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测定念珠菌菌种

王英;顾军;刘维达

关键词:念珠菌, 聚合酶链反应, 引物
摘要:目的:应用内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建立一种较为快速、简便的检测和鉴定念珠菌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采用两对ITS通用引物ITS1、ITS4和ITS86、ITS4对7种(8株)念珠菌菌悬液进行PCR扩增.结果:两对引物3.5h内对7种念珠菌的菌悬液扩增出种特异的DNA条带,而第2对引物其种特异性更强.结论:采用ITS通用引物结合快速PCR检测法,可快速、简便、特异、敏感地检测出念珠菌,并能同时鉴定到种,这将在今后念珠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临床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庆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检测

    目前我国慢性荨麻疹患者逐渐增多,本病病因复杂,治疗困难棘手,治疗时原则上应首先寻找病因并加以去除.

    作者:杨斌;刁庆春;钟白玉;林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职业性疣赘

    1 病例资料1.14 病史:患者男,32岁,汽车修理厂配料工人.因双手扁平丘疹、疣状增生14年,双前臂丘疹5年,腹部丘疹1年,面部丘疹3个月,无明显不适,于2002年4月8日就诊.

    作者:刘玉峰;刘仲荣;高天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白癜风伴发银屑病14例临床分析

    白癜风与其他皮肤病,特别是与银屑病伴发,已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将笔者观察到的白癜风与银屑病伴发的14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萍英;吴瑞勤;朱慧琴;朱光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鼻翼部毛囊瘤1例

    患者男,45岁,工人.因左鼻翼部起淡红色肿块4年就诊.患者于4年前发现左鼻翼部淡红色丘疹,如绿豆大小,不痛不痒,因而未引起重视,以后丘疹逐渐增大,形成肿块.

    作者:林挺;罗中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皮肤菌群的测定与分析

    目的:探讨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携带细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携带情况.方法:选取正常人30名及门诊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186例,以棉签法分别在正常人及皮损部位反复擦拭后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正常人未检出金葡菌;湿疹继发感染患者皮损金葡菌及细菌总检出率均为92.9%;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金葡菌检出率和细菌总检出率分别为30.1%和67.7%;临床无感染的湿疹皮炎患者金葡菌检出率和细菌总检出率分别为25.0%和65.7%,后两者金葡菌及细菌总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湿疹继发感染患者,而金葡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结论:金葡菌与一部分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袁小英;李林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色素失禁症1例

    患儿女,8个月.出生3 d后全身出现淡红色斑,后在此基础上起绿豆至蚕豆大小的水疱,尼氏征阴性,无自觉症状.

    作者:刘永祥;陈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皮肤的变化

    老年皮肤的表皮与真皮变薄,表、真皮交界处界面变平,黑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减少,真皮体积可减少20%左右,皮肤附属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和减退,致使表皮更替速率、修复速率变慢,对损伤的反应、屏障功能、清除化学物质速率、感觉功能、血管反应性、体温调节能力均有所下降.因此老年人易患皮肤干燥、瘙痒、色素改变(增加或减退)、大疱性类天疱疮以及各种增生性疾病等.

    作者:刘承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梅毒性脱发1例

    患者男,19岁,未婚.2002年12月31日因头部脱发3个月就诊.患者头部初为片状脱发,后呈不规则状,不伴有其他皮疹,无瘙痒和疼痛等.

    作者:温诏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反向银屑病1例

    反向银屑病[]是指皮损主要位于身体皱褶部位的银屑病,临床上并非少见,约占寻常型银屑病的2.8%~6%[2].近笔者见到1例,报告如下.

    作者:万东芳;马东来;方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皮肤浆细胞瘤1例

    患者男,37岁,未婚.因上腭、皮肤散在紫红色结节伴疼痛1个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先于上腭、左颞部出现红色硬结,1周后上腭的损害表面破溃,进食时疼痛.

    作者:杨光河;程春林;赵长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环吡酮胺软膏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疗效观察

    2001年1~12月,笔者应用1%环吡酮胺软膏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海啸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免疫指标分析

    目的:研究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扩散法检测了12例隐脑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百分率及体液免疫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隐脑患者CD4+细胞百分率、CD4+/CD8+及C3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IgG下降(P<0.05).结论:在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隐脑患者同样存在着细胞免疫低下情况.

    作者:顾菊林;温海;廖万清;潘炜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双侧带状疱疹1例

    患者女,14岁.皮肤起水疱并感瘙痒、灼痛3 d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7 d前自觉乏力,略有头痛、腰酸,仍坚持上学.

    作者:党宏;朱光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儿童良性黑棘皮病合并肥胖及糖尿病1例

    患儿男,11岁,学生.肥胖伴全身皮肤色素增加3年.3年前,患儿体重比同龄儿童约重10 kg,且体重以每年大约10 kg增加,同时全身皮肤色素亦增加,尤以皱褶部位明显.

    作者:熊心猜;汪盛;冉玉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成人麻疹64例临床分析

    1997年以来,本地区麻疹散发流行,现将资料较完整的成人麻疹64例报道如下.

    作者:朱敏刚;刘卫;翁孟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先天性巨大色素痣并发白癜风1例

    患者女,17岁.出生时即发现躯干有大片黑褐色斑片,6年前开始全身出现散在色素脱失斑.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可见黑斑区真皮内散在和呈巢状分布的痣细胞,S-100和HMB45染色阳性.超微结构观察痣细胞内存在单个或复合黑素小体.白斑区皮肤表皮明显缺少黑素细胞.黑斑和白斑交界处未见朗格汉斯细胞.

    作者:郭志飞;劳力民;孙国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白塞病18例临床分析

    白塞病是一种累及皮肤黏膜、眼、滑膜、血管、肠道、肺和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多器官的血管炎症性疾患.笔者对1991年1月~2001年12月18例住院白塞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培光;杨森;张学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伊曲康唑联合蜡疗治疗高龄皮肤着色真菌病1例

    皮肤着色真菌病在我国并非罕见,随着抗真菌药物的研发,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然而,对于高龄、广泛、伴有瘢痕形成的着色真菌病病人的治疗经验较少.

    作者:杨连娟;李佳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带状疱疹合并视神经脊髓炎1例

    患者男,70岁.因右胸肋部带状簇集性红斑、水疱伴剧痛2周、进行性双下肢麻木无力3 d、突发左眼失明2 h入院.

    作者:杨庆永;秦春玲;尹方;廖元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用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测定念珠菌菌种

    目的:应用内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建立一种较为快速、简便的检测和鉴定念珠菌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采用两对ITS通用引物ITS1、ITS4和ITS86、ITS4对7种(8株)念珠菌菌悬液进行PCR扩增.结果:两对引物3.5h内对7种念珠菌的菌悬液扩增出种特异的DNA条带,而第2对引物其种特异性更强.结论:采用ITS通用引物结合快速PCR检测法,可快速、简便、特异、敏感地检测出念珠菌,并能同时鉴定到种,这将在今后念珠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英;顾军;刘维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