结石2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9,P<0.05).所有尿路结石中含草酸钙成分56例,含磷酸钙成分29例,含感染类成分12例,含胱氨酸成分8例,含其他类成分2例.结石含草酸钙成分者多,其后依次为磷酸钙成分和尿酸类成分.所有尿路结石中单一类成分结石40例,其中单纯草酸钙结石24例;混合成分类结石50例.结论 小儿尿路结石主要发生于男性患儿,发病部位主要为上尿路结石,结石主要成分为草酸钙.
作者:王军卿;张雁钢;米磊;王力;张江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 选取采用PFNA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男10例,女28例;年龄(80.6±5.3)岁.致伤原因:行走跌伤26例,交通伤10例,动物撞跌伤2例.结果 38例患者手术时间(37.0±7.0)min,术中失血量(80.0±12.0)ml,术后5例因年龄过高或基础疾病较多,转至ICU病房治疗1~2d,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经相关科室联合积极处理后好转.所有患者伤口均为一期临床愈合,病情平稳出院.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诊3 ~12个月,38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0±3.5)周.随诊时,有4例患者自述患肢髋部和大粗隆区疼痛.结论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经临床操作技巧的改进,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减少,对于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陆根华;牟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医用生物组织胶水点涂法、分解法和胶线结合法对位黏合急诊面部创伤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115例面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15例均为单纯缝线缝合或单纯组织胶水手法未能解剖复位.通过医用生物组织胶水分解法、点涂法与胶线结合法对其面部创伤进行对位黏合,并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15例患者治疗后均能解剖对位黏合,其中1例(0.87%)患者发生创面感染,其余患者均无开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医用生物组织胶水点涂法、分解法和胶线结合法对位黏合急诊面部创伤伤口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术后美观、可靠,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强;杨晓明;陈锦华;田超;毕淑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在重症胸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固定术组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保守治疗组则予以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相关监测指标、镇痛药应用、住院时间与并发症.结果 内固定术组患者治疗后2h、1d、2d与3d的视觉模拟评分、心率与呼吸频率水平均显著性低于保守治疗组,PaO2水平显著性高于保守治疗组;镇痛药应用次数、住院时间与肺部并发症率均显著性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相比较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肋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吕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下埋植避孕剂避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皮下埋植避孕剂进行避孕妇女9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接受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妇女9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避孕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终止情况和满意情况.结果 随访2年内,观察组的避孕有效率为100% (92/92),对照组的避孕有效率为91.0%(81/89),两组避孕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5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阴道出血和腰痛或腹痛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终止使用率为2.1%(2/94),对照组的终止使用率为5.3% (5/94),两组终止使用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1.335,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3.5%(8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83.1% (74/89)](x2=4.709,P<0.05).结论 皮下埋植避孕剂在临床避孕中具有操作简便、高效持久、安全等优势,适合在育龄期妇女长效避孕中推广应用.
作者:廖源;徐明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患者,女,74岁,农民,既往体健,因“上腹部胀痛不适、纳差10d,黑便1d”入院,10 d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呈阵发性闷胀不适,纳差,食欲较前明显下降,当时未给予重视和特殊处理,1d前患者突然出现黑便,呈柏油样大便,急来医院.体检:体温(T):36.8℃,心率(P):73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3/58 mmHg(1 mmHg =0.133 kPa);患者神志清醒,精神差,慢性病容,中度贫血貌,四肢湿冷,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中上腹部压之不适,腹水征阳性,肠鸣音亢进,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张彦;胡国启;张学武;刘朋;刘萍;刘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5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0~60岁,体质量50~7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舒芬太尼组(A组),羟考酮组(B组),每组25例,手术结束前30 min,A组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B组缓慢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1 mg/kg.两组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后行PCIA,A组镇痛泵药物配方:舒芬太尼3μg/kg+氯化钠注射液100 ml;B组镇痛泵药物配方:盐酸羟考酮0.5 mg/kg+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参数设置:输注速率2ml/h,单次剂量2ml,锁定时间15 min.分别在术后3、6、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活动时、静息时的疼痛程度及内脏痛情况,记录患者苏醒期及术后48 h内患者恶心、呕吐及嗜睡等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3 ~48 h,两组患者活动时、静息时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内脏痛VAS评分比较,B组较A组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苏醒期及术后48 h内患者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且对于内脏痛的镇痛效果优于舒芬太尼,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
