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毅;罗素芳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收集8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其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近期治疗与远期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7.05±1.38)低于对照组(10.57±1.87),Bathel指数(84.52±10.20)高于对照组(70.09±9.76);远期预后良好率(62.5%)高于对照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9,6.465;x2=6.691,P<0.01);近期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5,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付兵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HIPEC)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84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HIPEC组31例:CRS+ HIPEC+化疗;对照组53例:CRS+化疗;比较两组CA125下降程度、腹水控制率、Kamofsky功能状态、化疗不良反应、低蛋白血症、外周血中钾离子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HIPEC组较对照组各治疗阶段CA125下降程度更加明显(P <0.05);HIPEC组腹水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17);KPS功能状态反映HIPEC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提高(P=0.018);术后化疗不良反应、低蛋白血症及外周血中钾离子两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PEC治疗晚期EOC近期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璐璐;苑中甫;陈晨;张瑞涛;邱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心血管疾病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96.63%比87.64%,x2=6.827,P=6.872)、治疗后TCHO[(3.03±0.21) mmol/L比(4.48±0.35) mmol/L,t=-2.843,P=0.012]、TG[(I.42±0.29) mmol/L比(1.72±0.47) mmol/L,t=-2.148,P=0.037]、治疗后LDL[(1.58±0.29) mmol/L比(2.83±0.55) mmol/L],t=-2.973,P=0.011]、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25%比16.85%,x2=5.864,P=0.031)、肝功能异常发生率(8.99%比2.25%,x2=4.162,P=0.046)、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24%比3.37%,x2=4.315,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能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指导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6年期间12 600对计划怀孕的夫妇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 =8 400)和对照组(n =4 200).观察组实施孕前孕期身体健康检查指导,对照组实行普通孕前孕期体检,比较两组缺陷儿出生的概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适龄孕妇身体状况、怀孕前TORCH病毒感染率、乙肝病毒携带者、阴道炎患病率、部分遗传病史等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缺陷儿出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怀孕前身体健康检查干预可降低适龄孕妇先天缺陷儿出生率,对预防不良妊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优生优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闫桂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后3种不同引流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行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引流切口位于胸骨上窝,B组位于切口外侧皮纹处,C组经原切口一端引出.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置管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B组、C组在引流量、颈部积液、颈部牵拉不适感、置管时间方面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方面,C组较A组、B组具有优势(P<0.01).结论 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经原切口一端留置引流管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传波;邵华;王钟林;苗永昌;姚壮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是从肿瘤组织中分离出来的肿瘤抗原特异性CD4+、CD8+T细胞,大量临床研究表明TILs结合高剂量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在高度侵袭性、难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已达到大约50%的阳性反应率.另有研究表明,体内TILs表面抑制性受体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功能处于抑制状态,称之为“衰竭”T细胞(Tex);且从肿瘤组织中分离TILs具有一定难度,本文主要介绍TILs的临床应用、功能减退原因及从外周血中分离肿瘤特异性CD8+ TILs的方法.
作者:李瑞娥;高全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单纯放疗和放化疗同步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65.31%)明显高于对照组(3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增强近期疗效,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期的延长.
作者:高绍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患者,女,30岁,因“停经34-1周,发现胎死宫内1h”于2016年10月12日收住人院,自觉入院前2d起胎动频繁,于11日夜起无胎动,B超示胎儿头位、死胎,入院终止妊娠.末次月经2016年2月15日,预产期2016年11月22日.既往史:2013年行剖宫产1次,自诉术中胎盘小块粘连,嘱其随诊,其未进一步诊治,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药物过敏史、外伤史、输血史.
作者:朱晓童;孔祥;王亭婷;严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钼靶X线检查联合螺旋CT对早期诊断乳腺癌敏感性及特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通过病理诊断确诊,并接受钼靶X线、螺旋CT检查.对比钼靶X线、螺旋CT及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结果,并统计不同方法检查80例患者肿块、钙化病灶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结果 病理检查76例阳性,4例阴性;螺旋CT检查显示67例阳性,13例阴性;钼靶X线检查显示65例阳性,15例阴性;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显示75例阳性,5例阴性;钼靶X线、螺旋CT及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特异性相比,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螺旋CT检查敏感性及准确性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相比,钼靶X线、螺旋CT检查敏感性及准确性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螺旋CT检查80例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螺旋CT检查相比,钼靶X线检查80例患者肿块、钙化病灶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与钼靶X线检查联合应用,有效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为临床早期治疗乳腺癌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丰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β-防御素作为一类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其在黏膜的免疫防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鼻黏膜为其靶组织之一.目前研究发现这一机制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我们设想通过研究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黏膜β-防御素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作者:张毓;任金龙;王银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价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的脑梗死的住院患者43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20 mg/d和10 mg/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硬化斑块体积、成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水平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高分辨核磁共振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体积及脂质核心体积百分比与治疗相比较均有降低.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总胆固醇、LDL-C水平、脂质核心体积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能改善患者的血脂、hs-CRP水平,且具有逆转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臧利敏;王龙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云南某市HIV感染者早期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CI4+T淋巴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该市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首次参加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情况及治疗后各随访时点(6、12、18、24、30、36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227例HIV感染者信息,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数为244个/μl;治疗6个月与基线、12个月与6个月、18个月与12个月、24个月与18个月、30个月与24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5,P<0.01;Z=-5.2,P<0.01;Z=-3.2,P<0.01;Z=-5.1,P<0.01;Z=-2.4,P=0.01),6、8、12、24、30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基线相比分别上升了72、45、23、35、18个/μl;CI4+T淋巴细胞计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不同基线CD4+T淋巴细胞分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前12个月升高幅度较大,随后升高的幅度逐渐缓慢趋于稳定;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免疫功能恢复越好.
