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霞
目的:探讨评价 CT 定位下对三叉神经痛疾病患者行射频温控热凝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三叉神经痛疾病患者100例,均行 CT 定位下射频温控热凝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当天,患者完全缓解度为94%,总缓解率为100%。手术1周、1个月、3个月后,患者完全缓解度分别为92%、87%、80%。结论 CT 定位下行射频温控热凝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立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浆中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之间的关系,阐述其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2例 KD 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和非冠状动脉损伤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浆中 NT-proBNP 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 BNP 的水平。结果冠状动脉损伤组14例,急性期有12例(85.7%)血浆 NT-proBNP 值高于正常,3例(21.4%)血浆 BNP值高于正常,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状动脉损伤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浆 NT-proBNP 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P <0.05)。冠状动脉损伤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浆 BNP 水平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 NT-proBNP 异常增高较 BNP 对提示 KD 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意义。
作者:唐静;陈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联合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患者66例,随机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经尿道电切镜钳取膀胱结石联合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联合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评分指标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 QOL[(4.7±0.9)分]、IPSS[(3.5±2.3)分]及大尿流率[(20.2±4.1)ml/ s]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81.4±14.9)min]、住院时间[(11.8±1.6)d]、术中出血[(127.5±32.1)ml]和肠功能恢复时间[(40.8±5.5)h]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联合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结石,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助于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奇刚;孙永恒;任艳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病科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细菌感染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感染病科送检标本中阳性菌株的构成、不同标本的分布及所有的药敏结果;样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液;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分别采用 VITEK 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结果本研究时间段内共分离出280株病原菌。在检出病原菌的样本方面,前三位依次是血液(32.9%,92株)、痰液(26.8%,75株)和尿液(11.4%,32株)。在检出的菌种方面,革兰阴性杆菌占48.9%,革兰阳性球菌占22.1%,真菌占28.9%;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20.4%,肺炎克雷伯菌占6.4%,鲍曼不动杆菌占2.9%,布氏杆菌占12.9%;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6.4%,屎肠球菌占4.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9%,链球菌属占3.6%;真菌中,白色念株菌占12.9%,克柔念珠菌占2.1%,曲霉菌占4.6%。药敏实验方面,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6%和12.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5.6%;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差,尤其是肠球菌属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94.0%;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结论感染科阳性菌主要经血液培养获得;革兰阴性杆菌是就诊患者的主要病原菌;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谱窄,耐药性严重;真菌的药物敏感性较好。
作者:顾心雨;张佳佳;胡春玲;吕君;闫婧雅;李华;曾庆磊;李志勤;余祖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通过肺腺癌 A549细胞构建的裸鼠肺癌组织中 S100A2的表达。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处理组,处理组采用气管内注入 A549细胞的方法构建裸鼠肺癌动物模型,对照组换用等量氯化钠注射液。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和 Western - blot 法检测肺癌组织中 S100A2 mRNA 和 S100A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裸鼠死亡1例,处理组小鼠死亡3只。处理组裸鼠成功构建肺癌模型。处理组肺癌组织中S100A2 mRNA 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126±0.07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处理组肺癌组织中S100A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裸鼠肺癌组织中 S100A2的表达增高,为 S100A2成为肺癌患者筛查的标志物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作者:张桢;程哲;蒋天赐;王茜;贾留群;代灵灵;景晓刚;施洋峰;王欢;安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及管理在血站血液检验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资料,共取血样1000份,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常规管理的1000份血样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管理后1000份血检中,标本质量不合格3份,结果异常4份。管理前标本质量不合格16份,结果异常15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日常工作,加强质量控制及管理,对保障标本质量,减少结果异常意义重大,对保障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肌氨肽苷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MBI 评分、NIHSS 评分、血清及血脂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 MBI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但NIHSS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 <0.05);治疗后,治疗组 MBI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 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 TC、TG、LDL-C、CRP 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HDL-C 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怀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经皮锁定钢板固定结合正骨手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固定结合正骨手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肩关节肌力、关节活动度、日常活动能力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疼痛感评分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固定结合正骨手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且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有助于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陈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与降钙素原(PCT)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重症肺炎患者40例(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患者45例(普通肺炎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的血清 CHE 与 PCT 浓度。结果重症肺炎组血清 CHE 浓度为(4.23±1.85)KU/ L,PCT 浓度为(20.38±5.57)μg/ L,与普通肺炎组[(9.12±2.15)KU/ L、(3.27±0.65)μg/ L]和对照组[(9.05±2.18)KU/ L、(0.03±0.01)μg/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普通肺炎组 CHE 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而 PCT 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重症肺炎组 CHE 与PCT 的浓度呈负相关(r =-0.752,P <0.05)。结论血清 CHE 与 PCT 浓度随肺炎感染程度加重而升高,两者的浓度变化呈负相关,定量测定重症肺炎患者血清 CHE 与 PCT 的浓度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性及随时评估治疗效果。
作者:白向锋;王雪春;李晓翔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0例(18眼)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根据辨证分型,应用中医合并眼药水点眼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结果葡萄膜炎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复发减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葡萄膜炎可行有效,同时可减少药物并发症。
作者:王予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压力升高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354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术中肾盂压力升高将其分为升高组105例和对照组249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釆用简单相关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压力升高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升高组休克、术后高热、败血症、肾盂破裂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呼吸功能障碍、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后休克、高热、败血症、肾盂破裂发生与术中肾盂升高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786、0.864、0.871、0.453,P <0.05)。结论休克、术后高热、败血症、肾盂破裂发生与术中肾盂压力升高具有相关性,手术过程中应该加强患者肾盂压力监测,对于肾盂压力升高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
