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颖;银平章;孔令非;郝远瑞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胃旁路手术(LRYGB)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和随访28例LRYGB治疗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指标变化.结果 28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空腹血糖均明显下降,葡萄糖耐量明显增强.13例术后随访6个月,血糖均在正常范围,无需药物辅助.全部患者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LRYGB治疗T2DM近期疗效明显,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作者:马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血清IL-8在肺鳞癌动物模型发生发展各阶段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 Wistar大鼠48只,40只行左肺下叶支气管灌注含三甲基胆蒽(MCA)和二乙基亚硝胺(DEN)的碘油溶液0.lml,另8只灌注0.1ml碘油作为对照,分批处死前行心尖穿刺抽血4~6ml,然后摘除灌注部位肺组织,获取肺鳞癌发生过程各阶段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酶标法(ELISA)检测48只大鼠IL-8血清含量,原位杂交法检测各阶段病变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转录水平并采用半定量法进行评分.结果 本试验共获取支气管黏膜上皮增生18例,不典型增生11例(含鳞状化生7例),原位癌6例,侵袭癌7例,转移癌6例.根据原位杂交评分在鳞癌组织中Survivin mRNA表达高于癌前病变组、增生组及正常组(P<0.01);在鳞癌组中转移癌Survivin mRNA表达评分为5.00±0.707,非转移癌的评分为3.08±1.38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阴性对照组血清IL-8的表达水平为(24.13±0.97) pg/ml,随着癌变进展而逐步上调,与不典型增生、肺鳞癌阶段IL-8的血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1).在大鼠肺癌组中,发生肿瘤转移组的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 =0.002).此外,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的肺组织标本中IL-8浓度为45.910±20.232,Survivin mRNA表达阴性的肺组织标本中IL-8浓度为31.214±1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urvivin和IL-8在大鼠肺鳞癌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协同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联合检测可能对肺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有着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付美;李磊;牛慧君;杨廷桐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作为PCOS组,取55例同期入院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行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检查,计算卵巢髓质面积(S)、卵巢切面面积(A)、卵泡数量(NF)以及卵巢体积(-V)以及S:A的值.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测的NF值为14.89±3.68,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NF、OV、A、S、S/A值分别为(13.26±4.15)、(0.28±3.62) V/cm3、(5.33±1.7) V/cm3、(2.30±0.74) V/cm3、(3.41±0.0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左右卵巢均呈明显均匀增大趋势,可见清晰边界,髓质面积呈明显增大趋势.经腹部超声显示无回声,经阴道超声显示存在车轮状回声.结论 A、S、S/A等检测值可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中,经阴道超声的卵巢声像图较为清晰,必要时可采用两种方式联合诊断提高诊断率.
作者:李琴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穿刺引流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择郑煤集团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腰椎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行改良经皮穿刺引流术,对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83.3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01±4.13)分vs(14.75±4.78)分]、并发症发生率(6.67% vs 2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常规腰椎穿刺引流治疗,改良经皮穿刺引流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作为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彦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2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个人意愿分成胰岛素组(A组,n=114)和降糖药组(B组,n=114)两组.B组采用口服降糖药方案,A组则予以胰岛素控糖方案.比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糖变化情况,随访直至其妊娠结束,记录其妊娠结局.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A组降幅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自然分娩率为18.4%,并发症发生率为11.4%,与B组的16.7%和14.0%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予以胰岛素干预,可在血糖控制下改善其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应用于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肱骨近端骨折中老年患者,观察组51例患者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种手术的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为74.51%,明显低于观察组(96.08%).对照组满意度仅可为72.55%,明显低于观察组(96.08%).两组肱骨近端骨折中老年患者的康复效果、手术情况、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应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老年患者切实可行,安全可靠.
作者:申博统;刘天晓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酒精性小脑变性(ACD)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电生理病变的特征,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9例酒精性小脑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选取确诊ACD患者9例,临床表现为躯干和肢体共济失调、肢体动作笨拙、震颤、眼震等.头颅MIR主要显示有小脑萎缩.7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 ACD初期就诊时易误诊或漏诊.在结合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资料及电生理检查时,详细询问患者饮酒史,可提高ACD的诊断率.