作者:潘丽;岳晓娟;谢从艳;李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在宫腔镜电切术后联合应用曼月乐或妈富隆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明确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73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8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观察组术后宫腔放置曼月乐,对照组术后口服妈富隆3个月.观察两组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变薄(P<0.05);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后宫腔内放置曼月乐较口服妈富隆更能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作者:王满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84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止痛剂使用次数、住院时间等一般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CRP、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血清CEA水平.结果 ①一般情况:两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炎性因子:术前,两组CRP、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CRP、IL-6、TNF-仪均较术前上升,但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功能:术前,两组CD3+、CD4+及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两组CD3+、CD4+及CD4+/CD8+均较术前下降,但观察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清CEA:手术前后两组CE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CEA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76% (2/42)]低于对照组[19.05% (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胃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对机体损伤小,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降低血清CEA水平,且对术后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郭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64例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根据建档顺序分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0 d.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CRP、PCT及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水平变化.结果 ①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0.63% (29/32)]高于对照组[68.75% (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研究组血象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哆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CRP、PCT水平:治疗前两组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气指标:治疗前两组PaCO2、PaO2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昏迷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气指标,降低血清PCT、CRP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崔成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平台转换种植体对前牙美学区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及软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取41例前牙缺失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选用Osstem GSⅡ系统(光滑斜面平台转换技术),观察组21例选用AnKylos系统(粗糙水平平台转化技术).统计两组种植成功率,并对比不同时间两组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量及软组织评分.结果 观察组种植成功率(100.00%)与对照组(95.0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量均增加,但不同时间点两组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量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评分均降低,但不同时间点两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评分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stem GSⅡ系统与AnKylos系统种植体均可有效确保种植成功率,减少前牙美学区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周围软组织退缩,但AnKylos系统减少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薛志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清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114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血脂及血清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74% (54/57)]高于对照组[82.46% (4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EG-E8)、Klotho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8% (7/57)]与对照组[7.02% (4/5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通心络胶囊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上调血清MFG-E8、Klotho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吕毅;罗素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清除术的急救疗效.方法 对105例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行传统内科治疗,研究组53例行微创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62.26%)高于对照组(46.15%),且病死率低于对照组(5.67%比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asgow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实施急诊救治,疗效确切,救治率高.
作者:戚文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63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保留组)33例,另切除该两组神经(切断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量、术后上臂内侧和腋部及胸壁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胸大肌萎缩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122.3±30.1)ml比(125.6±29.4) ml]、清扫腋窝淋巴结数目[(17.4±2.9)枚比(18.2±2.6)枚]和术后引流量[(235.9±50.7)ml比(243.3±58.1)ml]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127.3±10.8) min比(120.9±10.3)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保留组感觉异常及胸大肌萎缩发生率显著低于切断组,分别为17.8%(5/33)比53.3%(16/30)和12.1%(4/33)比43.3%(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局部或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 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是安全可行的,可有效防止皮肤感觉障碍及胸大肌萎缩.
作者:朱双九;郝占伟;明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甲氧明预防性泵注对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液流变学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择期实施剖宫产术产妇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3例.两组产妇均实施蜘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预防性泵注甲氧明.统计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前(T0)、麻醉后1 ain(T1)、麻醉后3 min(T2)、胎儿娩出时(T3)、娩出后1 min(T4)、娩出后3 min(T5)、术毕(T6)心率(HR)及收缩压(SBP),T0、T1、T4时刻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中切及低切黏度)水平及两组新生儿血气指标[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Apgar评分.结果 两组T0、T1、T2、T6时刻SBP水平及T0、T3、T6时刻HR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3、T4、T5时刻SBP水平显著较高,T1、T2、T4、T5时刻HR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刻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中切及低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1、T4时刻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水平及Apgar评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缓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分娩前、后低血压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蜘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产妇预防性泵注甲氧明,可显著降低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改善产妇血液流变学,且不会影响新生儿健康状况及血气分析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