作者:甘露;赵磊;段启林;黄桂晓;李伟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与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对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110例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和联用组,每组55例。美沙拉嗪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3次/ d;联用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0 mg,3次/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检测对比两组MDA、TNF-α、IL-8、SOD 等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临床疗效(89.09%)高于美沙拉嗪组(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联用组改善情况优于美沙拉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 IL-8、TNF-α、MDA、SOD 等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联用组改善效果与美沙拉嗪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与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MDA、TNF-α、IL-8、SOD 等因子水平,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文圣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84例,其中入住 ICU 的重症肺炎患者110例,入住普通呼吸内科的非重症肺炎患者174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测定各组的 CHE、PCT、DD 及与 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结果重症肺炎组血清 CHE 水平较非重症肺炎组明显降低(P <0.05),PCT、DD 水平明显升高(P <0.05);重症肺炎恶化组血清 CHE 水平较好转组明显降低(P <0.05),PCT、DD 水平明显升高(P <0.05);血清 CHE 水平与 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 =-0.575,P <0.05),PCT、DD 水平与 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 =0.640、0.363,P <0.05)。结论 CHE、PCT、DD 的水平能反映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李晓燕;邢丽华;高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ysC)、肌酐( Cr)及尿素( UREA)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肾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90例,根据肌酐清除率(Ccr)将其分为三组,对照组(肾功能正常,Ccr≥80 ml/ min,n =41),轻肾损组(肾功能储备下降期和肾功能不全,Ccr 20~80 ml/ min,n =35),重肾损组(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Ccr ≤20 ml/ min,n =14)。入院即刻测定三组 CysC、Scr、UREA 检测值,分析其诊断精度。结果随着 Ccr 指标的减少,CysC、Scr、UREA 三项指标检测值均增加。肾功能正常期的血清 CysC、Cr、URE-A 的单项检测,CysC 阳性率(65.9%)高于 Cr(52.1%)及 UREA(51.1%)。以 CysC 为评测目标,联合检测(CysC +Cr + UREA)阳性率(82.7%)高于单指标检测(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ysC 早期诊断精度高于另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sC 灵敏度与准确度高于 Cr、UREA,可用于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
作者:黎东;李文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超声刀进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6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75例术中采用超声刀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观察组),94例采用电刀清扫腋窝淋巴结(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淋巴结检出数目和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手术完成时间和淋巴结检出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量、皮下积液的情况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比单用电刀有明显的优势,在乳腺癌根治术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马志强;王文胜;师丙帅;赵爱国;李帅;张冠男;张双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共62例,根据 HOMA-IR 值将其分为胰岛素抵抗(IR)组(n =33例)和非胰岛素抵抗(N-IR)组(n =29例)。平均随访302(41~360)d,以再住院和心源性死亡为观察结果。结果随访期间45例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27例再住院、18例心源性死亡),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是反映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Kaplan-Meier 法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组生存率低。结论胰岛素抵抗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改善胰岛素抵抗应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方向。
作者:王晓兰;安琴;韩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在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入路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侧后方椎间孔入路,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入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82.35%的患者功能及疼痛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则为79.4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及 C 臂照射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的椎间隙感染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椎间孔镜不同入路方式均是有效的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但经椎板间入路可有效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早恢复。
作者:冯居平;杨娜;曲良烨;杨留志;喻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喉罩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入院的80例喉罩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组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各时段血压、心率水平、苏醒时各项恢复时间、镇痛效果与麻醉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 T1、T3时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T4时显著低于对照组;T1~ T4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恢复自主呼吸、睁眼、握拳时间与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Ramsay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总体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喉罩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影响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王昭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同炎性因子表达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妊娠糖尿病患者45例为 A 组,另选同期进行规律产检的健康妊娠妇女51例为 B 组,健康未孕妇女56例为 C 组,测定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炎性因子相关指标、胰岛素水平,并对其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 C 组脂联素(APN)高于 A、B 两组,血清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 A、B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 Fins外,A、B 两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 相关分析表明,妊娠期妇女 APN 同炎性因子 IL-6、TNF-α及 HOMA-IR 指数均呈负相关(P <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会出现显著下降,从而导致炎性反应,并加重胰岛素抵抗,三者具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许曼;李丽贤;廖义鸿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结外 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结外 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鼻型)60例,根据数据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培门冬酶联合 GLD[吉西他滨(Gem)、奥沙利铂(L-OHP)、地塞米松(DXM)]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联合 GLD 方案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3.33%、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16.67%、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Ⅲ~Ⅳ度肠胃道反应、粒细胞计数下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6.67%、10.00%、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26.67%、33.33%、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结外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培门冬酶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近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程度更轻,更利于患者耐受,值得推广。
作者:田颖;陈淑霞;胡青竹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