作者:李菁;杨清成;张向东;吴海香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分组监护治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院于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危重程度分为重型组(A组,n=62)和危重型组(B组,n=63)两组,均予以各自的分组监护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记录其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临床治愈时间等指标差异.结果 ①两组患儿均取得理想疗效,其中A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同B组(93.7%)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患者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4.7±1.7)d、(6.6±2.7)d和(6.9±2.8)d,均短于B组,但与B组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予以分组监护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联用洛赛克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采用生长抑素联合洛赛克治疗,可显著提高止血有效率,缩短止血时间,降低降出血率,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良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取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子细胞、C-反应蛋白(CRP)、肺功能指标等的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为(10.16±3.21) mg/L显著低于对照组(17.20±4.51)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量(FVC)、FEVl/FVC(FEVl%)分别为(1.62±0.60)L、(2.63±1.12)L、(63.26±9.8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痰热清注射液治疗AECOPD,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彤兵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疗效.方法 选择范县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下胫腓弹性钩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为A组;行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34例,为B组,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64.90±9.10) ain VS(60.61±9.50) min]、术中出血量[(74.75±12.80) ml VS(70.05±8.97)ml]、住院时间[(13.15±1.28)d VS (12.86±1.ll)d]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A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31%、3.85%,与B组(66.67%、2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皮质骨螺钉内固定,下胫腓弹性钩钢板内固定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张福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血管性病变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医师完成所有患者DSA、三维DSA检查工作,记录其DSA、三维DSA检查结果.结果 分析90例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可知,经三维DSA技术检出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DSA技术(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给予三维DSA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有利于患者尽快获得治疗,保障其疗效及预后,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
作者:赵德政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将285例T2DM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的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痛程、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史等一般资料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血尿酸(U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285例患者中T2DM合并高血压者(A组)185例(64.9%),未合并高血压者(B组)100例(35.1%),两组患者的年龄、FPG、血尿酸、TG、HDL、LDL及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高于B组,且随着年龄增长,A组患病例数明显增加;A组血尿酸、HDL及FIB高于B组,而FPG、TG及LDL低于B组.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尿酸及FIB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且水平越高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P<0.05).结论 随着年龄增加,T2DM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亦升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常伴随有高尿酸血症及高凝状态.
作者:李伟芳;李华;李天艺;董捷;陈素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0.1%双氯芬酸钠眼液对视网膜光凝过程中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45例患者患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给予每周1次视网膜光凝术,共两次.B组41例患者患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19例为双眼,22例为单眼,给予黄斑格栅样光凝,0.1%双氯芬酸钠眼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视网膜光凝前30 rmin点眼.行两次激光光凝患者第1次和第2次随机应用不同药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疼痛反应进行评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患者90次光凝中85次(94%)出现疼痛,其中应用0.1%双氯芬酸钠眼液平均疼痛水平为44.2%,应用氯化钠注射液的患者平均疼痛水平为53.1% (P=0.011).B组60次光凝中有16次(26.7%)出现疼痛,疼痛程度10%~ 60%不等,两组疼痛的程度与激光斑数量、激光光凝的能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0.1%双氯芬酸钠眼液可明显减轻视网膜光凝的疼痛程度.
作者:高建伟;张阿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山西大同同煤集团总医院胸心外科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呼吸兴奋剂治疗,实验组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p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RR)变化情况,并观察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pH值为7.37±0.04,PaO2为(72.81±8.12)mm Hg(1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0.03、(54.13±7.93) mm Hg,且PaCO2、HR、RR[(53.67±9.43) mm Hg、(87.01±6.02)次/min、(24.04±3.04)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70.12±11.34)mmHg、(96.23±10.03)次/min、(28.43±4.0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144眼)新生儿泪囊炎患者,2~6个月龄患儿先采取按摩泪道和冲洗泪道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时给予泪道探通术,>6个月龄患儿采取泪道探通术.术后随访6~ 12个月.结果 采取按摩和冲洗泪道保守治疗的2~6个月龄患儿81眼,3眼治愈,治愈率为3.70%.泪道探通术治疗的患儿141眼,137眼治愈,治愈率为96.82%.结论 泪道探通术治疗2个月龄以上的新生儿泪囊炎治愈率高,而且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健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研究组采取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对照组采取尿激酶治疗.观察两组的再通时间、2h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h内胸痛缓解率研究组为95.00%,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I分级研究组中0级0例,Ⅰ级0例,Ⅱ级4例,Ⅲ级16例,对照组分别为0、0、10、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h内ST段回落>50% 19例(95.00%),再灌注心律失常15例(75.00%);对照组治疗后2h内ST段回降>50% 13例(65.00%),再灌注心律失常9例(4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K酶峰提前15例(75.00%),对照组CK酶峰提前8例(4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并发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上,临床疗效优于尿激酶,是有效梗死治疗溶栓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彤;何书恒;张永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老年口腔修复的有效途径.方法 62例患者入院后立即检查口腔情况,并根据口腔情况、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要求及意愿等采用对应的口腔修复方法.结果 治疗后62例口腔疾病均治愈,经口腔修复后牙齿咬(牙合)良好,且无塞牙情况.为62例老年患者中的46例实施了义齿修复治疗,修复比例为74.19%;固定义齿19例,活动义齿27例,46例缺失的牙齿数共为394颗,人均8.6颗.结论 根据具体的口腔状况,为老年患者提供口腔修复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拥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29例,稳定19例,总有效率为6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过敏、心脏毒性、关节酸痛及脱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生存质量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临床抢救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急救护理措施、救治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74例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经上述措施完成救治后,抢救成功率为93.24%,病死率为6.76%,抢救成功率与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性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预后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建州 刊期: 2015年第17期