作者:曹娟;庞志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与对照组(仅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每组42例.84例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5.23±2.11)分,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为(75.23±4.1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使用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酯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用药安全性得以保障,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得到优化,使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生活,患者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栾慧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因卡铂+紫杉醇化疗导致的超敏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诱发超敏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予以卡铂联合紫杉醇化疗,观察患者用药后超敏反应发生情况与临床表现,并比较发生超敏反应、未发生超敏反应患者的基线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进一步明确导致超敏反应出现的相关因素.结果 60例患者中,16例(26.67%)化疗后出现超敏反应,按受累脏器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皮肤黏膜(10.00%)、消化系统(5.00%)、循环系统(3.33%)、呼吸系统(3.33%)、神经系统(1.67%)、泌尿系统(1.67%)及眼部反应(1.67%).超敏反应发生与微生物感染、预防用药时间、输液器具使用类型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卡铂与紫杉醇联合化疗应用于卵巢癌的治疗中,输液器具类型、微生物感染以及预防用药时间,会导致患者用药后出现超敏反应,临床需对此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减少超敏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敏;薛惠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应用骨刀进行改良的全椎管扩大潜行减压术和传统咬骨钳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6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39例,年龄61.8岁.对照组40例狭窄节段采用传统咬骨钳手术治疗,实验组46例狭窄节段应用骨刀进行改良的全椎管扩大潜行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的变化情况.所有患者随访7 ~18个月,手术效果根据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VAS及ODI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复查腰椎X线查看腰椎稳定性.结果 两组手术均进展顺利,无术中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02±0.25)h比(2.99±0.18)h],术中出血量减少[(219.35±26.45) ml比(264.75±28.19) ml,P<0.05];而引流量减少变化不大[(242.28±23.06) ml比(250.50±19.67) ml],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9例(72.5%),优良率为82.5%,实验组术后症状明显改善38例(80.4%),优良率为87.0%.末次随访时均未见不稳现象.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骨刀进行改良的椎管扩大潜行减压治疗椎管狭窄症短期效果良好,能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但需要术者掌握骨刀使用技巧并对腰椎解剖结构理解详细.
作者:朱俊博;黄宗强;严鹏辉;吴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胸壁加锁骨野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7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9例.A组行胸壁加锁骨野三维适形放疗,B组行胸壁加锁骨野常规放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CA125、癌胚抗原(CEA)、CA15-3水平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期生存率、2年期生存率、远端转移率、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轻度皮肤损伤、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骨髓抑制、血液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用于乳腺癌根治改良术后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后者的毒副反应明显更轻,安全性更好.
作者:贺明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Stretta微量射频(SRF)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LNF)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选择90例确诊为GERD患者,所有患者行Stretta微量射频手术或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手术.观察GERD术前术后症状评分、术后并发症评估、胃镜检查结果、PPI停药率.结果 9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其中51例行LNF治疗,39例行SRF治疗,随访6~12个月后,两组患者术后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术前降低,LNF对GERD相关症状疗效均优于SRF组(P<0.05).随访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包括胸骨后不适或疼痛、咽痛、腹泻、腹胀、吞咽困难.大多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4~8周后症状消失,LNF组中3例术后2周吞咽困难症状加重,2例经胃镜扩张后症状明显缓解.1例因胃镜扩张后症状仍未见好转,再次行腹腔镜手术解除梗阻,术后症状消失.两组术后并发症(胸骨后不适、咽痛、腹胀和吞咽困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F和LNF治疗后12个月,分别66.7%和82.4%的患者不需要服用PPI,或仅仅按需服用抗酸药物.结论 SRF和LNF均能有效控制GERD相关症状,但LNF的效果更佳.
作者:柳笛;王洪涛;李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并比较腹腔镜保守及根治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保守组(腹腔镜保守治疗)和根治组(腹腔镜根治治疗).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情况及术后2年生育率.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和根治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无大出血.保守组和根治组术中手术失血、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12%)高于根治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术后2年生育率(68%)高于根治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守性手术能增加术后的宫内妊娠率,根治性手术术后重复性异位妊娠的风险低,但对输卵管损伤大,不利于患者的妊娠.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需要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作者:仉元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