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皮肤菌群的测定与分析

袁小英;李林峰

关键词:湿疹皮炎, 非特应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群, 皮肤
摘要:目的:探讨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携带细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携带情况.方法:选取正常人30名及门诊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186例,以棉签法分别在正常人及皮损部位反复擦拭后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正常人未检出金葡菌;湿疹继发感染患者皮损金葡菌及细菌总检出率均为92.9%;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金葡菌检出率和细菌总检出率分别为30.1%和67.7%;临床无感染的湿疹皮炎患者金葡菌检出率和细菌总检出率分别为25.0%和65.7%,后两者金葡菌及细菌总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湿疹继发感染患者,而金葡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结论:金葡菌与一部分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临床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1例

    报告1例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同时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女,68岁,胸、背部可见正常肤色或红色不规则结节及斑块性皮损.口腔及下唇黏膜溃疡.血白细胞、C3降低,抗核抗体(ANA)阳性,促甲状腺激素增高,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阳性.皮损组织病理可见真皮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黏蛋白沉积.直接免疫荧光示表、真皮交界处C3呈线状或颗粒状沉积.结合该患者病情,对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谢志强;王爱琴;袁姗;李林峰;陈学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职业性疣赘

    1 病例资料1.14 病史:患者男,32岁,汽车修理厂配料工人.因双手扁平丘疹、疣状增生14年,双前臂丘疹5年,腹部丘疹1年,面部丘疹3个月,无明显不适,于2002年4月8日就诊.

    作者:刘玉峰;刘仲荣;高天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色素失禁症1例

    患儿女,8个月.出生3 d后全身出现淡红色斑,后在此基础上起绿豆至蚕豆大小的水疱,尼氏征阴性,无自觉症状.

    作者:刘永祥;陈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三种不同方法对各期梅毒患者血清检测的结果分析

    梅毒螺旋体(TP)侵入人体后产生两种抗体:非特异性抗体(反应素)和特异性抗体.为了探讨目前检测梅毒的几种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TP-DNA测定试验(TP-PCR)的可靠性,笔者应用甲苯胺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TP-PCR 3种方法,对165例可疑梅毒患者进行检测,并对确证的86例梅毒患者按病程、分期、曾治疗否作分类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家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双侧带状疱疹1例

    患者女,14岁.皮肤起水疱并感瘙痒、灼痛3 d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7 d前自觉乏力,略有头痛、腰酸,仍坚持上学.

    作者:党宏;朱光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生儿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预后(附5例报告)

    新生儿红斑狼疮(NLE)是发生于胎儿及新生儿期的一种少见的综合征.为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对5例NLE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及随访,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国内NLE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国内NLE以皮肤表现为主,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发病率较低,提示NLE的临床表现可能有种族特异性.

    作者:张立新;马琳;赵佩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先天性巨大色素痣并发白癜风1例

    患者女,17岁.出生时即发现躯干有大片黑褐色斑片,6年前开始全身出现散在色素脱失斑.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可见黑斑区真皮内散在和呈巢状分布的痣细胞,S-100和HMB45染色阳性.超微结构观察痣细胞内存在单个或复合黑素小体.白斑区皮肤表皮明显缺少黑素细胞.黑斑和白斑交界处未见朗格汉斯细胞.

    作者:郭志飞;劳力民;孙国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成人麻疹64例临床分析

    1997年以来,本地区麻疹散发流行,现将资料较完整的成人麻疹64例报道如下.

    作者:朱敏刚;刘卫;翁孟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环吡酮胺软膏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疗效观察

    2001年1~12月,笔者应用1%环吡酮胺软膏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海啸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用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测定念珠菌菌种

    目的:应用内转录间隔区(ITS)通用引物建立一种较为快速、简便的检测和鉴定念珠菌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采用两对ITS通用引物ITS1、ITS4和ITS86、ITS4对7种(8株)念珠菌菌悬液进行PCR扩增.结果:两对引物3.5h内对7种念珠菌的菌悬液扩增出种特异的DNA条带,而第2对引物其种特异性更强.结论:采用ITS通用引物结合快速PCR检测法,可快速、简便、特异、敏感地检测出念珠菌,并能同时鉴定到种,这将在今后念珠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英;顾军;刘维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皮肤菌群的测定与分析

    目的:探讨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携带细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携带情况.方法:选取正常人30名及门诊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186例,以棉签法分别在正常人及皮损部位反复擦拭后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结果:正常人未检出金葡菌;湿疹继发感染患者皮损金葡菌及细菌总检出率均为92.9%;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金葡菌检出率和细菌总检出率分别为30.1%和67.7%;临床无感染的湿疹皮炎患者金葡菌检出率和细菌总检出率分别为25.0%和65.7%,后两者金葡菌及细菌总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湿疹继发感染患者,而金葡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结论:金葡菌与一部分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袁小英;李林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反向银屑病1例

    反向银屑病[]是指皮损主要位于身体皱褶部位的银屑病,临床上并非少见,约占寻常型银屑病的2.8%~6%[2].近笔者见到1例,报告如下.

    作者:万东芳;马东来;方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调Q开关倍频ND:YAG 532激光治疗雀斑97例

    笔者所在科室于1999年至今应用VEGAS固体脉冲激光仪治疗雀斑患者9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洁;文汉东;艾建华;段慧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梅毒性脱发1例

    患者男,19岁,未婚.2002年12月31日因头部脱发3个月就诊.患者头部初为片状脱发,后呈不规则状,不伴有其他皮疹,无瘙痒和疼痛等.

    作者:温诏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皮肤的变化

    老年皮肤的表皮与真皮变薄,表、真皮交界处界面变平,黑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减少,真皮体积可减少20%左右,皮肤附属器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和减退,致使表皮更替速率、修复速率变慢,对损伤的反应、屏障功能、清除化学物质速率、感觉功能、血管反应性、体温调节能力均有所下降.因此老年人易患皮肤干燥、瘙痒、色素改变(增加或减退)、大疱性类天疱疮以及各种增生性疾病等.

    作者:刘承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儿童良性黑棘皮病合并肥胖及糖尿病1例

    患儿男,11岁,学生.肥胖伴全身皮肤色素增加3年.3年前,患儿体重比同龄儿童约重10 kg,且体重以每年大约10 kg增加,同时全身皮肤色素亦增加,尤以皱褶部位明显.

    作者:熊心猜;汪盛;冉玉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肠病性肢端皮炎2例

    例1.女,6个月.患儿出生后半个月时,双手出现散在红斑及小丘疹,逐渐发展至双下肢及臀部.近2个月双手、双前臂、双足、双小腿出现红斑及粟粒大的红色丘疹,并扩展至臀部、外阴、眼周、口周、鼻周及耳周等部位.

    作者:刘素凤;李鸿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姐妹同患Bloom综合征2例

    报道2例同胞姐妹患Bloom综合征.例1为10岁,有侏儒、光敏和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及血IgM低下,并伴有多处骨折,染色体检查正常.例2为5岁,有光敏和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发育正常,染色体检查正常.

    作者:王宏伟;夏维波;左亚刚;刘跃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剂量环孢素A联合泼尼松治疗重症皮肌炎3例

    环孢素A(CsA)是非细胞毒免疫抑制剂,能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白介素(IL-2)及其他淋巴因子的释放.

    作者:张丽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庆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变应原检测

    目前我国慢性荨麻疹患者逐渐增多,本病病因复杂,治疗困难棘手,治疗时原则上应首先寻找病因并加以去除.

    作者:杨斌;刁庆春;钟白玉;林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